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溫天氣下,情緒容易“中暑”。很多人比平時更加心煩意亂,一點小事就腎上腺素飙升,這些都是正常的。
但除此之外,你還胸悶心慌、坐立不安,甚至焦慮恐懼、手抖出汗,并且這種狀态已持續了一段時間,那麼千萬不要被天熱的原因迷惑,建議盡早前往醫院精神科做檢查。
确診前,他們都以為自己隻是正常焦慮
小王是一位80後,最近公司發展狀況不好,面臨中年失業的風險。他與妻子也經常吵架,這樣的狀态持續了兩年。
小王心中焦慮苦惱,他經常都想找一個無人的地方,大吼發洩一番。
上月末,他在入睡前,突然感到心悸、眼前昏黑、心跳加快、恐懼襲來。去醫院内科檢查後,醫生給他開了藥。但小王用藥後,情況并未好轉,甚至出現了持續一小時的瀕死感,心跳又重又快。
這之後,小王隔三差五會出現不适,如有不真實感、心悸、心跳過快,并經常失眠。
後來,有朋友建議他去精神科就診,小王才來到我院看診。通過腦功能檢查與量表測試,醫生确診小王患有重度焦慮症,必須服藥治療才有利于病情緩解。
與小王一樣,小劉在确診前,也以為自己的焦慮情緒扛一扛就能過去。
小劉讀高中時,就長期處于焦慮情緒中,那時學業緊張,為了不耽擱學習進度,她一直努力控制着自己的身體不适。但這為以後病情的加重埋下“禍根”。
情緒上磕磕絆絆讀完大學,小劉選擇了考研。這期間,學業壓力驟升,小劉開始出現比高中時更明顯的一些軀體症狀。
她的心髒持續跳得很快很沉重,莫名感到驚恐,這樣的情況每天會持續很長時間,同時還伴有失眠。
來我院确診焦慮症後,小劉接受了一段時間的藥物治療與心理治療,目前病情逐漸穩定。
焦慮情緒可自愈,焦慮症則需要治療
在快節奏的都市裡,像小王和小劉這樣終日奔忙,為了學業和生活打拼的人不計其數。大多數人都會在各種壓力中産生焦慮情緒。
焦慮情緒與抑郁、憤怒、恐懼等情緒一樣,屬于人的一種基本情緒反應,是人在遭遇不确定因素時出現的一種心理自我保護機制,并非全然無益。
比如,考試前焦慮緊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幫助我們集中注意力,更加重視
考試,認真地做準備。
而焦慮症卻是一種疾病,它不僅影響心理健康,也會對身體健康産生破壞。
焦慮症可分為廣泛性焦慮障礙與恐慌障礙兩類,症狀與表現也有所不同。
恐慌障礙發病突然,發病時患者會感到驚慌與恐慌,産生不真實感、壓迫感、另外會有出汗、顫抖的表現,嚴重時會昏厥。
廣泛性焦慮症一般表現為緊張不安、煩躁、情緒不穩定、心悸與心慌等。
焦慮症還會有明顯的疼痛症狀,主要集中在頭部,包括太陽穴、頭頂、面部,以及頸部。同時,患者會出現動作、行為的增多,比如總是坐立不安、來回走來走去。
據衛生組織統計結果顯示,全球每13個人中就有1人患有焦慮症。相關調查數據顯示,我國焦慮症患者達到了5000-8000萬,而且這一數字還在呈現上升趨勢。
引起焦慮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情緒控制能力差、性格原因、壓力的長期積累、思慮過度、敏感等。該病的發生也可能與遺傳因素、個性特點、認知過程、不良生活事件、軀體疾病等有關系。
緩解焦慮的四個方法
不管有沒有開始接受焦慮症的治療,以下四個方法都可以用起來。
第一,正确認識壓力源
一旦你把壓力源看成是危險,你身體的第一反應就是打一架或者撒腿就跑,而這些原始反應對我們應付考試、完成工作任務、處理家庭矛盾都沒有任何用處。
所以我們需要改變認知,把生活中的壓力源看作像原始社會中采野果子、縫制皮裙這樣按部就班的事。這樣有利于我們生成“盡人事,聽天命”的健康心态。
第二,細化目标
焦慮的一個典型思維特征是反刍思維。你有很多項目要完成,每天在腦子裡
反複想該怎麼應對、結果不好怎麼辦、失業怎麼辦,這樣的反刍思維往往會讓你越來越焦慮。
應對反刍思維的正确方法是,把你的目标寫下來,分成可以執行的小步驟。在把大目标和小步驟都寫在本子上後,你就不需要經常去做過于長遠的、無法掌控的展望,大腦多出來的思維空間和能量自然而然地就能把小步驟完成,距離大目标的實現也指日可待。
第三,練習冥想
科學家發現,密集的冥想練習可以迅速降低人體促炎性因子基因的表達,減少壓力和焦慮導緻的皮質醇分泌,使身體擺脫焦慮的傷害。
冥想的方式很簡單:靜坐,把注意力集中在緩慢的呼吸上,任由大腦裡的各種念頭來去而不做刻意的評判或抑制。每天一小時左右的冥想可以明顯減少焦慮。
第四,定期做有氧運動
這是自助減輕焦慮的最有效方法。有研究發現,耐力運動可以促進大腦釋放神經營養因子。在運動的時候,肌肉細胞會釋放鸢尾素,這種物質不僅可以促進脂肪的分解,幫助減重,還可以進入大腦,促進神經營養因子的表達。大腦當中的神經營養因子既可以提高認知能力,改善情緒,也可以減少焦慮症狀。
如果焦慮情緒影響了你的正常生活,請聯系我們。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