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藍廠三連發布了自家的折疊屏 X Fold、大屏機 X Note 以及平闆 vivo Pad,好不熱鬧。
X Fold 和 X Note 托尼都已經上手評測過了,現在隻剩下這台 vivo Pad 平闆還沒聊。
然後托尼發現了一個好玩的事情。
藍廠這台平闆發布之後,小米、OPPO、vivo 都已經有了自己的平闆産品線。
而且他們三家就像商量好了似的,平闆參數配置差不多,價格賣的也都不貴。
難道說,安卓平闆真要準備抱團上位幹 iPad 了?
能不能上位幹 iPad 托尼不知道,但要說給三台平闆挑挑毛病,托尼還是挺有傾訴欲的。
正好,這三台機器都在托尼手上,幹脆咱們就放到一起好好聊一聊,看看哪家平闆的毛病最少、花樣最多。
我分别挑選了小米平闆 5 Pro、OPPO Pad 以及vivo Pad 三台設備,并幫他們把裝備拉滿,配好了全套的鍵盤和筆。
三台平闆的硬件參數、價格以及安兔兔跑分托尼先貼在下面了,有興趣看參數的差友可以先睹為快。
外觀設計方面,托尼在這三台平闆中,最喜歡的是 vivo Pad 的設計,這次藍廠調的藍色,确實是很耐看。
在硬件配置和性價比的維度上,其實沒啥好多說的,國産廠商相互之間卷的比誰都明白。
平闆買回去,大部分消費者也就是放個愛奇藝或 Bilibili,懂得都懂。
真正能體現平闆産品力的地方,其實是在娛樂功能以外的部分,而這部分的核心,其實從配件和互聯功能中,就可見一斑。
給平闆配鍵盤和觸控筆本身沒多大毛病,畢竟光有那麼大塊屏幕,是當不成生産力的,必須得有點高端的 “ 輸入裝備 ” 加持。
但這三家對于鍵盤和筆的重視程度,又沒有那麼積極。
就拿鍵盤的折疊來說吧,OPPO 和小米采用的是背吸式鍵盤,放在桌面上折一下就能支棱起來。
而這兩塊鍵盤最大的問題在于,裝上之後平闆隻能以一種角度立在桌面上打字,沒法調整。
小米這塊鍵盤的觸點甚至還在底部,如果想要躺平打字的話就直接斷連給你看。
OPPO 的鍵盤倒是能放平打字,但它采用的是三方配件商 Rapoo 訂做的藍牙鍵盤。
不僅平時連接的時候要一直把藍牙開着,還得單獨給這塊鍵盤充電。
托尼現在終于明白為什麼蘋果的妙控鍵盤賣這麼貴了,懸浮式鍵盤真的是好用又輕便啊。。。
OPPO 和小米的這兩塊鍵盤雖有槽點,可在日常使用上倒沒什麼大問題,最讓托尼崩潰的是 vivo Pad 鍵盤的設計。
雖然它既有觸控闆、又能調整平闆的角度,但它的鍵盤背殼,是從上往下折的。。。
隻要你沒有遵循先折疊再站立這個步驟,就有可能引發嚴重的跌落事故,這塊磁吸觸點的松弛程度,就像托尼日漸失去光澤的皮膚。
别問,問就是遭受到了 100% 的Emotional Damage ▼
觸控筆這塊,小米和 OPPO 用的是和 Apple Pencil 一樣支持磁吸充電的觸控筆。
标配 4096 級的壓感和高采樣率,讓他們可以支持更豐富的筆鋒書寫以及更好的跟手體驗。
不過目前安卓端支持的觸控筆的 App 會少一些,除了第一方的畫闆之外,OPPO Pencil 倒是對 Huion Sketch 等主流軟件做了适配。
畫起來輕重緩急都能體現,筆刷和基本的着色器也有,可在繪圖功能上,Huion Sketch 還是沒蘋果的 Procreate 來的豐富。
而 vivo 則是用上了和 Surface Pen 一樣,要塞進一枚 9 号幹電池的觸控筆。
雖然前者看起來不用塞電池,要厲害一點,可實際測試下來,獨立塞電池的筆确實要更牛逼一些。
就拿寫筆記的部分來說吧,小米和 OPPO 的筆隻局限在了畫畫上,不支持手寫識别。
而 vivo Pad 的觸控筆 配套的 App,不但支持手寫字體識别,還能塗抹删除,對于有手寫筆記需求的朋友來說爽到起飛。
不過這個功能在手寫英文的時候,單詞與單詞之間似乎不會自動空格,需要手動摁鍵盤。
畫畫方面,三支筆的交互邏輯和 iPad 基本類似,但因為安卓端并沒有像蘋果端有 Procreate 那樣的殺手級畫畫軟件,所以觸控筆的潛力沒有被完全開發出來。
OPPO 平闆觸控筆切換橡皮 ▼
總的來說,這三款平闆配件的綜合體驗,基本在卧龍鳳雛之間。
硬要排個名的話,OPPO 平闆鍵盤的打字手感最好,而 vivo 平闆的觸控筆功能最豐富。
可把他們的體驗放到 iPad 跟前一對比,還是要差了一截,即使是同樣一個功能,使用細節也完全不一樣。
比如三款安卓平闆的磁吸筆磁力都不強、側邊位置也不好摸索,吸十次可能會掉七次。
而 iPad 不管是 Air4 還是 Pro,都是一吸就牢。
又比如說,小米的觸控筆支持長按自由截屏,看到啥重要的,摁住一劃就有,相當方便,不過編輯截圖内容要進入二級菜單操作。
而 iPad 的截屏功能比小米多想了一步,它在截完屏之後,直接用 Apple Pencil 就可以在截圖中塗塗畫畫、标注信息。
如此一 “ 筆 ”,高下立判了。
除了筆和鍵盤之外,托尼發現藍綠米不約而同的在平闆上标配了一個叫 “ 跨屏互聯 ” 的功能,。
這項功能之前在華為的設備上大家就見到過,作為設備相互關聯的一種形式,還挺直接的。
用好了,是提升生态體驗,用的不好,也無傷大雅。
但說實話,三家都沒好好把這個功能優化到最好。
矮子裡拔高個兒,完成度上做的比較好是 vivo Pad,結合 Origin OS HD 的系統 UI,已經有點互聯辦公内味兒了。
隻要是用藍廠Origin OS 的手機,在開啟 NFC 之後往 vivo Pad 的右上角一掃,就能把手機屏幕投射到平闆上。
對比在手機設置裡一通找的交互,還是要方便不少。
連上之後,手機的所有操作都能同步到平闆上來,包括手機攝像頭在内,也可以在平闆上調動。
拿這功能當相機監視器梳頭或許也是個好用處。
文件傳輸上,vivo Pad 支持照片的直接拖拽,不過在傳完之後需要點擊一下才能放大顯示,要是拉過來之後能直接大屏顯示就更舒服了。
OPPO 和小米兩兄弟對比藍廠就比較尴尬了,小米跨設備照片是能拖,但沒辦法直接拖到平闆的桌面上,一定要拖進文件夾才行。
至于 OPPO,則是完全拖不了。。。
總結來說,把手機投屏到平闆上之後的交互,第一次确實讓人眼前一亮,可新鮮勁過去後,再打開它的欲望就不大了。
咱們再看看人華為是怎麼做的,在做好 “ 跨屏 ” 的同時, 他們還把 “ 互聯 ” 給管貫徹到底了。
比如華為可以在平闆上做手機端的文件管理,一終端掌握所有設備的情況,這就把平闆的優勢給激發了出來。
在測試過程中,托尼還碰到了一個有意思的事情。
那就是小米的 “ 跨屏互聯 ” 功能,還得去小米社區申請 “ 小米妙享中心 ” 的内測,才能進行下載體驗。
藍綠都直給了,就小米還在内測。。。
你米社區的積分,還必須達到金凡老師訂下的 200 分,才能加入 “ 妙享受中心小組 ”,嘗鮮這個功能,不然就隻好去重溫《 聖經 》了。
但隻要你通過了金凡老師的試煉,就有資格在小米平闆上使用 “ 跨屏互聯 ”。
不得不說小米的連接的交互方式還是挺有意思的,是以拖動氣泡的方式,将手機拖動到平闆設備上。
有點 “ 萬物互聯 ” 内味兒了。▼
除此之外,托尼覺得這三台平闆的 “ 跨屏互聯 ” 的功能,還隻是限于 “ 把手機投屏到平闆 ” 上罷了。
這次托尼在評測這三台平闆的時候,有意找了 “ 鍵盤、觸控筆 ” 以及 “ 跨屏互聯 ” 這兩個點來切入。
不為别的,就為了看看廠商們到底願意為自己的平闆傾注多少 “ 生産力 ”。
然而結果是令人遺憾的,他們是做了,隻是沒認真做。
慶幸的是,現在買平闆的人,大約也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
說出來你可能不信,如今人們在要不要買平闆的問題上,另一個考量的競品維度,是筆記本。
o → a ▼
換句話說,大部分人在意的點,是自己到底是需要一台筆記本,還是平闆。
托尼覺得,盡管平闆電腦它也叫電腦,但和真正的筆記本相比,它的購買優先級并沒有那麼的高。
從我自身的角度出發,我認為大衆擁有個人數碼設備的順序應該先是手機、電腦 / 筆記本,最後才輪到平闆。
說到底,平闆能做的大部分事,将就一下在手機上也能做,而要拿筆記本做的大事,平闆都做不了。
平闆電腦真正的受衆,一定是對自身定位非常明細的角色。
像是需要随時聽網課、練習繪畫的學生黨,又或者是經常出差、需要随時快速編輯文字、PPT 的打工人。
今天介紹的這幾款安卓平闆,大概能滿足一部分人的需求,但托尼的最終建議是:
既然下定決心買了,那就對自己好一點,多花點錢上體驗更好的 iPad 吧。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