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娛樂

 > 18年北汽幻速s7

18年北汽幻速s7

娛樂 更新时间:2024-06-26 07:50:29

18年北汽幻速s7(北汽幻速S7首試柒個我上映中)1

撰文:林晉@新車評

在車型命名中,字母 數字的組合尤為常用,雖然中華文字博大精深,但是為每個新車型命名一個中文名字确實不容易。想想父母為孩子起名的時候,又要合算生辰八字,金木水火土五行缺啥忌啥,又要賦予寄望及寓意,真是一件燒腦的事。更何況那些多産的品牌,新車型推出的節奏快到難以置信,他們根據不同的車型類别、定位等級的高低來用字母 數字命名方式,有的甚至直接數字組合,更加簡單直接,比如說什麼510、530、560啊,搞到我也有點懵了。

車型以S 數字的命名組合的品牌有不少,撇除奧迪S運動系列外,自主品牌SUV車型尤其愛用。這也能理解的,SUV嘛,車名取“S”開頭無可厚非。剩下的數字常理就是代表等級劃分。自主SUV中,同名S7的也有不少,例如比亞迪、江淮、海馬,現在又來一個北汽幻速,以後具體講述某個車名還是要帶上姓氏為妥。

作為新生自主品牌的北汽幻速,短短4年間,旗下已有多款SUV,當中的S7是它們新推出的一款7座SUV,直接殺入競争頗為激烈的10萬元區間SUV市場,售價為7.88-11.58萬元。

模仿之後,有了家族化設計語言

18年北汽幻速s7(北汽幻速S7首試柒個我上映中)2

有了幻速S5之後,S7的外形可以順其自然,名正言順地打着家族化的設計語言進行下去。可能你會說,這不是在繼續模仿雷克薩斯的臉?的确雷車的神韻還是在的。對于中網設計,幻速S7同樣也是棱角分明,甚有攻擊性的味道。隻是車頭更寬了,比起幻速S5更為舒展開來,加入了滿天星的設計元素。

18年北汽幻速s7(北汽幻速S7首試柒個我上映中)3

前大燈組合以鹵素為主,隻有在頂配車型上才采用LED大燈光源,包括日間行車燈。尾燈部分,上方燈組為行車燈和刹車燈,而轉向燈位置安放在下方燈組,個人認為位置是偏低的,不利于後方車輛觀察。

18年北汽幻速s7(北汽幻速S7首試柒個我上映中)4

内飾采用雙色混搭,用上近期大熱的棕色搭配,比起傳統米色内飾會跳躍些,重要是對于塑料部件而言,用棕色比起米色、純黑更容易“遮醜遮瑕”,檔次不至于一眼看出破綻。幻速S7甚至在門壁闆、門把手上用上皮革材質,碰上軟軟的,手感不錯。整車的用料、做工、裝配工藝比以往的幻速車型都有長進。至于配置上,作為突出性價比的一張王牌,自主向來是慷慨解囊,幻速S7也不例外,真皮座椅、全景天窗、自動空調、定速續航、車道偏離預警、盲區監測、電子手刹、ESP、六安全氣囊、大屏幕車機互聯、行車記錄儀、360度影像等等。

有兩點是還有待優化的,一是儲物空間,二是USB插口數量。門壁闆上儲物是沒問題的,隻是在擋杆附近區域缺少随身物品(手機、錢包)的儲物空間,和隻有一個杯架。而中央扶手箱打開方式采用對開式的,深度尚算不錯,随身物品隻好放在這,内藏一個USB接口(全車僅有一個,并且扶手箱沒有預留走線位,閉合時會把USB線壓着),需要滿足更多的話,用戶隻能通過點煙器轉換USB插口了。

柒個我都能坐的下,第三排空間有驚喜

18年北汽幻速s7(北汽幻速S7首試柒個我上映中)5

定位為一台7座SUV,車身尺寸體型自然不能小,沒有那個存在感的話,一是保證不了車内駕乘人員空間,二是車身比例也不夠協調。幻速S7車長4800mm,寬1850mm,高1760mm,軸距2780,尺寸也不小了。

18年北汽幻速s7(北汽幻速S7首試柒個我上映中)6

18年北汽幻速s7(北汽幻速S7首試柒個我上映中)7

實際空間體驗,果然沒有令人失望,甚至有驚喜。加分點在于兩個地台“全平”,第二排地台全平、第二三排座椅放倒後尾廂地台全平。第二三排也安排了出風口,隻是第三排的出風口“控制權”安排在第二排進行開關以及風量調節,前排駕駛者是控制不了的,還有一點比較奇怪的是第三排出風口隻能出冷風,并不能出暖風。

18年北汽幻速s7(北汽幻速S7首試柒個我上映中)8

另外一個加分點,在座椅調節方面,二三排座椅靠背可調,隻是第二排靠背調節的扳手位于肩部而且調節時需要稍微用力。當第二排座椅調節至最前時,出入第三排尚算方便。可能也是為了方便進出,第二排座椅坐墊長度設計偏短,大腿承托力稍差,影響長途乘坐舒适性。

18年北汽幻速s7(北汽幻速S7首試柒個我上映中)9

7座SUV,第三排乘客空間才是重點,想不到幻速S7的第三排空間是有保證的并且也相當友好,以我174cm身高為例,乘客膝部不至于頂着第二排靠背,有餘量的。同時頭部空間不會頂頭,表現也不錯,乘客無需要卑躬屈膝,此時後面尾廂的深度還能倒着放一個登機箱。

用上8AT,看似高大上但非ZF也

18年北汽幻速s7(北汽幻速S7首試柒個我上映中)10

幻速S7動力系統采用了1.5T發動機搭載6速手動或8速自動變速箱。1.5T發動機最大功率:110kW/5500rpm,最大扭矩:220Nm/1800-4000rpm,相比幻速S6,功率沒變,扭矩上調了5Nm。單從輸出參數上看,幻速S7這個1.5T屬于自主SUV的第二陣營,比起江淮、比亞迪、榮威、長城要弱,和奇瑞、長安、東風風光等同屬一個梯隊。

按照目前自主SUV搭載的變速箱規格來看,幻速這個8AT是很高規格的。當然,這個8AT并不是ZF,而是出自國産盛瑞之手,此變速箱也搭載在陸風、衆泰、力帆等車型上,相比雙離合、6AT搭載普及程度,這個8AT屬于少數派,投放量自然不像愛信6AT那般供不應求。

幻速S7采用了8AT變速箱後,與1.5T匹配得怎樣,是大家關注的也是最感興趣,畢竟之前某些車上的盛瑞8AT體驗并不好,在換擋邏輯、時機上出了漏子,效果甚至還比自主雙離合還差。

就變速箱體驗而言,盛瑞8AT這次相當得體

18年北汽幻速s7(北汽幻速S7首試柒個我上映中)11

然而,來到幻速S7身上,對于8AT的使用其實是相當低調的,你看隔壁陸風X7,早早就把2.0T、8AT兩個标志貼在屁股上了公之于世。雖然廠家并無表明幻速S7是否采用了盛瑞的第二代8AT,但是就變速箱個體出來的效果是相當的好,讓我跌眼鏡了。平順性、換擋邏輯、怠速時擋位間的切換也是相當平滑的,沒有那種沖擊變速箱的動作。即使是擋位數多(8個擋位),到了每每需要換擋之時,不論升擋還是降擋的動作是相當得體,溫和的。比起我們長測那台長安CS95的愛信6AT零碎換擋動靜少很多。

為了找出破綻,特意用油門不停變節奏挑逗,變速箱也不發傻,擋位不亂跳。試駕過程中也特意留意不同的時速巡航時對應發動機的轉速,80km/h為1500rpm,100km/h為2000rpm,120km/h為2500rpm,這個8AT壓轉速的能力并不強。論體驗高級感,如果這個8AT和雙離合擺在面前,我會毫不猶豫選擇這個盛瑞8AT。

1.5T能不能再給力些?

18年北汽幻速s7(北汽幻速S7首試柒個我上映中)12

我反而覺得是北汽幻速的1.5T發動機是有點拖了盛瑞8AT的後腿,1.5T動力特性與之前幻速S6相似,頭中段是比較乏力的,綿綿的。如果使用手動變速箱,油離沒配合好,油門不多給的話,熄火幾率較高。現在配自動擋,去到轉速3000-4000rpm區間會有一些些動力湧現,但8AT再消耗一些動力,整體就沒有什麼“帶T”的感覺了,給人錯覺像是渦輪沒有賣力工作甚至消失了一樣,動力過于平淡。

不過在中高轉速區間,發動機的NVH會比幻速S6做得會到位些,聲響隔絕、震動傳遞等都優于幻速S6。當然中高轉時還是會發現這台發動機運作的粗糙感。對動力有需求的,隻好寄望2018年搭載的2.0T發動機會讓幻速S7有更佳的動力響應。

18年北汽幻速s7(北汽幻速S7首試柒個我上映中)13

雖然說發動機缺少運動細胞,但是來到底盤卻有那麼一點操控的味道。一條擁有12道拐的山路,發夾回頭彎一個緊接着一個。上山時更多是突出動力不足的弱勢,來到下山,動力不再是首要需求,才發現幻速S7對于彎道還是保留了操控體驗,SUV的體型,四輪卻支撐到位,側傾并不嚴重,底盤貼服性也不差,隻是面對坑窪缺少了韌性的質感,過彎是有信心的。有得必有失,可能為了兼顧車身的支撐性,懸挂頭段行程還是偏硬的,由此帶來原本在高速公路上看上去挺平坦的路面,卻傳遞出不少的路感和零碎震動進入車内,坐第二三排的乘客舒适性稍微打折扣。

同時轉向助力輕盈,雖談不上精準和溝通,回程下山的彎路還是讓幻速S7在我們面前露了一手。不過,原配的國産路航(LANDSAIL品牌)Trailblazer CLV2型号225/60R17輪胎,抓地性能真夠一般的,下山路段會讓人覺得輪胎過早限制了車輛的動态極限,難以盡興。

18年北汽幻速s7(北汽幻速S7首試柒個我上映中)14

總結:車名同名化不要緊,重要是産品力要有差異化。幻速S7,7座空間夠得體、配置夠齊全、外形設計嘛……見仁見智、機械素質尚欠火候,面對哈弗、長安、奇瑞、吉利等一派自主老手還顯稚嫩。對于北汽幻速而言,因為年輕,品牌與車型知名度并不高,借助SUV市場春風,一步一步推出SUV車型。來到幻速S7,從機械素質、做工用料、裝配工藝、用戶對配置喜好已經看到北汽幻速不斷在進步,因為年輕,允許有犯錯餘地,因為年輕,才有成長空間。

【幻速S7 1.5T 8AT首試印象】

突出優點:8AT完善性高;第二、三排乘坐空間好;配置齊全。

主要短闆:1.5T動力偏弱;原配輪胎抓地性能差;二手殘值可能不會高

【新車評推薦等級】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娛樂资讯推荐

热门娛樂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