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本體論與認識論是誰提出來的

本體論與認識論是誰提出來的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8 21:20:01

本體論與認識論是誰提出來的(本體論與認識論)1

本體論與認識論

人的認識從問本體是什麼開始,在不斷地探讨中發現語言符号的在各種情境下擁有不同的意義,于是從形而上的本體問題轉到形而下的認識實踐方法。


本體論

本體論研究世界的本源物體,它是形而上的存在本體,是無法通過現實感知的自然之物,也是無法通過實踐去經驗的,如混沌、“神明”等。本體論探讨是其所以是的是是什麼,即事物的根源是什麼,根源的根源是什麼,如此無限溯本求源,所以根源的追問是永無止境的。我們無法去接近太陽來實際檢驗有關太陽的科學理論,隻能通過現有的科學去推理太陽理論是否合理,這是顯而易見的,同時這也說明了實踐的有限性和形而上的推理論證的合理性。黑洞雖然被觀測發現,但人還是無法活着進入其中,也無法提取黑洞的物質成分,隻能通過邏輯推理來假設黑洞的理論。地心的組成成分同樣無法通過實踐去經驗,畢竟那裡的高溫超出現有材料的耐高溫程度,那裡的重壓足以粉碎一切人造之物,所以隻能通過理論設想來形成假說,而無法通過實踐去經驗證明。以上的例子都說明了物質的本體确實無法經驗,實際上,哲學對事物的本原探讨啟發了科學對物質構成之原的研究。


認識論

認識論不是追問物自體是什麼,而是尋求認識的本質結構。認識論中的流溢說認為事物的完滿存在引發流溢,而流溢引起人感官的知覺。認識論中的回憶說認為人的靈魂先天就有理念知識,隻不過在投入肉體後又忘記了,而感知外部世界可以激發靈魂來回想已知的認知。(認識論有原子論、反映論、可知論、不可知論、唯名論、實在論,這裡就不一一例舉了)辯證唯物主義的認識論指出認識是無限上升的,即承認人的有限和人類社會的相對無限,同時,人的認知具有主、客觀條件約束下的主觀能動性,這種能動性運用到實踐中可以提升認知,而人對真理的把握需要由感性認知轉變為理性認知,以此分析現象并綜合得出本質規律。


結語

本體論讓人意識到宇宙擁有一個不可知的本體,而認識論讓人發覺認知結構的本質,幫助人改變認知,以此探索認知無限不可知的領域。人的主觀能動性并非無所不能,而是受到各種不可抗的因素制約影響,就算一個人如何不承認自身的有限性,也終究會在現實實踐中意識到自身的有限。


關注我,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