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别人看起來談戀愛那麼容易?
如果這僅僅是個感情問題,那我們或許可以很快得出一些老生常談的結論:
别人條件好,長得漂亮,别人性格開朗,戀愛技巧高明,再陰暗一點的,可以說别人養備胎,饑不擇食來者不拒等等。
然後,如果你也想脫單,你就照着你參考的那個“别人”去模仿就好了。
這樣做有沒有用?
有,但不是最優解。
那什麼是最優解?
最優解,是不要把脫單這個問題,僅僅當作一個感情問題來看。
先給大家看一張圖:
看不懂沒關系,隻需要先知道這個圖叫“理解層次模型”,是美國一個叫格雷戈裡貝特森的學者提出來的。
這位學者認為,我們面臨的很多問題都可以用這個模型來解釋,而且絕大多數人遇到問題,都會下意識地動用到這個模型當中的一部分。
通常情況下,大部分人隻會用到模型的下面三層。
還是拿脫單舉例。
為什麼别人脫單比你容易?
如果你下意識的反應是,别人的社交圈廣,自己身邊的異性都瞎了,不懂欣賞自己,ta是個渣男/綠茶,能蠱惑人心……
覺得問題都出在别人身上,屬于最底下那一層,停留于“環境”的理解層次。
把問題歸因于外部環境,也就是我講過最不可取的一種“受害者心态”。
這種心态,會讓我們除了抱怨,自憐,怨天尤人之外毫無作為。
再往上一層是什麼?
行為,也就是有所行動。
别人比我脫單容易,我就比别人更努力。
以前一個月都不一定能認識一個新的異性,現在支棱起來,每周至少認識一個。
以前我社恐,遇到喜歡的人不敢聊天,現在就逼自己臉皮厚一點,不僅要聊天,還要主動約他見面,甚至倒追……
改變行為,就是改變命運。
能從最底層到第二層,已經是非常大的進步了,我也認同,隻要你真的足夠努力,去認識10個,100個,500個男人,總得有一個是喜歡你的,你脫單就成功了。
這點上,我認識的一個相貌收入學曆情商都挺一般的男人,就掌握了精髓。
他上個月終于脫單了,而且進展飛快,打算年底結婚。
這個人用的是最笨的辦法,不斷去相親,但凡遇到有好感的女生就追,打直球式對人家好,噓寒問暖,表達想結婚的誠意。
被拒絕了,就再追下一個。
他堅持了多久?
一年半。
按照他的說法,追了11個女生,被拒絕了10次,最後這個追到手的,也花了三四個月。
……真就是隻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
但他最終還是成功了。
這完全能夠佐證努力是有用的,隻不過這個成功的效率……确實是不高。
怎麼提高效率?
再往上一層,提高能力。
老生常談的自我提升,你若盛開蝴蝶自來,自己足夠有魅力,都不需要追别人,别人會主動來追你。
這個道理大家都懂,不多展開了。
截止到這裡都沒什麼新鮮的内容,因為絕大多數人遇到問題,都會動用到這個認知模型的前三層。
要不然怪别人,怪外部環境,要不然在現有的基礎上做更多努力,提升自己。
再往上,還有更好的辦法嗎?
還真有。
能力層再往上,叫做“信念,價值”。
我為什麼要做這件事?它對我的價值是什麼?
有沒有覺得格局突然打開了……
這個想法看似沒什麼意義,但非常重要,因為隻有你知道了一件事對你的意義和價值,你才更容易找到正确的方法。
繼續說脫單。
同學們有沒有認真思考過,你為什麼想脫單?脫單對你來說意味着什麼?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我想脫單,是因為我年紀不小了,想快點結婚生孩子,那我就會認識到,隻要能讓我遇到“适婚男性”的途徑,我都願意嘗試。
我可以去相親,可以拜托朋友介紹,可以參加單身社交派對,我甚至可以在任何一個有陌生異性的場合,都去留意他是不是單身,是不是有結婚的可能……
這個描述可能有點誇張了,但思路上的确如此,你隻要有足夠堅定和明确的信念,周圍的一切都會圍繞着你的信念服務。
在這裡可能會有同學要問,如果我想脫單的信念太強大了,看誰都想着結婚,太恨嫁是不是也不好?
是的,所以我們需要再往上看一層,讓“身份”這個層級,來平衡“信念”。
所謂身份,就是“你是誰,你想成為什麼人”。
假設你想成為職場女精英,那麼你依然可以擁有脫單的信念,但同時你也會意識到,我要找的男人,至少不能阻礙我的職業夢想。
如果他大男子主義嚴重,認為女人就應該辭職在家帶孩子,就不是良配。
反過來,如果他能理解,甚至助力我的夢想,那我們多半很合适,我應該好好珍惜。
到這一層,不僅不影響你脫單的信念,還幫你提高了選中對的人的概率,看似收窄了你的一部分選擇,其實更高效。
換句話說,要是你脫單的困難不在于“沒人追”,而在于“總是遇到不合适的人”,可能問題就出在這一層——
你對自己身份的認知還不夠明晰,你的自我還不夠強大和堅定。
甚至我們還可以回過頭看看标題,為什麼有些看起來一般的人不缺男朋友?這個問題還會困擾到你嗎?
壓根不會了。
别人的“自我”和“身份”,本來就和你不一樣,你不需要羨慕人家,也不需要照搬人家。
别做南轅北轍的事。
最後,最高的一層叫做“精神”。
這層境界類似于“你與世界的關系”,要回答的是“你人生的意義是什麼,你能為這個世界做什麼”這一類深奧的話題。
在戀愛關系裡,它近似于“你認為自己能給另一半帶來什麼”,是一種利他的思維。
不知道同學們有沒有發現,到這裡,本質上是把前面幾個層級都融會貫通了——
當你想到你能為另一半做什麼的時候,自然就有了“身份”,有了自我。
你也會随之明确,你可以吸引什麼樣的人,你談戀愛的目的是什麼。
你更會有的放矢地去努力,去提高自己,去恰當的環境裡找到合适的人,積極地争取他。
一切都變得水到渠成。
這麼看下來,“脫單”不完全是戀愛問題,往深了想,它反映出來的是認知的差異。
拿這個認知模型來說,相當一部分(甚至可以說是絕大多數)人都在第一層打轉,少數人能爬到第三層,而再往上的每一層,都越來越難走。
提高認知,本來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至于我自己,坦白說我認為也就最多在前三層,還有很大的努力空間。
但我想多分享的一個點是,往前推十幾年,我也有過在第一層掙紮,沉迷于怨天尤人的階段,我能從抱怨别人進階到提升自己,有這麼一點經驗之談:
主動獲取新的知識,再去實踐中反複運用,直到認知水平得到提升。
什麼意思?
熟悉我的老讀者應該都知道,我剛讀大學那陣也被喜歡的人拒絕過,而且不止一次,那時候我也生氣,怪身邊的女生都太勢利,太膚淺,每天憤世嫉俗。
但後來我開始主動了解一些戀愛技巧,了解女性心理之後,就發現我原本的很多想法是錯的,我認為我追女生的時候是對她好,其實可能女生并不認同,她還覺得我在騷擾她。
我學到了很多之前不了解的,對女生好的方式之後,我立刻去實踐,用在心儀的人身上,結果發現确實有效,她開始接受我了。
這就是認知提升的過程——
我學到了新的觀念和方法,然後我在實踐中運用了它,并且取得成就,于是它替代了我思維裡原本的舊認知。
我的認知就叠代了,我也進步了。
獲取新知識 實踐運用,兩者缺一不可。
說穿了,也就是我們從小都知道的那句名言:
讀萬卷書,還要行萬裡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