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末年,西方列強打開了中國閉關鎖國的國門。在沿海城市開設了諸多口岸,開啟了中國市場,并開始對我國進行商品傾銷。海量洋貨作為“新鮮玩意兒”,以其低廉的價格和生活必需品的地位,迅速地擠占了中國市場,導緻中國本土的輕工業難以生存,國貨崛起隻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奢望。同時,也有許多我國人民傳統使用的東西被逐漸取代和淘汰了。這其中,就有一種叫做“火折子”的東西。
火折子,經常出現在各種古代小說中,尤其是盜墓小說中,火折子簡直和黑驢蹄子、洛陽鏟一樣,成了摸金校尉的标配。這種東西是使用厚重的粗制紙張卷成一個嚴實的紙質卷,用火點燃以後,再吹熄火苗,一個待機狀态的火折子就這樣形成了。這個時候,火折子表面看起來是沒有明火的,但是内部仍有火星在緩慢的燃燒,就像煙卷一樣,又像是餘燼一樣,這個時候,隻要用力一吹,它就會恢複燃燒。
火折子一般有兩種用途,有的是軍用,古代軍人夜行軍的時候,會随身綁着火折子,用來随時引火。同時,由于火折子待機狀态下,沒有明火,所以夜行軍的戰士們也不會被敵人發現。有的是民用,從前有的地方老人家抽水煙的時候,晚輩就會在身邊備着一隻火折子,用來給長輩随時續上火。
火折子和蠟燭一樣,被廣泛使用,富貴人家用的火折子制作精良,外面是堅實的竹子,經久耐用能夠反複使用,講究的還會雕上各種花紋,裡面的内物更是五花八門,棉花、蘆柴作為火引,硝石、磷火等作為助燃劑,這樣精心制作的火折子容易點燃,保存時間良好并且複燃極快。窮人家的火折子就是竹筒裡套個粗糙的草紙卷,性能上自然也就遜色許多。
火折子實際上是運用了物理學上“複燃”的原理。在燃燒狀态下的物質,會因為氧氣的缺乏處在一種緩慢反應的狀态中。當這種反應中需要的氧氣突然增加的時候,便會重新進行劇烈的反應。此時,蜿蜒的火星也就會複燃成火苗。這就是通過控制燃燒反應中的含氧量來控制反應的速度,直至今日,這種反應仍然常見于各種化工産業,可見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是多麼富有智慧啊。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