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現代人來說,可能很多人睡眠的狀态是這樣的:春眠不覺曉,哈欠上門找,晚上睡不着,白天醒不了。雖然老話一直勸我們:早睡早起身體好。不過,這看起來隻是一個概念,并沒有準确的時間規範,而且過于局限。其實,睡眠是有大學問的,随着環境與季節的變化,睡眠規律也應該調整,不能一味地追求早睡、早起。
春天應該晚點睡
《黃帝内經》說:“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卧早起,廣步于庭,被發緩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逆之則傷肝……”上面這段話的意思是說:春天自然萬物生機勃勃,人們應當順應自然,晚睡早起,多散步,使精神愉快,以适應春天的養生之道。如果違背了這種方法,容易傷肝!
這是因為,春季萬物複蘇,晝長夜短,太陽升起時間比冬日早。晚睡早起,可以順應日出節奏,與大自然一起迎接陽光普照,吸收陽氣,以助體内陽氣升發。要知道,陽氣是生命之本,是人體物質代謝和生理功能的原動力,決定着生長、發育、衰老、死亡。陽氣旺則身體健。
晚睡要多晚?
當然,我們說的晚睡也不是要三更半夜才睡覺,隻是把平時睡覺的時間稍微推後一點就可以。一般來說,春季天黑得晚、亮得早,順應自然,每天的睡眠時間為7-8個小時為宜。也就是說,我們可以每晚22:30入睡,至次日6:00起床,就是春季睡眠的好時間。雖然看起來睡眠時間比較少,但此時随着氣溫上升,人體的腦部供血充足,人在相對較短的時間内休息,就已經能夠緩解疲勞了,不信的話,您可以嘗試一下哦。但是切記,晚睡可不等于減少睡眠時間哦~
如何改善春困
春天氣候日漸轉暖,人們還很容易“春困”,正常的春困不是病,而是人體對氣候變化的一種正常生理反應,大家不必太過擔心。隻要平時多進行戶外運動,改善生理機能,使身體呼吸代謝功能增大,加速體内循環,提高大腦的供氧量,春困就會緩解。對于整天坐着不動的辦公室一族,建議每工作1小時起來走走,活動肢體,有條件的話到室外呼吸新鮮空氣,及時為腦部供氧。平時還應注意居室空氣的新鮮流通,如室内二氧化碳等有害氣體增多,會助長春困發生。
認識這些睡眠“誤區”
1.誤區一:失眠=失眠症
幾乎每個人都曾有過失眠的經曆,但并不一定就是病。隻有當失眠引起的症狀維持兩周以上,且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白天的社交活動時,才可以稱之為“失眠症”,需要盡早就醫。所以也不要因為一兩次的失眠就給自己扣上失眠症的帽子,越是在意失眠,越容易引起精神緊張,這樣更會導緻晚上睡不好。
2.誤區二:睡得時間長=睡得好
睡眠時間長短也不能作為判斷睡眠質量好壞的标準。這是因為每個人有個體差異,有些人可能睡6小時就能恢複體力,而有些人則可能需要8小時的睡眠才能從疲勞中恢複過來。所以判斷睡眠質量,要看早上醒來後是不是體力、精力都得到了恢複?頭腦是否有清醒的感覺?白天的工作是否有效率?當上述這些都可以用“是”來肯定回答,那麼就說明您獲得了一個非常棒的睡眠質量。
3.誤區三:睡眠可以補回來
有一句健康諺語:“一夜不睡,十日不醒。”意思是說一個晚上不睡覺,即使是睡上十日,也無法把一個晚上不睡的損失補回來,所以說睡眠是補不回來的。
4.誤區四:白天補覺
因手機或遊戲而晚睡的人,常延遲起床時間來補償睡眠,會形成習慣性晚睡晚起的惡性循環。
5.誤區五:打呼噜=睡得好
很多人認為打呼噜的人睡得香,其實并非如此,打呼噜時出現的呼吸暫停可以導緻身體各個器官缺氧。
6.誤區六:完全相信睡眠手環
目前市面上售賣的睡眠手環,對于睡眠分期的分析存在很大誤差,但對于判斷入睡或醒來時間相對較為準确。
3樣東西不要放床頭
1.手機——影響睡眠質量
睡前玩手機超過1小時,直接影響睡眠質量。睡眠質量差,就容易失眠。
2.鬧鐘——可能引起高血壓
熟睡時,突然被大聲的鬧鐘叫醒,會引起身體保護性的條件反射,體内腎上腺素水平迅速提高,心跳加快,血管收縮壓升高。需要定時叫醒,盡量把鬧鐘聲音調得小,位置盡量與床頭保持1.8米以上的距離。聲音也盡量換一些相對緩和的音樂,這裡還是建議保證睡眠充足,因為那樣對鬧鐘的敏感度就會變小。
3.玩具、靠枕——隐藏灰塵
毛絨玩具表面非常容易隐藏灰塵,有些毛絨玩具外表看着亮麗,内部卻可能含有大量的病菌和甲醛等物質。此外,不經常拆洗的靠枕,也會隐藏一些螨蟲、灰塵。被我們吸入口鼻,容易引發支氣管的問題。本文部分圖片内容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版權聲明:圖文無關,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标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将及時更正、删除,謝謝。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