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拔罐療法——罐印分析
冬春季節,很多人都會被腰腿酸疼,脖子僵硬折磨,拔罐療法是針對這樣狀況很好的一種治療方法。我把自己整理的文章轉到這裡,給大家介紹一下罐印所反映出來你身體的病症。
拔罐療法可以逐寒祛濕、祛除瘀滞、疏通經絡、行氣活血、消腫止痛、拔毒瀉熱,具有調整人體的陰陽平衡,解除疲勞、扶正祛邪,治愈疾病,增強體質的功能。更由于拔罐療法操作簡便,易學易懂,适應症廣,治療效果好,保健作用明顯,無副作用,罐具簡單等特點而成為家庭治療的重要方法之一。
但是拔罐往往會出現局部潮紅、紫紅、紫黑、水泡、出血點、血泡等各種各樣不同的反應而引起治療者的恐懼,更因一些人不知道出現這些不同的反應所對應的病症對拔罐療效而懷疑并排斥。其實這些顔色和形态的變化都是拔罐的正常治療反映,在反複拔罐治療中會逐漸消失,不需顧慮,一般情況也不需要處理,可待其自然吸收,即使出現大的水泡等情況,也隻需将水泡局部用酒精消毒後,刺破水泡,擠出泡内液體,3-5天即可愈合。
2
罐印色素反應綜述
現将一些常見的罐印色素反應綜述如下,供拔罐者辨别病情狀況時參考:
1、罐印紫黑而暗――表示供血不足,行經不暢,多為氣滞血淤之象。
2、罐印發紫并伴有斑塊――表示寒凝血瘀症,
罐口部分呈紫黑色――多為火毒,
如發紫伴有斑塊――多為寒凝血淤之證,紫的程度不同,表明病的程度也不一樣。
3、罐印呈散在紫點狀,且深淺不一――表示氣滞血瘀症。
4、罐印鮮紅而豔――表示陰虛,氣血兩虛或陰盛火旺。
5、罐印紅而暗――多表示血脂高,血黏稠度高,且有熱邪。
6、罐口部位皮膚發白,觸之不溫,發冷、發涼,起白水庖――多為風濕重一些。
如果罐口部位皮膚發白,沒有其他的現象――表明多是貧血,虛寒、濕邪;
如果罐口部位皮膚發白,發涼,不起白水庖――多是風寒較重。
如白庖中夾有白沫,而留罐過程中感到癢――多為排風寒和排風濕。
罐印灰白,觸之不溫――多為虛寒和溫邪。
7、罐印表面有皮紋和微癢――表示風邪和濕症。
8、罐體内壁有水氣――表示該部位有濕氣。
9、罐印出現水泡――說明體内濕氣重,
如果泡内有血水――是熱濕毒的反應,
起黃水泡或黃綠泡和膿水及黏稠物、果凍樣物――多為有炎症且比較重。
10、感覺拔罐部位疼痛――表示體内有火毒,
感覺罐口部位先痛後癢――表示先排火毒,後排風寒濕邪。
11、拔罐後無明顯罐斑反應,局部皮膚沒有淤血現象,或雖有輕度潮紅,但起罐後很快消失,恢複皮膚原來的顔色――一般提示無病或病情輕微。
12、在連續拔罐過程中,罐斑顔色逐漸變淺或減少――說明病情逐漸減輕或病接近痊愈。
13、刺絡拔罐吸出的液體,可表現不同的病情。一般認為:
鮮血顯示病情較輕
黑色或淤塊顯示淤阻較重
黃水顯示濕熱證
清水顯示寒濕證。
一般情況下,根據以上診察罐印色素的變化,結合臨床反映的症狀,有針對性的對症拔罐治療,可收到良好的效果。
3
淺析:不同身體區域罐斑的診斷方法
不同罐斑出現在身體的不同區域,也代表不同的臨床意義。那麼,不同區域的罐斑給我們帶來的是身體上的哪些危險信号呢?下面具體為大家來介紹一下:
罐斑的診斷
注:
診斷正常色:為粉紅色
肝膽:略青
肺腸:略白
膀胱腎:略黑均屬正常
心髒:略赤
脾胃:略黃
肺區罐斑:
1、起罐時兩側出現紫紅色斑點是支氣管炎。
2、起罐時出現潮紅色斑片是肺熱,有口渴、胸痛、等症狀。
3、起罐時出現小片疹子時,是呼吸道有炎症,如咽炎、鼻炎等。
4、出現淡紫色或紅色為扁條腺炎。
5、出現淡紫色或紅色為淋巴腫脹。
6、出現白色為肺虛。
7、出現毛孔粗大為風犯,受風寒。脖頸僵硬、肩胛痛或伴有肩周炎等。
心區罐斑:
1、起罐時出現有上下相連的紫紅色是心經不通,可出現胸悶、氣短等症狀。
2、起罐時出現有小面積斑片,表示相交頭部有腦供血不足現象,如頭暈、頭有麻脹感。
3、起罐時出現紫紅色斑條表示患者是頸椎疾病
4、起罐時出現白色,是屬心肌缺血。
5、起罐時如出現毛孔張開很大,并伴有霧氣,為風濕性心髒病。
6、出現白色為氣血虧損,
7、出現凹陷狀為心血不足,脈弱,氣短。
8、出現紅色為心火大
膽區罐斑:
1、起罐時出現有凹進去的小坑是膽結石。
2、起罐時周圍出現紫紅色斑點表明膽的排洩功能失調,可出現口苦、兩肋脹痛、黃疸等疾病
3、出現白色,膽功能低下。
4、出現淡紫色圈圈,受過驚吓,膽小。
5、出現片狀紅疹為膽囊炎。
肝區罐斑:
1、起罐時出現有潮紅色疹狀,屬肝經實火,可出現頭痛、易怒,面紅耳赤、尿黃、便幹等症狀。
2、起罐時罐斑中央發青時,表明患者有肝炎。
3、起罐時如周圍出現淡紫色圈圈,圈内呈白色狀,為氣滞即生氣所緻。
4、周圍出現紫圈為脂肪肝,
5、大面積出現潮紅色,并伴随腫硬狀為酒精肝。
6、整個肝區出現紫色或紫紅色為血粘稠度高。
7、出現紫青色并僵硬壯為肝硬化。
8、有紫青斑出現,斑中有白色相間,可能部分伴有肝腹水。
脾區罐斑:
1、起罐時出現潮紅色疹狀時,表明為食欲不振或食後兩肋脹滿,大便稀并可伴有眩暈,倦怠等症狀
2、起罐時如出現紫紅色并有隆起的現象,表明有脾腫大征兆。伴随脾氣暴躁,性情不穩。
3、出現紅色或潮紅色并伴有毛孔粗大現象,表明脾髒濕熱,惡寒,出虛汗。
4、出現凹陷狀,表明脾髒功能運化較差,無力,行動遲緩,性子慢,不喜言語。
5、出現淡紫色或紫色圈圈表明氣滞,脾氣不好,經常發脾氣。
6、整個出現紫色或紫紅色,為高血脂,血粘稠度高,可能伴随有血壓偏高現象。
胃區罐斑:
1、起罐時出現潮紅色斑片,有胃病。
2、起罐時中央為白色,屬胃寒病,表現為胃痛,遇寒疼痛加劇。
3、起罐時如出現有紅色,表明上火、食欲不振、積食等。
4、起罐時如出現淡紫色圈圈,代表生氣狀。
5、周圍出現淡紫色圈圈,為淺表性胃炎。
6、周圍出現深色紫圈圈,為慢性胃炎。
7、有凹陷狀并伴有淡紫色,為萎縮性胃炎。
8、呈凹陷狀,并伴有灰白色,表明胃功能低下,蠕動慢。食少,大便不正常。
大腸區罐斑:
1、起罐時出現紫紅色罐斑,表示大腸有熱,可出現大便幹燥或出現口臭、頭暈等現象。
2、起罐時如出現淡紫色圈圈表明大腸有宿便,幹燥等。
3、起罐時如出現白色表示為風寒侵體,主要在腹部。
4、出現潮紅色,并伴有毛孔粗大,為大腸濕熱,消化差,大便勤,或有餐後迅速排便現象。
5、出現灰白色,并伴有凹陷狀,大腸蠕動慢,或伴有三、五天才能大便,并伴有大便幹結。
6、出現紅色斑點,為腸炎,如有紫色斑點為慢性腸炎。如為淡紫色斑點為過去得過腸炎。
小腸區罐斑:
1、起罐時出現紫紅色斑狀時屬小腸功能失常,主要表現為大小便異常、小腹絞痛、腹脹。
2、白色,毛孔粗大,為風寒侵體,主要在腹部,并伴有腸鳴、氣轉等現象。
3、出現灰白色,并伴有凹陷狀,為小腸蠕動慢,
4、出現紫紅斑點為腸炎。
5、出現暗紅斑圈為潰瘍點。
6、出現暗紫色表明腸内有毒素。
7、出現淡紫色斑點為以前有過炎症。
8、周圍出現暗紫圈為大便不下,幹結,并伴有宿便存在。
腎區罐斑:
1、起罐時出現紫紅色斑點,屬腎氣不固,如慢性腎炎,小便頻數而清。夜尿多,尿後餘瀝不盡,腰腿酸痛。
2、起罐時出現白色時,屬腎虛水泛,全身浮腫,腰以下更嚴重,尿量減少,重者腹脹滿,陰囊腫。
3、起罐時出現有凹進去的小坑,屬顆粒狀腎結石,如有凹進去的白沙粒狀,屬沙礫狀腎結石。
4、起罐時出現毛孔擴張,長時間不消退,左腎表明腰部有風寒,右腎表明在相交兩腿關節有風濕。
5、出現紫斑片為腰部受過損傷,如扭傷,挫傷或撞傷等多種外傷所引起。
6、如發現内部出現紫圈或淡紫圈,表明腎部内有積水現象。
7、如雙腎顔色反差很大,如左腎紫紅,右腎灰白,表明雙腎工作不協調,陽勝,陰衰,反之陰勝,陽衰。
8、如出現雙腎整個紫紅色,并伴有凸硬狀,表明有機能亢進現象。
膀胱區罐斑:
1、起罐時出現有紫紅色淤斑時,男性為前列腺炎、尿頻、尿急、尿痛、或小便困難,尿色渾濁;女性為月經不調等婦科疾病。
2、如出現紫紅色斑片,斑内呈暗淡色,男性為前列腺肥大,女性為子宮糜爛等證。
3、起罐時下部位出現有紫紅色斑點時屬患者有痔瘡。
4、起罐時最外圈如出現白色,内圈為淡紫色,表明有糖尿病征兆,如果罐内中間呈紅色裝,表明目前有加号。至少在兩個以上。
5、起罐時如出現脫皮現象,表明慢性糖尿病症狀。
6、整個罐體如出現灰白色,并有凹陷狀,表明性功能減退。
7、如出現不規則淡紫色圈圈,為受過驚吓。腎功能失調。
8、女性出現暗紫色斑片,為婦科疾病。上部為子宮疾病,兩側斜上方為附件或卵巢疾病。
9、女性如出現青紫色斑點為子宮肌瘤。
注:留罐5至6分鐘後起罐,依據起罐後的皮膚判斷疾病。此法為臨床經驗,不作為理論依據,隻供參考。
4拔罐祛濕講究多,三種人要格外注意
每當雨水逐漸的多了起來,人體濕氣就會加重,威脅身體的健康,俗話說濕邪乃萬病之源,我們要注意及時的排除體内濕氣。我給大家推薦祛濕的好方法——拔罐!
拔罐可以逐寒祛濕、疏通經絡、祛除淤滞、行氣活血、消腫止痛、拔毒瀉熱,具有調整人體的陰陽平衡、解除疲勞、增強體質的功能,從而達到扶正祛邪、治愈疾病的目的。
所以,許多疾病都可以采用拔罐療法進行治療。比如:人到中年,筋骨疼常見按中醫的解釋多屬風濕入骨。拔火罐時罐口捂在患處,可以慢慢吸出病竈處的濕氣,同時促進局部血液循環,達到止痛、恢複機能的目的,從而治療風濕“痹痛”筋骨酸楚等不适。
但是拔火罐也要适應一些人群,最重要的是把握好時間,不要超過15分鐘。拔罐時間應根據年齡、體質、性别及病情輕重緩急而定留罐時間,一般拔罐時間為10~15分鐘,大罐吸拔力強,可适當縮短時間,否則可能會起疱。
中醫認為拔罐可以開洩腠理、扶正祛邪。疾病是由緻病因素引起機體陰陽的偏盛偏衰,人體氣機升降失常,髒腑氣血功能紊亂所緻。
當人體受到風、寒、暑、濕、燥、火、毒、外傷的侵襲或内傷情志後,即可導緻髒腑功能失調,産生病理産物,如淤血、氣郁、痰涎、宿食、水濁、邪火等,這些病理産物又是緻病因子,通過經絡和腧穴走竄機體,逆亂氣機,滞留髒腑;淤阻經脈,最終導緻種種病症。
拔罐産生的真空負壓有一種較強的吸拔之力,其吸拔力作用在經絡穴位上,可将毛孔吸開并使皮膚充血,使體内的病理産物從皮膚毛孔中吸出體外,從而使經絡氣血得以疏通,使髒腑功能得以調整,達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專家建議,拔火罐要在皮厚肉多的地方拔,時間也不能太久,盡量不超過15分鐘,夏天拔最好别超過10分鐘。體質弱的人和小孩子不能拔太久,更别拔太緊。否則不但傷害到了皮膚,還可能會引起皮膚感染。
同一個部位不要反複拔,一般要間隔7-10天再拔,一個月拔兩三次就可以了。還有,靠拔火罐保健需要長期堅持,盡量去正規的醫療機構拔火罐。拔罐期間應密切觀察患者的反應,若出現頭暈、惡心嘔吐、面色蒼白、出冷汗、四肢發涼等症狀,甚至血壓下降、呼吸因難、脈微細無力等暈罐情況,應及時取下罐具,将患者仰卧位平放,注意保暖。輕者可給予少量溫開水或糖水,即可迅速緩解并恢複正常;重者可針刺人中、内關、足三裡、中沖等穴或艾灸百會、中極、關元、湧泉等穴,一般可很快緩解并恢複正常,或馬上送醫院處理。
以下三類人拔火罐要格外注意:
1、皮膚過敏、皮膚損傷者。拔火罐有可能加重過敏症狀。而且皮膚潰瘍的地方也不能拔,容易引發感染、水泡,加重潰瘍。
2、孕婦、女性月經期。尤其是孕婦的腹部、腰骶部位,不宜拔罐。孕婦如果進行不适當的拔火罐可引起先兆流産等。月經期是同樣的道理,如果在經期拔小腹或者是拔腰骶部,會引起月經過多。
3、酒足飯飽後。血液流向肝髒進行代謝工作,此時拔火罐,氣血又被強行引導到拔罐部位,導緻心髒不得不多跳幾次加速供血,容易出現眩暈、惡心等各種不适。
來源于中醫思維。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