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宋詞##生活,美景,古詩詞#
南歌子·黃州臘八日飲懷民小閣
【宋】蘇轼
衛霍元勳後,韋平外族賢。吹笙隻合在缑山。閑駕彩鸾歸去、趁新年。
烘暖燒香閣,輕寒浴佛天。他時一醉畫堂前。莫忘故人憔悴、老江邊。
賞析
這首詞反映出元豐年間,北宋朝政腐敗、官場黑暗、宦途險惡的現實,流露出詞人對黑暗現實的不滿,表達了對友人不幸遭遇的同情,以及對友人的關愛和希冀。
此詞的開端用“衛霍”“韋平”兩個典實稱美張懷民為元勳後裔,出身高貴。“吹笙隻合在缑山”,這是将友人張懷民比作缑山吹笙的仙人,應當有仙人般的自由生活,不應當遭此流放,享受不公正的待遇。“閑駕彩鸾歸去、趁新年”,這是作者對友人張懷民的祝願:願他能得到平反昭雪,盡快結束貶徙流放的生活,趕上新年,與家人團聚。換頭,“烘暖燒香閣,輕寒浴佛天”,迳點兩人聚會的時間、地點。香閣,即懷民小閣,浴佛天,即臘八日。室外輕寒,室内暖和,兩人聚飲融冶歡愉之情,可想而知。結尾三句,為酒後吐衷言:希望友人有朝一日,東山再起,飛黃騰達之時,不要忘記了我這個曾經與你患難與共,身遭厄運,憔悴不堪,老于長江邊上的“故人”。
全詞即興抒感,情真意切,如話家常,多用典故,寄慨遙深。整首《南歌子》充滿傷感情緒,似有哀怨。雖然對友人得以擺脫厄運表示祝賀,然而對自己的困厄感到憂傷。由于詩人曾因“烏台詩案”罹患大難,因此該詞頗為隐晦,表達了對時局的不滿情緒,詞尾自嘲憔悴蒼老,表達心中的郁悶,同時也描寫二人友情真笃,臨别贈詞,囑友莫忘患難之情,感情真摯,令人傷感。
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
【宋】陸遊
臘月風和意已春,時因散策過吾鄰。草煙漠漠柴門裡,牛迹重重野水濱。
多病所須惟藥物,差科未動是閑人。今朝佛粥交相饋,更覺江村節物新。
譯文
臘月的微風裡已經微微有了些許春意,因時而動拄着拐杖散步路過鄰家。 看到鄰家的柴門裡面炊煙袅袅,野外水邊耕牛的腳印重重疊疊。體弱多病需要的隻有藥物,沒有徭役征召所以賦閑在家。 今天鄰居送了我臘八粥,越發覺出江邊小村春的氣息。
賞析
這首詩寫于臘八節,這年詩人罷官回到家鄉,對于賦閑在家,他的心情是矛盾的,既對現實世界感到激憤不滿,又尚未完全意冷心灰,依然渴望東山再起。 首聯主要是寫天氣雖是隆冬臘月,但已露出些許春意,為下句寫自己外出散步做了鋪墊,以“風和”“意已春”襯托自己尚未完全意冷心灰,是正面襯托。
頸聯寫“多病所須唯藥物,差科未動是閑人”,意思是我身體不好需要的隻有藥物,沒有徭役征召所以賦閑在家。流露出年老多病、賦閑在家的無奈;結合尾聯“今朝佛粥更相饋,更覺江村節物新”,此處更有對自己年華漸老,卻一事無成的自嘲之情。這樣頸聯為尾聯寫精神面貌的轉折埋下了伏筆。
早在宋代,每逢臘八,東京開封各大寺院都要煮七寶五味粥,即“臘八粥”,所以“臘八粥”又稱“佛粥”。
“差科未動是閑人”語出韓愈《賽神》,“白布長衫紫領巾,差科未動是閑人”。“差科”指官府的徭役和賦稅。
作這首詩的時候陸遊四十歲左右,罷官回到家鄉,對于賦閑在家,他的心情是矛盾的,既對現實世界感到激憤不滿,又尚未完全意冷心灰,依然渴望東山再起。
冬天到了,春天還會遠嗎?在最寒冷的冬日,身體多病仕途不順的陸遊也處在自己人生的低谷,但他并不消沉,拄着拐杖閑适地路過鄰家,欣賞鄉村炊煙袅袅牛迹重重的素樸幽靜的生活圖景,喝着臘八粥,感受融融春意,也期盼自己人生的春天早點到來。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