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體育運動品牌目前已經形成了巨頭企業壟斷的局面。
安踏、李甯、耐克和阿迪等知名品牌幾乎将一些小品牌的生存空間無限壓縮。
這其中李甯曾計劃扶持一個子品牌來擴大市場份額。
甚至該品牌的銷量一度反超安踏和李甯本身。
它就是Kappa。
提起Kappa可能有的人還不是很清楚,但是一提“背靠背”這個牌子,多數人還是有印象的。
這個運動品牌一度是年輕人購買體育用品的首選品牌。
但這個隸屬于李甯的子品牌,最開始卻是源自意大利。
2002年,在意大利經營受阻的Kappa,被李甯買了回來。
當時的Kappa在意大利已經有了100年的經營曆史,以至于被中企收購的消息在當時還引發了一陣轟動。
不過在意大利發展不溫不火的Kappa,在中國市場,靠着李甯的運作,重新煥發了品牌的“第二春”。
李甯CEO之一的陳義紅主要負責Kappa的運作。
2004年,他一接手Kappa就開始親自帶隊去研究年輕人的穿衣喜好。
甚至當時46歲的他,硬是在年輕人聚集的酒吧裡呆了近一個月。
這期間他不斷通過問詢和觀察,來總結年輕人的穿衣風格。
同年他還在韓國認識了知名設計師洪宣杓。
看過他的服裝設計方案後,陳義紅直接拍闆給他189萬的年薪,請他來給Kappa設計衣服。
當時這個決定遭到了李甯高層的一直反對。
2004年,年薪189萬,别說是在李甯集團内,就是整個業内都沒有先例。
可陳義紅堅持這麼做了。
之後洪宣杓也沒有辜負他的期望,迅速讓Kappa成了年輕消費群體中獨立風潮的品牌。
2007年,Kappa在國内上市銷售,而巅峰時期是2010年。
當時Kappa在全國開了4000家實體店,不管是銷售額還是銷量,都遠超安踏和耐克。
甚至連自己的母品牌李甯都難以跟其抗衡。
以至于李甯的一位城市經理表示,“幸虧Kappa被李甯收購,不然李甯在市場中又多了一個強悍的競争敵手。”
但是Kappa在國内的發展之路也就是在那一年急轉直下。
2010年Kappa拒絕跟其他品牌一樣,選擇國潮風範,仍然繼續沿襲歐美時尚元素的設計風格。
以至于2011年Kappa就因為銷售額的下跌從頭部體育品牌的行列中除名。
2012年,為了回血,Kappa的經銷商們開始賣假貨,甚至質量較高的“真Kappa”,銷量反不如“假Kappa”。
同時,随着2010年全國運動鞋服産品庫存出現積壓,Kappa的銷量進一步下跌。
2012年6月,Kappa運營部透露,公司的庫存量達到了同行難以企及的高度,庫存金額增長率也突破了58%。
這意味着Kappa半數以上的商品都積壓在了庫房裡,随着潮流時尚風格的變化,這些商品都會“爛”在手裡。
而受影響最大的除了Kappa集團,還有旗下的大批經銷商。
曾經Kappa銷售好的時候,利潤率很高,所以經銷商們紛紛加盟開店。
甚至還有人說“賺錢就選Kappa,好賣。”
以至于在2009年的時候,南京一條街上出現了7家Kappa加盟店。
可是巨大的加盟商帶來了一個共同的問題,那就是需要龐大的庫存來做支撐。
前面也提到,随着銷售熱潮的消失,巨大的庫存一下子沒了銷路,虧損和危機随即到來。
2011年的12月,Kappa經過統計得知,全國門店已經關停了2581家。
而且集團的收入也猛降了36%。
這樣的成績别說是品牌第一行列,就連第二行列的成績标準也比Kappa高。
對此陳義紅決定削減經銷商的規模,以實現企業利潤的提升。
可這一決定的提出,直接導緻兩個最大的經銷商脫離Kappa體系,關停了800個實體店。
雖然遭受重創,但是Kappa并沒有徹底消失。
2021年的東京奧運會,以及今年的北京冬奧會,Kappa都參與了品牌代言和合作。
甚至冬奧會上,Kappa還專門給自己的誕生地意大利提供了代言。
但相比起如日中天的李甯和安踏,Kappa的代言似乎顯得沒有那麼亮眼。
曾經的Kappa靠着爆紅實現了高銷量,可是因為沒有抓住時尚元素和轉型策略,導緻一再落後。
未來Kappa還有希望重新回到中國體育品牌第一梯隊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