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洋第一次跳傘的時候,心裡惴惴不安,給父母打電話求安慰。
“不就是跳傘嘛,安全得很,有教練在,你隻管放心大膽地跳。”
父母很淡定地告訴她,跳傘很安全,不必太過緊張,讓劉洋坦然了很多。
但劉洋不知道的是,父母在她跳傘的那一天沒有去上班,一直坐在家裡等待她的消息。
劉洋是中國第一位進入太空的女航天員,衆所周知,航天員和飛行員都要經過高強度的訓練。
剛入軍校時,劉洋體能不行,跑步也跑最後,她對自己選飛行員這行産生了懷疑,用她自己的話說:“簡直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要來這裡?”
但幾年之後,劉洋卻飛得更高,成了一朵閃耀在星空中的太空玫瑰,而為了圓自己的“飛天”夢,劉洋付出了很多。
“體育差生”到女飛行員
1978年10月6日,劉洋出生在河南鄭州的普通家庭。
小時候她長得天真可愛,沒有那麼遠大的夢想,曾經想當一個公交車售票員。
小學裡,劉洋成績名列前茅,被保送到重點中學,初二時獲得了10元獎學金。
那時10元錢對一個初中孩子來說是一筆巨款,但劉洋沒有給自己買零食,也沒有買學習用品,而是給爸爸買了一雙白色球鞋。
劉洋家雖是雙職工家庭,但生活比較拮據。
她早就注意到爸爸的鞋子已經磨破了,還舍不得扔,就給爸爸買了禮物。
到初二時,劉洋又獲得了10元獎學金,給媽媽也買了一雙球鞋。
父母看到女兒這麼懂事,又欣慰又感動。
1997年高考時,一家航空公司到學校招收飛行員,劉洋決定試試看。
在公司開出的招生條件中,劉洋的身體素質和學習成績都符合,隻有一條“隻招男生不招女生”,劉洋被拒之門外。
劉洋很不服氣,覺得如果招女生,自己一定可以。
班主任武秋月老師看到劉洋被這家航空公司拒絕了,默默地幫她留意新的機會。
不久後,空軍在全國選拔第七批女飛行員,要求很嚴格,老師讓劉洋去試一試,幫她報了名。
劉洋一路過關斬将,通過了層層選拔,順利被空軍長春第一飛行學院錄取,她也是當年鄭州市唯一被錄取的女飛行員。
進入軍校之後,劉洋面臨嚴峻的體能訓練,這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她發現,軍校的生活跟自己想象的完全不一樣。
很多戰友是體育特長生,有的還是國家三級運動員,而劉洋的體育成績不是很好,高中時跑800米才剛及格。
劉洋是獨生女,從小沒吃過什麼苦,進入軍校後傻眼了。
軍校的訓練是高強度的,有時做一個簡單的甩臂動作,就會在烈日下站好幾個小時。
每天都要進行跑步、拉單杠訓練,劉洋累得手發抖腿發軟,連說話的力氣都沒有。
跑步是劉洋的短闆,第一次跑一萬米時,她用“痛不欲生”來形容。
這個過程十分痛苦,胸口像着了火一樣,呼吸像扯着風箱“呼哧呼哧”,最後還是100米再100米地硬撐。
劉洋跟好朋友寫信“訴苦”,表示自己來軍校是個錯誤選擇,這樣的生活有何意義,簡直從幸福掉到了深淵。
不過好朋友回信表示:“你知道我多羨慕你嗎?你已經有了一個明确的目标,我們還在尋找玫瑰園,你就已經有了一片沃土……”
在大家羨慕的目光中,劉洋決定堅持下去,畢竟“來都來了”。
而且她本質上是一個非常堅韌的人,不會輕易服輸。
為了克服體能的短闆,劉洋給自己加量練習,在長跑訓練中,戰友練兩小時,她時常會練三小時。
一年多後的考核中,劉洋的體育項目全優。
除了體能訓練外,飛行員還要練習跳傘等項目。
第一次跳傘的時候劉洋也有些害怕,打電話父母。
父母讓她要淡定,但實際上劉洋的父母比她更緊張,請了假專門在家裡等。
劉洋晚上跳傘落地之後打電話報平安,父母才安心。
幾年的軍校訓練中,她從一個“體育差生”成長為合格的女飛行員。
為航天事業,拒絕丈夫生子要求
2001年6月,劉洋分入部隊,她時常參加一些文藝演出,表演詩朗誦,還加入了部隊裡的廣播站。
在廣播站時,劉洋認識了身高1.8米的東北小夥張華。
張華在主管部門做宣傳工作,負責寫材料,兩人在工作中時常有接觸。
在工作上,張華材料寫得好,劉洋在台上朗誦得好,兩人配合地很默契,時間長了,兩顆心慢慢地靠在了一起。
2004年4月,劉洋和張華決定要結婚。
在婚禮前,劉洋還一直在飛行,為了籌辦婚禮,劉洋向單位申請,在4月23日休息一天。
不過在4月22日這天,劉洋接到了領導的電話。
領導心急火燎地跟劉洋商量:“原定明天飛行的同志生病了,事發突然,你能不能頂上去?”
劉洋毫不猶豫地答應了下來,但卻不知怎麼跟張華開口。
張華得知實情後,卻安慰她:“ 婚禮的事全交給我,你不用操心,隻管回來當新娘就可以了。”
4月23日晚上,劉洋完成了當天的飛行架次後安全着陸。
雖然滿身疲憊,但她心裡卻很快樂,第二天,她将與愛人登入結婚禮堂。
2004年4月24日,劉洋穿上了潔白的婚紗,婚禮簡約而隆重。
這時,劉洋覺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女人。
婚後,劉洋和丈夫在同一個部隊,但不在一個單位。
兩人見面的時間也不多,但有空時,兩人會一起看看電影、散散步,對他們來說,聚在一起就很浪漫了。
結婚後幾年,兩人一直沒要孩子,而同批的很多姐妹都當上了媽媽,張華婚後想早點要個孩子,但劉洋有着更遠大的飛天夢。
2009年,國家決定招收第一批女航天員,32歲的劉洋報名之後,在2010年5月入選了航天員大隊。
劉洋打電話告訴父母入選航天員的消息時,父母在電話那頭長久地沉默。
父親對她說:“孩子你長大了,我們也老了,你真的想好了,我就尊重你的選擇,我們永遠是你最堅強的後盾。”
聽了父親的話,劉洋潸然淚下。
她決定,用自己的行動證明自己的選擇無怨無悔,讓父母放心。
劉洋當上航天員之後,生娃的事又要擱置好幾年。
不過張華表示全力支持,孩子可以等飛天後再生。
為了不讓劉洋分心幹擾訓練,家中的瑣事包括照顧父母,都由張華處理。
按正常的流程,航天員從選拔到執行任務,要經曆5到6年時間,而劉洋隻有兩年時間準備。
這段時間,學習和訓練成了劉洋的全部生活。
劉洋用幾十個筆記本記錄了各項專業理論知識,并默畫了上百張的座艙圖、儀表圖和線路圖。
除了理論知識外,劉洋還要完成沙漠、水下等人體極限訓練,模拟太空環境。
在平衡力訓練項目中,劉洋在飛行時需要達到2分鐘的标準。
而航天員需要在高速轉椅上連續堅持15分鐘,普通人僅能堅持30秒左右。
劉洋第一次在高速轉椅上轉到5分鐘時,那種眩暈感鋪天蓋地襲來,讓她非常難受,整件衣服都被汗水濕透了。
通過一段時間堅持單獨訓練後,終于挺過了15分鐘。
2012年,劉洋完成了八大類,幾十個科目的訓練任務,入選了神九太空乘組。
太空征程前留“遺言”
在太空之旅的前一天,她也曾想過是否自己會“回不來”,甚至暗自做好了犧牲的準備。
這一天晚上,劉洋和張華一起去北京航天城散步。
兩人走了一圈又一圈,都久久沉默不語。
最後還是劉洋打破了沉默,她認真地對張華說:
“萬一,我真的回不來,你答應我兩件事,一是替我照顧好爸爸媽媽,他們就我一個女兒,第二,再娶一個顧家的妻子吧,這麼多年,我都沒能給你做一頓像樣的飯菜!”
張華聽了劉洋的話,心中很酸楚,他馬上緊緊地抱住劉洋:“我們要一起照顧父母,我等你回來!”
2012年6月16日,神舟九号宇宙飛船在甘肅發射,劉洋的家人們守在電視機前守候,母親緊張得直掉眼淚。
點火倒計時開始後,火箭托舉着神舟九号飛船送入預定軌道,劉洋、景海鵬和劉旺一起登上了太空。
在太空中,劉洋透過舷窗看到地球整體的模樣,大概的形狀就像地球儀,藍色的地球就像鑲嵌在宇宙中的一顆圓珠,幽幽地閃着夢幻之光。
劉洋興奮地跟兩位師兄喊:“你們快來看呀,地球真的是圓的!”兩個師兄聽到她說的話都樂了。
在太空中,三人就像靈活的小魚,“遊”進了天宮一号。
按飛行手冊的計劃,三人安排了自行車功量計鍛煉等很多空間醫學實驗。
6月19日,劉洋和丈夫張華開始了一場“天地對話”。
電視前的觀衆們聽不到他們具體聊了什麼,但在張華的要求下,劉洋在太空中翻了兩個跟鬥。
6月20日的晚上,劉洋第一次值夜班時,在天宮一号進行了一次大掃除。
淩晨3點,劉洋進行了一些娛樂活動,看起了相冊,還玩起了魔方。
有一次值夜班,劉洋打起了盹,聽到返回艙裡有聲音,就突然驚醒了,覺得好像有什麼人在那裡。
當她跟兩位師兄談起此事的時候,才發現是通氣軟管發出的聲音。
劉洋和兩位師兄都隐隐地期待有外星人來敲門,但是并沒有。
在太空中睡起來很容易,正着倒着都能飄着睡,而吃喝拉撒是個技術活。
在地面上看似很簡單的動作,到太空中卻要經過成百上千次的訓練。
神州九号在太空遨遊了13天後,三位航天員回到了地球,守候在電視機前的家人們,終于舒了一口氣。
夢無邊,當征星辰大海
作為中國首位女航天員,劉洋備受矚目。
在結束太空之旅以後,她卻非常地低調,很少在媒體露面。
2015年2月,劉洋在國防教育辦公室和中央人民廣播電視台主辦的“情系國防好家庭”表彰儀式上作為嘉賓演講。
在演講中,劉洋表示“作為家庭中的母親”,透露自己已經升格當媽媽了,有了一個可愛的女兒。
當年在女航天員的選拔時,有一種社會輿論的擔憂是,太空飛行是否會對女航天員的生育有影響。
在最後一輪選拔中,6名候選人,包括劉洋在内有5人未生育。
一位航天專家表示:“女航天員的選拔,已婚已育是最理想的模式,但缺點是航天員年齡偏大,對訓練會産生影響,所以選拔是綜合考量的結果。”
按國際上的情況看,女航天員從太空回地球後,并沒有對生活和生育造成影響,總體和身體情況恢複有關系。
2020年疫情期間,劉洋也取消了休假,在部隊進行封閉隔離。
但她一刻都沒有停止學習,也沒有停止訓練。
在參加艙外服試驗時,劉洋要在重達120多公斤中的服裝中工作。
開始時剛工作了三四小時,手就抖得拿不住筆,出艙活動訓練中,一次要堅持七八個小時,訓練中沒有捷徑可走。
劉洋時常會說:“感恩祖國這個偉大的時代,是時代成就了我們每一個人的夢想。”
時勢造英雄,作為中國首位女航天員,她是幸運的,也是勇敢的。
劉洋堅韌而無畏的性格,以及常人難以想像的付出和努力,讓她成就了自己的飛天夢。
如今,劉洋獲得了清華大學法學博士學位後,緊張地備戰空間站工程任務,為再次實現飛天的夢想而繼續努力。
劉洋把師兄景海鵬當成偶像,景海鵬在50歲時第三次登上太空,同事們都很佩服他。
2021年10月,神舟十三号載人飛船乘組進入太空。
翟志剛、王亞平和葉光富三人在太空生活6個月,而王亞平是我國第一位造訪中國空間站的女航天員。
2022年,是我國空間站建造決戰決勝之年,我國将完成空間站在軌建造,建成在軌穩定運行的國家太空實驗室。
航天員飛天,靠的遠不止一個人和一個團隊,而是國家綜合實力的體現。
我國的航天工程參與集體的一級單位有上百個,配合單位上千家。
一個航天員的飛天,背後有數十萬的科研大軍在默默托舉,創造了一次次圓滿的奇迹。
在航天中心選訓樓,有這樣一幅對聯:“夢無邊,當征星辰大海,心無翼,自飛雲宇天際。”這就是航空人無畏而浩瀚的心聲。
不久的将來,會有更多像劉洋和王亞平一樣的女航天員踏上征途,太空玫瑰将在星空中綻放得更加美麗。
參考資料:
《戀愛婚姻家庭·養生版》:“神女”劉洋巧減壓 2012年9期
《神劍》:天路曆程——航天員劉洋印象 作者 姚杜純子 2020年第3期
《時代郵刊》:宇航員劉洋: 離太空最近的中國"神女" 作者 王磊 2020年第14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