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是中國詩歌的輝煌開端,其對後世詩歌乃至整個中國文學史的發展一直有着巨大的影響,由此發轫的風雅精神,更是影響至今。《詩經》常以植物(花草木)賦、比、興,凡三百零五篇,有一百三十五篇涉及植物。這些篇什組成《詩經》最為靈動的部分。而今我們去讀它們,這一篇篇詩章,就真如一株株草木,自三千年前的中華大地上搖曳多姿,蓬勃而來。它們如此遙遠又如此熟悉地承載着古人的悲喜,流轉着古老的詩意。在四季的輪回裡,不同植物的來來去去,也浸透着先民的智慧,在智慧中又蘊含着生活的哲理。
《草色遙看·詩經裡的植物》,王張應、王永聖、郭揚華等著,河南大學出版社2019年12月出版
河南大學出版社近期出版的《草色遙看·詩經裡的植物》,便是帶領我們讀懂草木,感知智慧,引發哲思的《詩經》現代解讀。該書圍繞《詩經》中所涉及的各種植物,以娓娓道來的優美白話散文,對之逐一解讀,可謂獨辟蹊徑。全書由五位作者共同采寫,分五個篇章,即:尋,你是所有的美妙;走,赴一場千年之約;覓,它的靈魂有香味;來,和我一起沉醉;憶,請你記住它們。五位作者從現實生活體驗切入,繼而釋義植物的名稱與特征,再講解詩句及其創作背景,并巧妙融入民間傳說、史書傳記、名人轶事、坊間趣聞、詩詞名篇、童謠俚語、時事熱點等,為讀者徐徐展開遠古中國人的生活與情感卷軸的同時,又通過人類共通的生活感受,對《詩經》中的植物進行文化和實用價值的現代化人文科學普及,旁涉植物學、農學、林學、生态學、環境學、美食學、醫學等學科,深刻而不枯燥,可讀性很強,一冊在手,既汲取了傳統文化的營養,又享受了潺湲美文的陶冶,可謂悅目潤心。
時下,在青少年中,傳統文化教育正在回歸,但傳統文化教育不僅僅是國學誦讀,更應是人文與科普意義上潛移默化的熏陶,《草色遙看·詩經裡的植物》對校園群體的課外閱讀,亦能發揮“潤物細無聲”的作用。
世間萬物,草木至美。新年過後,冬去春來,在以居家安讀代替其他不必要的社交活動,響應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當下,以一部取材植物,全新視角解讀《詩經》的書解讀自然,正得其時。(王麗芳)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