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時令節》
楊蔭深 編著
上海辭書出版社
歲時令節,包括上古時期制定的二十四節氣和曆史形成的傳統節日。今天,在傳統文化雍容重返日常生活的香軟氣氛中,那些最容易激發城市人心底波瀾的題目,經過一番善意的打磨和抛光,被推到新的空間,賦予了時代精神,是邀約、召喚、啟迪,也是警醒、規勸、誡勉。農耕文明滋養後工業時代,城市文明禮拜農耕文明,需要合适的載體與通道。莊重而親切的儀式,容易接受、傳播。
初版于1945年的中國古典文學史家、民俗學家楊蔭深先生的《歲時令節》(“日常事物掌故叢書”,即“事物掌故叢談”之一)就是一本主要記述中國傳統節日風俗和儀式從古至今演變的民俗通俗讀物。《歲時令節》中既有傳承至今的如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等節日,也有一些失傳的節日如天贶節、十月朔等。在介紹這些傳統節日的風俗時,尤其詳細闡述了這些節日期間的飲食情況、奇聞逸事。這些闡述都有确切的來源和出處,對于了解和傳承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大有裨益,同時也可領略古人妙趣橫生的民間生活。
《歲時令節》(插圖校訂珍藏本)内頁實拍
正如《歲時節令》這本書裡精選展示的,還有寒食、浴佛、端午、七夕、中秋、重陽等節日。正是這些讓古人在稼穑之際獲得休憩、娛樂及寄托遇難成祥等願景的民俗活動,在我們進入互聯網時代後,被發掘整理出可以确定自己身份、并印鑒族群認同的價值,進而在強調親緣、增飾社交、促進商業、點亮時尚等義項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有些偃伏已久的傳統節日,比如上元、社日、上巳、浴佛、天贶、中元等,在遠鄉僻壤或鄰邦異域或有延續,那麼我們更有理由讓它們滿血複活,并融入時代的審美。古人對物候的描寫也是本書的華彩段落,如蟄蟲始振、魚涉負冰等,都可以當作《詩經》來品味;而鷹化為鸠、腐草為螢等戲劇性書寫,不妨當作《山海經》來意會,方可領悟上古神話般的豐沛元氣和奇谲想象力。
《歲時令節》(插圖校訂珍藏本)内頁實拍
離壬寅春節還不到一個月,由上海辭書出版社出版的全彩印《歲時令節》(插圖校訂珍藏本)終于與大家見面了。除了對書中所引古籍文字進行校訂外,錦上添花的是知名畫家澄子(趙澄襄)老師的繪畫、剪紙和篆刻名家潘爾方先生的甲骨文篆刻和肖形印,為這本書增添了更多的趣味和想象空間。這一紅一綠兩本袖珍的《歲時令節》其實是一樣的,不同的隻是封面顔色,桃紅柳綠,仿佛是男版女版,讀者可根據個人喜好和需要自由選擇。
《歲時令節》(插圖校訂珍藏本)實拍
除了作者楊蔭深的原序,《歲時令節》(插圖校訂珍藏本)還有美食家、作家沈嘉祿、女作家石磊分别作的新序導讀。為方便海内外讀者閱讀,對冷僻字夾注拼音,書名、篇名及目錄等則采用中英文對照。封面書名“歲時令節”四個字取自當年初版本封面上的美術字體,曆經七十多年歲月的浸潤,依然質樸典雅。
《歲時令節》(插圖校訂珍藏本)是值得購藏一冊作為旅途及枕邊之必備,又可延伸為熏陶下一代的有趣教材。當作新春佳節送給孩子的禮物,也是很有意義的。
作者簡介✦
楊蔭深(1908-1989) 編著
原名楊德恩,字澤夫,浙江鄞縣(今甯波市鄞州區)人。中國古典文學史家、民俗學家。上海市第二至第六屆政協委員。曾任中國俗文學會顧問,上海民間文藝家協會理事、顧問,上海辭書學會理事。曆任商務印書館、上海辭書出版社編審,《辭海》編委等職。民俗學方面主要著作有《日常事物掌故叢書》(1985年改稱《事物掌故叢談》)、《中國遊藝研究》、《中國民間文學概說》、《中國俗文學概論》等。
趙澄襄 繪畫、剪紙
筆名澄子、雅舍和風。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華文化促進會剪紙藝委會副主任,廣東省作家協會會員,汕頭畫院畫師。出版有個人畫集、剪紙集、散文集十餘種。
潘方爾 篆刻
十四歲受何樂之先生啟蒙,後拜著名文物鑒定家、篆刻名家王敦化先生為師,成為其關門弟子。在《西泠藝叢》《文化》《篆刻》等書刊中有文章、作品及專題介紹。著有《潘方爾篆刻印譜》與漫畫集多部。2019—2022年連續四年繪制《民俗掌故日曆》,入選國家新聞出版署“原動力”中國原創動漫出版扶持計劃。
資料:上海辭書出版社
編輯:徐諾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