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報·新福建客戶端10月6日訊(通訊員 鄭素描 本報記者 楊珊珊)同安區新民鎮烏塗社區作為此次廈門疫情爆發的“原點”,“急難險重”首當其沖。為快速确定人員信息,嚴格落實封控管理措施,烏塗社區在下沉幹部、包村幹部、醫務人員、公安、保安等人員組成的工作組的統一調度下,通過網格化管理、分級聯防聯控等方式,用最嚴實的辦法,牢牢守住社區抗擊疫情的第一道防線。
“四送”上門 暖心服務居民
“謝謝,你們的關心來得太及時了。”10月2日,烏塗社區居民陳紅妹收到了工作組送到家門口的紙尿褲和奶粉。封控管理區域,“居民不出門,服務送上門”,工作組在摸排社區居民的特殊需求時了解到陳紅妹的孩子剛出生後,就一直與她保持聯系,時刻跟蹤她的物資需求。1号,了解到陳紅妹的新生兒用品快用完了,2号就立馬“送幫”上門。
類似這樣的“送愛”活動,在烏塗社區輪番上演。疫情無情人間有愛。疫情期間,面對居民遇到的各種困難,工作組主動開展“送診”“送檢”“送幫”“送愛”的“四送”上門活動,幫助居民解決煩心事操心事揪心事。
工作組主動收集群衆就醫、購藥需求,通過在線指導、轉運就醫、上門送藥等形式,為封控區困難群衆送醫、送藥247人次;對老幼病殘孕等人群,将核酸檢測送上門,共服務37批次2247人次,做到掃樓清零;化身“心理咨詢師”“調解員”,有效化解各類矛盾糾紛37起;對有特殊需求的群體積極開展幫助,共幫扶慰問61人次。
工作組主動開展“送診”“送檢”“送幫”“送愛”的“四送”上門活動。
開展網格管理精準摸清底數
烏塗社區人員密集、地形複雜,共有自然村7個,劃分下埔裡、溪仔尾裡、壩仔埔裡等11個網格,總人口32000多人。工作組聯合各網格力量,深入各網格逐棟、逐戶核實人員信息。
其中,第一、二網格下埔裡毗鄰工業區,外來人口占比90%以上。工作組根據社區實際,通過“網格員——房東——租戶”的三級網絡體系,分别于9月25日、9月30日組織兩輪人員大排查。
烏塗社區抗擊疫情臨時黨支部書記、廈門市人大監察司法委秘書處處長、一級調研員吳濤介紹,烏塗社區外來人口多,房東群體至關重要,工作組通過專門和房東簽訂租戶信息排查保證書,廣泛動員區域内的房東開展工作,确保租戶信息的準确性。
開展網格管理,摸清人員底數,在全員核酸測的過程中,網格員根據底數,利用網格系統及時通知、房東發動、志願者小喇叭喊話等方式,做到了“應檢盡檢、不漏一人”。
以分級聯防聯控,助力封控區管理服務。為進一步強化管理,10月1日,工作組還統籌當地志願者、民兵等各方力量,組建了一支由24人組成的聯防聯控聯合隊伍,分2個巡邏隊。巡邏隊經過網格駐點民警系統培訓,掌握了工作職責、要點、方式方法,開展常态化巡查。除了常态化巡查,聯防聯控聯合隊伍還主動加強封控樓棟管理。每棟“涉陽樓”都由保安和志願者24小時定點值守,生活物資及時配送到位,加強環境消殺和垃圾清運,确保足不出戶,有效阻斷疫情傳播鍊。
烏塗社區在下沉幹部、包村幹部、醫務人員、公安、保安等人員組成的工作組的統一調度下,落實網格化管理、分級聯防聯控。
來源:新福建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