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報訊 (記者 唐聞宜)前不久,由法國羅曼尼康帝酒莊莊主奧貝爾·德維蘭先生為首的國際風土大師們,專程來到南浔尋找他們眼中的“風土”。這群由法國葡萄酒莊莊主、酒評家、作家、生物動力學專家組織的考察團第一站來到的就是被授予“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産”稱号的南浔桑基魚塘。
圖說:“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産”南浔桑基魚塘 南浔區宣傳部供圖
早在2500多年前的南浔,一個叫做荻港的地方,先民們就已經掌握了“塘基種桑,桑葉喂蠶,蠶沙養魚,魚糞肥塘,塘泥壅桑”的綜合生态養殖模式。“順天時,量地利”,桑基魚塘代表着南浔人自古以來“天人合一”的思想,這與風土大師們畢生所研究的課題不謀而合。
“風土”的說法,其實更貼合漢語中“水土”的含義。簡單來說,風土就是這一地區的氣候和土地。對于葡萄酒釀造來說,風土是一切的基礎。以德維蘭先生代表的勃艮第葡萄園風土已被列入世界遺産名錄,而其管理方式是在法國被稱為“善良家父原則”的理念,即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發揮土地潛力,而此理念卻與南浔桑基魚塘如出一轍。
兩種文化遺産之間的碰撞火花四濺,絲毫沒受綿綿秋雨的影響。當天,大師們漫步在荻港特有的蚬殼路上,不時低聲交流着所見所聞。蚬殼路,是桑基魚塘的“塘泥壅桑”的産物。塘中大魚多以貝類為食,天長地久貝殼碎片自然堆積在塘泥中。當塘泥被打撈上來,南浔人就會分揀出這些碎片鋪在四周,既美觀又起到防滑的作用。就是這樣的小細節,大師們忍不住啧啧稱奇。對他們來說,桑基魚塘蘊含着最質樸的文化價值和傳承價值。
在他們眼中,文化價值,與風土的觀念遙相呼應,講究遵循自然法則。就比如為了釀出偉大的葡萄酒,酒農必須極其尊重土地的道理是一樣的。而桑基魚塘利用窪地的生态循環模式,在德維蘭先生看來,就是魚塘運營科學性,可持續發展性的有力證明。而南浔的興起,不就是養桑缫絲為基礎的“絲綢之路”嗎?
目前,桑基魚塘系統總面積約6900公頃,其中重點保護區域面積約1280公頃。據了解,近年來南浔區以“兩山”理論為指引,以“五水共治”為契機,突出生态文明建設,采取一系列積極措施加強桑基魚塘系統的保護、傳承和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而擁有2500年曆史的“桑基魚塘系統”,也正逐漸讓世界看到了中國農耕文化的智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