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好朋友:國學小呆
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是,國學經典《三字經》中“曰仁義,禮智信,此五常,不容紊”的相關講解。
那麼整句“曰仁義,禮智信,此五常,不容紊”的具體含義是:
仁、義、禮、智、信這五常是在社會中做人的準則,不容紊亂,人們的行為有了準則規範,社會才不會失去秩序
這句《三字經》其實就是要告訴我們這樣一個道理:
一個人應該有愛護别人的胸懷,處事适宜、公正,遵守禮節,不斷追求知識,充實自己,實事求是、講信用。
仁、義、禮、智、信這五常是五千年的中國文明史,是無數先輩志士靠他們的熱血生命和可歌可泣的英雄業迹總結而得。
如果所有的人都能以仁、義、禮、智、信這五種不變的法則做為處事做人的标準,社會就會永保祥和,所以每個人都應遵守,不可怠慢疏忽。
與這句《三字經》講述的道理相關,有一個小故事,叫做《晏子使楚》。
故事是這個樣子的:
齊王派晏子去楚國辦事,楚王安排酒宴招待晏子,想乘機捉弄。
開懷暢飲時,兩個武士押着一個齊國囚犯從堂下走過,楚王幸災樂禍地問晏子:“齊國人怎麼這樣沒出息?”
晏子不慌不忙地站起來,說:“我聽說,橘樹生長在淮河以南結出的是橘子,生長在淮河以北結的卻是酸枳。橘樹和枳樹葉子相似,味道卻不同,這是因為水土不同。
同樣的,齊國人在齊國能安守本分,到了楚國卻做起了盜賊,莫非是楚國的水土使百姓愛偷東西?”
并以此闡述了治國理念對百姓的影響,楚王聽了急忙向晏子賠禮。
故事講完了,其中的道理你都明白了嘛?那這個故事應對着五常中的哪個呢?
好了,我們今天的學習就到這裡了,如果喜歡小呆的講解,請點關注,有更多精彩内容等你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