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菁分享鳥鳴研究趣事。
長江日報記者李子雲 攝
□ 長江日報記者郭可滢 黃亞婷
通訊員趙慧娟
你知道嗎?鳥兒也喜歡富有磁性的“低音炮”,鳥兒也會有“方言”……8月28日,由桂建芳院士自然科普工作室策劃的第三季自然通識課第六課,邀請到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環境學院生物科學與技術系副教授、濕地演化與生态恢複湖北省重點實驗室成員楊曉菁主講,分享鳥鳴研究的那些有趣事。
■ 鳥兒并非天生會唱歌
鳴聲還有“方言”差異
“我在草叢裡看到了黃嘴巴的烏鸫,它發出‘叽叽’婉轉的聲音”“我聽到樹枝上有‘嘎嘎嘎’粗嗓子的叫聲,原來是灰喜鵲”……正式講座前,楊曉菁帶着進濕地研學的孩子們在解放公園尋鳥,在一片不大的濕地周邊,不過十來分鐘,他們就看到了成群結隊的麻雀,找到五六種不同的鳥叫。
鳥兒的鳴聲有什麼含義?楊曉菁在講座中介紹,“以白頭鹎為例,它唱出來的聲音大緻可以分成兩大類。一類是鳴唱,婉轉悅耳,大多由雄鳥在繁殖季節發出,鳴聲較長且複雜。鳴唱的主要功能是吸引配偶和領域防衛;另一大類是叫聲,聽上去短促、單調,例如有聯絡叫聲,還有警戒叫聲,嘈雜、沙啞、快速彈動,‘哒、哒、哒’像機槍。”
有意思的是,鳥兒也并非天生會唱歌,它們和人類從小牙牙學語一樣,也需要經過後天學習,且幼鳥的“語言學習能力”強過成鳥,“研究表明,1歲以前的鹦鹉、八哥等,更容易學會人類說話,而成年之後的鹦鹉、八哥,學舌技能明顯下降”。
當然,學人類說話隻是少數鳥類在與人類接觸後的非必要性表現,更多鳥類要學習的,還是出于生存需求的必要性鳥語。楊曉菁說:“它們和人一樣,語言學習能力取決于神經生物學基礎,且語調會受周圍環境(包括物理環境和語言環境)影響,就像人類因地域差異會有‘方言’,鳥語也有類似‘方言’差異。”
楊曉菁團隊的研究發現,武漢市不同區域的白頭鹎唱的都不是一個調,例如解放公園的白頭鹎跟華中科技大學的白頭鹎唱法就不相同,“雖然它們互相仍能聽懂,但這已經表明了鳥類鳴唱具有微地理變異。而當距離足夠遠,同一種鳥類的鳴唱則可能産生宏地理變異,甚至出現互相聽不懂的狀況。而因為鳥兒會通過鳴唱找對象,聽不懂可能導緻的局面,就是不同地理種群間出現生殖隔離,從而促進地方種群(或亞種)的分化,乃至産生新種。”
■ 和人類共居後
部分鳥鳴不再“低沉有磁性”
低沉而富有磁性的嗓音,原來不隻在人類社會受歡迎,鳥類也有這樣的評判标準。楊曉菁解釋:“因為在自然界,從發聲的生理基礎判斷,能發出相對低沉、渾厚的聲音,往往需要個頭更大、更強壯。這也意味着在找對象時,更具競争力。”
但是,與人類共居的鳥兒們,受人類活動的噪聲影響,它們的嗓音頻率也在發生變化。早在2003年,荷蘭萊頓大學的鳥類學家就發現人類産生的環境噪聲正在幹擾或掩蓋鳥兒之間的交流,生活在城市裡的鳥兒會适應環境,比生活在森林裡不受噪聲幹擾的同類,發出更高頻率的鳴唱。
相比完全不被聽到,鳥兒提高鳴唱頻率能被聽到,可以視為與人類共居的一種主動适應,但“提高鳴唱頻率也是有代價的,因為具有較高頻率歌聲的雄鳥相對于那些唱更低沉歌聲的同類會顯得缺乏吸引力,這樣可能會在長期效應上影響鳥類的性選擇。而如果雌鳥選擇伴侶時,越來越不傾向于體型強壯、頻率低沉的雄鳥,若幹代以後,鳥類的身體性狀也可能發生變化,從而産生物種分化、遺傳信息改變等。這對于物種穩定性和生物多樣性,都會産生不利影響。”
當然,人類環境噪聲對于鳥類的影響不僅于此,環境噪聲還會在其他很多方面改變和影響城市鳥類的聲學通信行為,進而影響它們的生存,嚴重的噪聲甚至會直接造成生理上的傷害。因此,她呼籲,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應盡可能減少不必要的環境噪聲,為鳥兒營造适宜的生存環境,而人類同樣是大自然大居民,鳥類的生存環境好了,也意味着我們人類所處的生态環境在變好。
來源:光明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