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病進展過程中,有些指标對病情的反應至關重要,一旦有波動需重視病情的變化。然而血肌酐作為反應腎功能的一些關鍵指标,常常備受關注。
比如肌酐升高就代表腎功能損傷嗎?
下降就是腎功能好轉?
肌酐升高後一定會走向尿毒症?
等等這些問題向來被不少腎病患者所關心。那答案到底是肯定還是不肯定?有那麼簡單嗎?接下來就一起揭開肌酐的真面目!
肌酐低了大家都不關心,但高了可不行。我們都知道肌酐的升高與腎功能損傷有直接關系,一般腎髒損傷分為急性和慢性損傷兩種情況。
急性損傷多發生感染、藥物腎毒性、脫水、出血等情況引起的腎功能急性進展,急性腎衰竭的情況,一般及時幹預誘發因素,肌酐多在4-8周有明顯的好轉。恢複慢的患者需要半年時間,少部分人可能會更長。
當然急性損傷也有轉為慢性發展的風險,雖然能恢複但時間是關鍵,趁早治療越早自然恢複效果越好!
接下來說說慢性腎功能損傷的情況!
慢性腎功能損傷發展一般分階段來看 ,初期階段和中期階段預後結果大不相同。除了這個情況,還有一點要看病理損傷變化。
不少患者常把病理損傷和腎功能損傷弄混了,比如iga腎病目前穿刺按Hass分級系統被分為五級:
一級最輕,五級損傷最為嚴重,腎小球硬化超過40%且腎小管也出現損傷。具體情況可以看下上圖。
但iga腎病五級就是五級嗎?顯然不是如果腎功能損傷進入終末期,則腎小球硬化至少達到80%以上,反應病情進展的兩個方面千萬不要弄混了。
弄清楚這兩點後,具體講下慢性腎損傷引起的肌酐能否下降?
肌酐下降分兩種情況,一種好降,一種不好降:1、病理損傷不重,雖然存在活動性免疫炎症反應,但是屬于可逆性病變。比如炎症細胞浸潤、腎小管纖維化等,都比較輕。且腎功能損傷處于早期及腎功能不全階段中期。此時肌酐都可以降下來,可逆性強。
2、病理損傷嚴重,包括腎小球及腎小管嚴重纖維化硬化發展,新月體發展嚴重,對腎功能的影響比較大。可逆性較低,此時肌酐下降範圍有限。而重點是保護好剩餘腎功能。
所以肌酐是否降下來,要全面地看病情的發展以及後續的發展趨勢。
如上這兩種情況,第一種病理較輕,腎損傷較輕但也有可能持續發展到嚴重地步,後一種雖然可能已經嚴重了,但積極地而控制後得到緩解,病情穩定住了,預後也不一定太差。
因此肌酐降下來固然是好事,可以減輕剩餘腎髒細胞的代謝負擔,但如果降得不是很理想,隻要其他可逆因素包括尿蛋白、血壓、電解質等方向都穩定,也不用太擔心病情尿毒症風險高。
腎友們如有肌酐高、腎功能不全、腎衰竭等問題,可點→→這裡“腎病問題,點腎病之家”幫助解答!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