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滁皆山也。”
【賞析】歐陽修寫文章最喜歡字字斟酌,句句推敲。“環滁皆山也”一句,就是經仔細斟酌,反複修改後才定稿的。《朱子語類》一百三十九上說:“歐公文亦多是修改到妙處。頃有人買得他《醉翁亭記》稿,初說滁州四面有山,凡數十字。末後改定,隻曰:‘環滁皆山也’五字而已。”古之好文妙句,除了靈感突發,妙句偶成,推敲、苦吟才是寫作的方法。
“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裡,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于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回路轉,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賞析】此段點明了醉翁亭的地理位置,在滁州西南方向的琅琊山上。路程也就六七裡路,亭子就建在釀泉之上,風景優美,山水互映,建造者也是獨具匠心了。
“醉翁亭者,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
【賞析】歐陽修任滁州知州後,同琅琊寺住持智仙很快就認識了,并引為知已。智仙為了方便歐陽修遊玩,在山的釀泉上建造了亭子,由此看來,智仙也是位雅僧啊。歐陽修命名它為醉翁亭,并寫下了這篇《醉翁亭記》,使得醉翁亭名揚天下,恐怕是智仙和尚始料未及的吧?
“太守與客來飲于此,飲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醉翁也。”
【賞析】此段隐晦地點出了歐陽修的官場上的失意,宋仁宗慶曆五年(1045),參政知事範中淹等遭讒離職,歐陽修上書替他們辯解,被貶往滁州任知州。所以心情郁悶,“飲少辄醉。”自号醉翁也有意志消沉的意思,那年歐陽修才四十歲而已。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
【賞析】此句是點晴之筆,含義意味深長,妙不可言。
“山水之樂,得之心寓之酒也”
【賞析】遊山玩水的樂趣,各有各的體會,所謂“仁者樂山,智者樂水”喝酒隻是一種精神寄托而已。
“若夫日出而林霏開,雲歸而岩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賞析】歐陽修滁州任上有兩年時間,經常上山遊玩,所以對琅琊四時之景描寫精準,也喻着歐陽修的心情變化不定。
“至于負着歌于途,行者休于樹,前者呼,後者應,伛偻(yulou)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遊也。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su),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gong)籌交錯,坐起而喧嘩者,衆賓客也。蒼顔白發,頹乎其中者,太守醉也。”
【賞析】大呼小叫,百姓不知太守也;賓客推杯換盞,坐起而喧嘩者,太守慈也。喻示着歐陽修政績斐然,百姓安居樂業,抒發了作者與民同樂的政治理想。但一“頹”字又把作者拉回了現實。
“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樹林陰翳,鳴聲上下,遊人去而禽鳥樂也。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之樂,後門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其文者,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
【賞析】最後一段頗有哲學意味了,與“子非魚”之辯有異曲同工之妙。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