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道德傳家,十代以上,耕讀傳家次之,詩書傳家又次之,富貴傳家,不過三代。”
然而,河南鞏縣的康氏家族卻延續了400餘年,
确切地說,康氏家族自第六代康紹敬于16世紀嘉靖年間,在康店村建立起第一家小店開始,截止到18代康庭蘭,中國土改運動開始為止,一共傳承12代,堪稱中國曆史上有記載以來最長壽的家族企業。
康氏家訓
康家崇尚耕讀,康家子弟都得到良好的教育。康家教育子孫的家訓是:
結交務存吃虧心,酬酢務存退讓心,
日用務存節儉心,操持務存感恩心,
願使人鄙我疾,勿使人防我詐也,
前人之愚,斷非後人之智所可及,
忠厚留有餘。
此家訓意在告誡康氏子孫,
在經商結交過程中勿求凡事有利于己,
要努力實現一定程度的利益平衡,
留餘于人,以保持商業關系的持續穩定;
日常交際中要懂得謙恭退讓,以保持人際關系的和諧;
要學會精打細算、勤儉持家;
家族子孫定要“施惠勿念,受恩莫忘”。
哪怕讓别人看不起自己的愚拙,也不能讓其處處提防自己的巧詐,立身行事。
“巧詐”固然可以欺人一時,謀一時之利益,但不會長久;
“拙誠”雖然短時間内可能會吃虧,卻可以取信于人,涵養操守,立穩人生與事業的根基。
短短70餘字中,蘊藏的卻是康百萬家族留餘忌盡、忠厚傳家的大智慧。
留餘匾
中華名匾之一的留餘匾,是康百萬莊園的鎮園之寶,《留餘匾》中寫道:
留有餘,不盡之巧以還造化;
留有餘,不盡之祿以還朝廷;
留有餘,不盡之财以還百姓;
留有餘,不盡之福以還子孫
……
臨事讓人一步,自有餘地;
臨财放寬一分,自有餘味。
174字的“留餘”匾是在教育子孫後代,不可窮盡一切利益歸己所有,而應臨事讓人一步,臨财放寬一分,保持人與社會、自然關系的和諧,懂得适可而止。
400多年來,在家訓的熏陶下,康家曆代子孫大多向上向善、勤奮好學,從而保持了家族的持續昌盛。
育人先正己,父母的言行永遠是孩子的榜樣,好的家教和門風,給孩子良好的成長環境,才能讓孩子有所為,走入社會才能有大作為,影響一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