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内蒙古日報》民主與法制專欄刊登了《鄂溫克草原上的四語檢察官》
冰雪漸消,鄂溫克草原春意萌動。
“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鄂溫克族自治旗檢察院伊敏檢察室主任、伊敏蘇木巴彥塔拉嘎查第一書記敖雲趁開會的契機,向牧民宣傳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有的用達斡爾語咨詢,她就用達斡爾語回複;有的用鄂溫克語提問,她就用鄂溫克語解答……達斡爾語、鄂溫克語、蒙古語、漢語4種語言切換自如。
四語傍身得從容
鄂溫克族自治旗是我國三個少數民族自治旗之一,25個民族聚居于此,少數民族占總人口的42.3%,其中,鄂溫克族占總人口的7.8%;蒙古族占總人口的19.3%,達斡爾族占總人口的9.9%。敖雲生長在鄂溫克族自治旗伊敏河畔,長期處于多種語言并存的獨特環境中。父母都是蒙古族,她從小學三年級開始上漢語課。1990年中師畢業後,躬耕于講台12年,小學除音樂之外的課程她都教過,精通達斡爾語、蒙古語、漢語3種語言。
然而,當一個全能型教師掌握3種語言似乎還不夠,敖雲差點被人告到校長那去。一個男人晚上罵罵咧咧找到教工宿舍,原因是白天上課他兒子尿褲子了,而老師卻沒讓孩子上廁所……“那個男孩說鄂溫克話,我不懂,根本就沒注意到。”19歲剛參加工作的第一天,她就遇到了麻煩。
第二天,敖雲開始跟同事、學生學習鄂溫克語。鄂溫克語和達斡爾語一樣沒有文字,全靠口口相傳,敖雲用心傾聽,邊學邊用,沒幾個月就能和班級裡幾個鄂溫克族學生交流了,她倍感欣慰。
2002年,敖雲參加公務員考試進入鄂溫克族自治旗檢察院公訴科。有一個案子她至今記憶猶新,一個鄂溫克族男子喝醉後咬掉了嶽父的兩根手指頭,嶽父報案,公安機關将男子拘留後移送檢察院起訴。但嶽父家裡沒了勞動力,轉而又來找檢察院說不告了,要求放人撤銷案件。“老頭講蒙古語,女婿講鄂溫克語,我總算把這事的來龍去脈給整明白了,酒後因瑣事争吵而發案,考慮是初犯,家庭成員已經諒解,批評教育後,作出不批準逮捕決定。”
在檢察院工作,經常接待來訪的少數民族群衆,很多人不太會講漢語,敖雲就根據情況選擇蒙古語、鄂溫克語或者達斡爾語與之溝通,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談笑間定紛止争。
2017年3月,一位78歲的老上訪戶為争廉租房告到檢察院控申科,與接待她的科長吵了起來。敖雲出來解圍,拉着老太太坐下,然後用蒙古語跟她唠家常:“你兒子現在幹啥呢?”老太太一愣,問:“你咋認識我呢?”敖雲笑着答:“我10年前就見過你。”彼時敖雲正在旗政府信訪辦挂職。敖雲給老太太倒上水,語重心長地說:“你兒子、女兒都有工作,你自己也有退休金,咋還要廉租房呢?咱得給孩長臉呢吧……”老太太若有所思,敖雲趁熱打鐵道:“你這麼大歲數腿腳不利索,摔倒了咋辦呢?沒啥事快回家吧。”然後出門幫她打了一輛車。
科長十分驚詫:“老太太怎麼走了?”旋即又憂慮着說,過幾天肯定還得來!然而老太太再未上訪。“上訪群衆都是帶着情緒來的,用他們聽得懂的語言,帶着感情對話,才能說到心坎裡去。”這是敖雲的心得。
作為全區不可多得的精通四種語言的檢察官,她是鄂溫克族自治旗檢察院的一塊金字招牌,在當地政法系統頗具名氣。近幾年,呼倫貝市檢察院組織開展全市檢察系統蒙古文案卷評查活動,敖雲都是主力。“敖雲工作嚴謹,有責任心,善于發揮精通蒙古語的優勢,卷宗看得特别細,發現問題就直言不諱地指出來。”鄂溫克族自治旗檢察院黨組成員哈斯其木格這樣評價。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敖雲不愛熱鬧,自幼喜歡讀書寫字,工作後依然手不釋卷,苦學刑法、刑事訴訟法等常用法律法規。初到檢察院,科室的同事們休息時間出去鍛煉娛樂,她一個人在單位學習。“我想證明自己行,就隻能邊實踐邊學習。”路漫漫其修遠兮,為拿下法律職業資格證書,敖雲連續參加4次國家司法考試。回憶奮鬥時光,敖雲語調平靜。
敏而好學成專家
“不作為,慢作為,用蒙古語應該怎麼說?求指教。”這條消息在呼倫貝爾市檢察系統的蒙古文蒙古語信息組微信群一彈出,立即收到了大家的反饋。互相學習,共同進步,群内氣氛異常活躍。遇到疑難之處,檢察官們都喜歡請敖雲作個評判,“在翻譯這方面,她是專家。”陳巴爾虎旗檢察院檢察官白巴圖對敖雲不吝贊美。
敖雲像個耐心的大姐姐,無私傳道授業解惑。拿不準的就查字典、翻資料,實在不行就打電話向自治區檢察院翻譯處的同行求教。“敖雲姐是全區檢察機關蒙漢雙語人才庫成員,精通法言法語,和她一起工作,我們受益匪淺!”同事鄧楠由衷地說。
鄧楠的話并非溢美之詞。 2012年、2015年敖雲在自治區檢察院調訓,參與法律條文和文書翻譯工作,業餘時間也經常參與政府部門一些重要的法律條文、書籍和官方報告的翻譯工作,業務能力業内有目共睹。去年自治區兩會期間,她的任務是将政府工作報告等翻譯成蒙古文,并做好同聲傳譯工作。準确及時傳達會議精神事關重大,她天天要準備到後半夜。“很多專業術語平時根本接觸不到,必須得仔細查資料,認真思考定奪。”她工作出色,得到了自治區人大辦公廳的表揚。
去年,自治區檢察機關開展“守望草原慶七一、送法下鄉惠民生”《普法宣傳教育叢書(蒙古文)》送基層活動,其中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調解法》一書正是敖雲所譯。她撰寫的論文《簡論提高翻譯人員基本素質》,在自治區第八次優秀翻譯成果評獎活動中榮獲三等獎。
她的翻譯曆史最早可追溯到30年前。1989年,有一天放學路過一家工藝美術店,發現牌匾上的蒙古文有錯誤,敖雲便告訴了寫牌匾的人,并當場寫下了正确的蒙古文。“我因此掙了5元錢,這是我掙的第一筆外快,夠當時一個月的零花錢了!”敖雲自豪地說。
書法一直是敖雲的強項,小學時就幫當老師的二姐刻鋼闆,當年落後的印刷條件助其練就了一手好字。在海拉爾蒙古族師範學校畢業生基本功測評中,她的粉筆字獲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績。
法律文書翻譯是件嚴肅的事,要求嚴謹準确,敖雲經過充分準備考取了翻譯證,正式邁向翻譯殿堂。蒙古文翻譯比較滞後,為給一個漢語新詞匹配對應的蒙古文詞語,冥思苦想、反複推敲是常事,看似妙手偶得,實則是經年累月的量變。工作經驗不斷豐富,法言法語日益精進,敖雲一直筆耕不辍,前幾年經常給《法制日報》《内蒙古日報》等投稿,蒙古文、漢文雙管齊下。因為業績突出,她多次被單位評為先進個人,2018年獲得單位嘉獎。
去年,經中央人民大學培訓老師介紹,敖雲開始在網上跟哈爾濱的一位老師學習滿語“。也沒學出什麼名堂,就是個愛好。我爺爺留下幾本書,還有日記什麼的,都是用滿文寫的,我想看看。學習滿語,說不定将來工作有用。”敖雲說。
據鄂溫克族自治旗檢察院檢察長韓峰介紹,現在,該院還有一位副檢察長也是四語檢察官,在他們的帶動下,很多年輕人都在積極學習少數民族語言。全院上下良好的學習氛圍,全體幹警昂揚的工作狀态,推動該院整體工作蒸蒸日上,連續10年被評為呼倫貝爾市的先進院,2018年被評為第五批全區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示範單位,為紮實推進民族團結和邊疆穩固,建設新時代“模範自治區”作出了自己的貢獻。
為民解憂秉初心
3月8日,記者跟随敖雲來到她曾經的幫扶對象家,一進屋,女主人烏尼爾就斟上了熱騰騰的奶茶,端來了親手制作的奶糖。剝開花花綠綠的糖紙,咖啡色的糖身上嵌着粒粒黑芝麻,軟糯香甜,入口即化。去年,僅制作奶豆腐、奶糖等奶制品一項,烏尼爾家就增收8000元。
這當然離不開敖雲的功勞,是她幫助烏尼爾申請參加旗裡組織的創業培訓,烏尼爾才學會了做面包。現在,敖雲依然常常在微信群裡幫烏尼爾推銷奶制品。“我對敖雲姐的工作百分之百滿意,我們現在情同姐妹。”烏尼爾笑意盈盈地用蒙古語說。
2017年,烏尼爾一家退出了貧困戶,敖雲的幫扶并沒有中斷。烏尼爾的女兒阿斯汗考上大學,敖雲多方協調為她争取到了各類貸款、助學金共計4.8萬元,并聯系到北京一名愛心武警每月贊助她500元生活費。去年暑假,敖雲安排阿斯汗到自己單位實習,幫助打印材料、訂卷宗,幹點零活兒。“讓她掙點路費和零花錢。”敖雲說。
嘎查乃至蘇木很多父老鄉親都不把敖雲當外人。67歲的老太太道力瑪紮布見敖雲來,拉她到家裡,手挽着手用鄂溫克語唠叨不停:“謝謝你們給我買的助聽器,我現在啥都能聽清啦!”說話間,見老太太頭發長了,敖雲拿起備用的理發推子,搖身一變就成了理發師。
體恤民情,為民解憂,敖雲始終把父老鄉親的冷暖挂在心上。幫扶對象家中都有病人,她主動聯系醫療志願者為貧困戶病人送醫送藥上門;東北的氣候極其寒冷,貧困戶過冬是個問題,她協調單位為貧困戶提供8噸過冬煤;她帶領同事一起幫助貧困戶種樹、澆水,植下一片蒼翠,也植下了脫貧緻富的希望。她還帶領嘎查“兩委”班子謀劃産業發展,以此帶動貧困戶增收緻富和嘎查集體經濟發展。
在幫扶過程中,敖雲不忘自己的本職工作,針對不同對象、使用不同語言為牧民群衆提供法律服務,傳遞司法溫情。她性格豪爽、愛憎分明,說群衆話、辦群衆事,走到哪裡都能同群衆打成一片,是群衆信任的好幹部。作為一名黨員幹部,敖雲時刻牢記自己的職責,牧區人員分散不易集中,敖雲就利用入戶走訪的機會,給黨員講《中國共産黨紀律處分條例》。遇到鄰裡糾紛,敖雲抓住機會宣傳治安管理處罰法等常用法律知識,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直到雙方冰釋前嫌。“這地方人淳樸剽悍,不及時調解小糾紛,就可能引發大矛盾甚至司法案件,影響社會和諧穩定。”48歲的敖雲快言快語地說。
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流工具,也是她工作制勝的法寶。現在,敖雲對嘎查情況了如指掌,誰家有幾頭牛,誰家欠多少貸款,誰愛喝酒,誰愛打架,她都一清二楚。鄉親們親切地稱她為“烏娜吉”(鄂溫克語,女兒的意思),再也不背着她用鄂溫克語說悄悄話啦。
歲月不居,初心依舊。鄂溫克草原賦予了她智慧擔當,她回饋這片土地以深情大愛。
來源:内蒙古日報
【編輯 石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