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黑馬看到一個消息,蘋果将在iOS 16等系統中插入大量廣告,目标是将廣告收入至少提高3倍。
黑馬查了一下蘋果每年的廣告收入,大概是在40億美元左右,蘋果的目标至少是百億美元級别。
蘋果此前推出了「app 跟蹤透明度」政策,限制第三方App在iOS上投放廣告。
當時黑馬對于蘋果的這項舉動,曾以“創舉”來形容,蘋果竟然敢“犯天下之大韪”,公然對抗整個互聯網。
時至今日回過頭來看,當初想不明白的事情,如今也豁然開朗了,蘋果這是在推自己的廣告業務。
當時還是太年輕,不知道蘋果給予的“饋贈”,早已在暗地裡标好了價格。
想來也不奇怪。
2022年第二季度,蘋果實現營收 829.59億美元,其中蘋果iPhone收入為406.65億美元,占公司總收入的49.02%。
蘋果的收入,有近一半是iPhone貢獻的,一半雞蛋都往一個籃子裡裝,風險太大。
更大的風險還在于手機市場正在萎縮。
Strategy Analytics 發布報告稱,2022 年 Q2 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同比下降 7%,至 2.91 億部。
即便是中國市場,表現依然不如意,2022年二季度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出貨量6770萬部,同比下降14%。
雖然現在的iPhone,依舊是市場上的香饽饽,但大環境不行,縱然是蘋果,遲早有一天,iPhone的收入也會慢慢變少。
這是已經在發生的情況。
2021年第二季度,iPhone營收為497.38億美元,占公司總收入的55.5%,比今年第二季度的占比要高。
目前蘋果會在其 App Store、Apple News 和股票應用中插入廣告,近期還在 Apple TV 中植入了美職棒的廣告,之後還将在 App Store 加設廣告位。
慢慢的,你會在iOS裡看到更多廣告位。
讓黑馬感慨的還不是iOS上更多的廣告,而是連蘋果都覺得日子已經開始難過了,那對于國産手機而言,隻會更糟糕。
iPhone對于國産手機,依舊是屬于天花闆級别的存在,華為在高端市場上衰退的市場份額基本都被iPhone蠶食殆盡。
今年618京東銷量,蘋果 iPhone 13 憑借 282.43 萬台的成績遙遙領先,這個數字甚至是第二名 Redmi K50 八倍還要多(約 828%),差距實在是過于懸殊。
這還是已經發布了大半年之久的iPhone。
新一代iPhone 14也即将來襲,根據目前的消息,iPhone 14系列将是蘋果這幾年改變最大的新品。
新的“感歎号”外觀設計、iPhone有史以來最為強大的影像系統,還有A16,給足了用戶強烈的新鮮感。
對此,國産手機該如何應對?
性能被高通和聯發科把持,屏幕被三星控制,快充的升級也差不多到頂,留給國産手機的升級點所剩不多。
造成這種現象,原因我們已經讨論過許多,最為根本的原因是在于用買辦路線應對蘋果的自研路線,已經沒有任何優勢。
今年3月份,蘋果發布了iPhone SE3,在缺芯的2022年,蘋果大手筆的把A15芯片放在了最便宜的iPhone設備上。
這就是自研路線所帶來的話語權。
國産手機的買辦路線,的确很輕松,花錢就能組裝到一部體驗還不錯的機子,但你能花錢,其他廠商也能花錢,國産手機同質化現象就出來了。
更為糟糕的是,“同質化”背後,是國産手機核心競争力被上遊供應商把控,一旦上遊供應商擺爛,國産手機的競争力也會急劇下降。
去年的骁龍888再到今年的骁龍8 gen 1都已經驗證了這件事。
我不知道國産手機是否甘心核心競争力一直被别人把持,但是如今蘋果都已經選擇在系統裡加入各種廣告,手機廠商的日子愈發艱難,在這種情況之下,如果一直堅持“買辦”路線,日後留給國産手機的空間還有多少?
空間還是有吧,但也僅僅在中低端市場了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