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都是貓,為啥其他貓科動物的尾巴都是長長的,而猞猁的尾巴就那麼短?
猞猁屬共有四種成員:歐亞猞猁、加拿大猞猁、伊比利亞猞猁和短尾貓,它們都是短尾巴,而且明顯比其他所有貓科都要短得多。例如,同樣是體長90厘米左右,雲豹的尾巴就有80厘米長,加拿大猞猁卻隻有10厘米長,跟龐大的身軀比起來,短得簡直有些滑稽。
伊比利亞猞猁
貓科尾巴的用處猞猁的尾巴為什麼那麼短呢?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要先搞清楚,貓科的尾巴究竟是幹什麼用的?
先辟個謠,很多人認為,貓科的尾巴和爬樹有關,爬樹越多的貓科尾巴就越長,而尾巴越長、爬樹技術就越好。
長尾虎貓,擅長爬樹
這是錯誤的。貓科爬樹主要靠鋒利的爪子和四肢力量,尾巴短并不影響爬樹。
貓科中,除了獵豹爪子不能完全縮回爪鞘、比較鈍,以及獅子、老虎因為體重原因,不容易爬上樹以外,其他貓科動物基本都是爬樹高手。
短尾巴的猞猁其實也是爬樹高手。科學家發現,它經常爬上20多米的高樹,有時候還在上面睡覺。
歐亞猞猁在樹上
事實上,貓科尾巴的真正作用是維持身體平衡。因此,哪些貓科動物需要維持平衡,它們的尾巴就更長。
貓科中的長尾巴首先,3種樹栖型貓科,雲豹、雲貓和長尾虎貓,它們經常在樹枝上蹦來跳去的,尾巴都特别長。
特别是雲貓,它身體的長度是半米,尾巴長度超過半米,尾巴比身體還要長,是按比例尾巴最長的貓科動物(尾長>體長)。
雲豹,體長一米,尾長80厘米(雲豹:尾長=體長×80%)。
雲豹
而長尾虎貓,體長55厘米,尾長40厘米(尾長=體長×70%)。
其次,2種攀岩型貓科,雪豹、安第斯山貓,它們經常在懸崖峭壁上活動,維持平衡也很重要,它們的尾巴也長。
像雪豹,身體長度一米一,尾長90厘米(尾長=體長×80%)。
雪豹
安第斯山貓,體長60厘米,尾長40厘米(尾長=體長×67%)。
除此之外,那些經常需要追捕有蹄類的大型貓科動物,像獵豹、山獅、老虎,尾巴也比較長,因為它們需要比較長的尾巴,在高速奔跑尤其是急轉彎的時候保持平衡。但它們用不到像樹栖型和攀岩型貓科那麼長,它們的尾巴通常隻是略超過身體的一半長。
獵豹
猞猁尾巴為什麼短?如前所述,尾巴主要起到平衡棒的作用。猞猁雖然也擅長爬樹,但它和雲豹的區别是,猞猁主要隻是爬上爬下,不像雲豹那樣要經常在樹枝上做橫向移動,因此對于猞猁來說,在樹上保持平衡不是特别的重要。
長尾巴的另一個作用是在高速追逐獵物的過程中保持平衡。但對猞猁而言,它的主要獵物是兔子,兔子體型相對猞猁很小,而且非常靈活、很會躲閃,猞猁光靠快跑抓不到它。
所以,猞猁抓兔子主要靠的是一系列的猛撲和跳躍。一次撲空了,就多撲幾次,一般撲個10次、追個20米左右就能捕獲獵物了。如果還抓不到,猞猁也隻能放棄了。
短尾貓也是猞猁屬成員
因此,對于猞猁而言,重要的是聽力和彈跳能力,所以它長着一對長耳朵,耳朵尖上還有天線;還有就是大長腿,它的大腿肌肉非常發達。
而平衡能力不是那麼重要,所以長尾巴就沒有太大用處,因而也就退化掉了。
有人說,猞猁尾巴短是因為兔子吃多了,吃啥就像啥。這雖然是玩笑話,但猞猁尾巴短,可能還真和吃兔子有關。有一個明顯的趨勢,兔子吃的越多,尾巴就越短。
純吃兔子的加拿大猞猁,與食性比較雜、除了兔子還會抓一抓小型鹿的另外三種“猞猁”相比,尾巴更短、後腿也更長。
北美兔是加拿大猞猁的唯一的主食
另外三種“猞猁”尾長是體長的五分之一,而加拿大猞猁尾長隻有體長的十分之一。
除此之外,還有兩種貓科動物也是長耳朵、長腿、短尾巴的模樣,那就是獰貓和薮貓。這也是同樣的道理,獰貓、薮貓也是以兔子、老鼠這些體型相對自身非常小,而且很靈活的獵物為食的,依靠聽覺發現獵物,依靠跳躍捕獲獵物,同樣的,它們的尾巴也退化了。
薮貓尾巴也比較短
以上是我個人根據現有的資料做的一些推測,但似乎還不足以解釋猞猁尾巴為什麼變得那麼短,因為根據上面的分析,長一點的尾巴雖然對猞猁沒太大用,但似乎也沒什麼壞處。
對這種現象,我們還有一個猜想。
我們觀察到,現代貓科動物尾巴短這個性狀,總是伴随着後腿長,而一些短尾巴的家貓品種,後腿也有變長的趨勢。
于是我們猜想,會不會是貓科尾巴變短的基因,和後腿變長的基因有一定關聯性,猞猁、獰貓尾巴變短,隻是它們加長後腿、增強彈跳能力的副産品?
獰貓也同時具有尾巴短和後腿加長兩個性狀
2016年,北京大學的科學家研究發現,至少有3種基因會導緻貓尾巴變短。但到底哪個會同時導緻後腿變長,我們還不清楚。
總而言之,猞猁尾巴為什麼變那麼短,還是一個懸而未解的難題,我們團隊已經将我們的想法報告給了北京大學的科學家,相信他們一定能找到一個确切的答案。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