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古人的名字号各是代表什麼

古人的名字号各是代表什麼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12 15:53:44

衆所周知,姓氏是代表人們血緣關系的符号。我們在日常使用中,常把它與名字連在一起,成為姓名。但在中國古代,除了姓名之外,那些文化人還喜歡給自己搞個“字”和“号”,《古人名字解诂》解釋:名以正體,字以表德,号以明志,齋室寄情。

古人的名字号各是代表什麼(古人姓名之外的)1

那麼,古人姓名之外的“字”和“号”具體都有哪些用處呢?

一、名

1.名原本不與姓氏連稱

《說文》解釋:“名,自命也。”在古代,“名”與“字”含義不同。“名”是用來代表一個人并區别于他人的正式文字符号。

早在遠古時期,我國的人名就形成了單名、雙名并存的格局,一直延續至今。在春秋以前,“名”是獨立存在的,一般不與姓或氏連稱。直到戰國時期,姓氏逐漸合并,姓、名連稱逐漸成為全社會的共同習慣。

2.為什麼姓在前、名在後?

中國古人的宗族觀念很深,姓氏代表人們的血緣關系,其地位自然要比代表個體的“名”重要多了。人們的“名”雖在出現時就單雙并存,但了解曆史的人會發現,在不同時代,單名、雙名的比例也明顯不同。

兩漢之前,人們的名以單名居多,比如劉備、項羽等都是單名。古代的中國人,曆來有一種“求偶”和“對稱”的心理,一個姓、一個名,正好是雙字結構,是偶數,又對稱,符合中國人心理。兩漢之後,雙名逐漸增多,後來更是在數量上超過了單名。其原因是漢朝行輩字派的出現和廣泛使用。行輩字派先是用來區分排行的,如伯、仲、叔、季和長、次、幼、少、元等;後來人們覺得父子之間也應該區分開,于是便有了字輩,以區别同族男子之間的輩分。

二、字

同輩之間不呼名,而稱字

什麼是字?《禮記·檀弓》記載:“幼名,冠字。始生三月而加名,故去幼名;年二十,有為人父之道,朋友等類不可複呼其名,故冠頂加字。”人們見面時或信函中多稱對方的字,而不直呼其名,以示尊重。

相對于男子的正式名字來說,“字”就是“名外之名”,是人在正式名字之外所起的名字。古人一般有兩種字,一是“小字”,一是“表字”。小字又稱“小名”、“乳名”、“奶名”,是一種昵稱,一般由父母來起,與乳名相對應的是學名。

表字即通常所謂的“字”。由于“名”的地位較尊貴,同輩人之間不能互相稱“名”。未成年時,同輩人之間可以互稱小字;成年以後,交際頻繁,會彼此稱呼對方的“表字”。不過,與小字不同的是,表字一般是男子成年後自己起的。

既然字是“名外之名”,那麼字與名之間有什麼聯系呢?《白虎通·姓名》記載:“聞名即知其字,聞字而知其名,蓋名與字相比附故。”古人的字與名有直接關系,即字和名至少有一個字相同,如李白字太白、孟浩然字浩然、孔安國字子國等。

另外一些人的字與号有對應關系,在字形、字音、字義上有相關性,如馬超字孟起、董羽字仲翔、張奚若字熙若……其中,在字義上有相關性最為常見。

三、号

取個什麼号,全憑個人愛好

《爾雅》記載:“号,呼也。”号是人的姓、氏、名、字之外的稱呼,由來已久,早在上古時期就有了。号産生時與氏的用法相似,常用作部族的标記或統治者個人的标記。後來,部族的标記演變為“國号”,統治者的标記演變成“後”、“王”、“帝”等,其中皇帝的尊号是個代表。比如,宋太祖趙匡胤的尊号是“應天廣運仁聖文武至德皇帝”。

帝王的号,除了尊号之外,一般還會有谥号、廟号和年号。谥号是帝王死後的稱号,一般有褒揚、同情、貶斥等類型,如文、武、明、成、孝、悼、莊、哀、懷、靈、炀、厲等;唐代以後,每個皇帝都有廟号,如唐太宗、宋太祖、明太祖等;年号是紀年的名稱,我國年号始自漢武帝,其年号為“建元”。

當然,号在出現時也是王公貴族專用的,直到漢代以後,民間才開始用号。魏晉南北朝時期,使用号的情況漸漸普遍,一般都是人們自己起的,如陶淵明自号“五柳先生”;到了唐宋時期,用号成了社會風氣,明清更是達到鼎盛,人們全憑個人愛好取号。

---

傳統文化那些事兒:微信排名第一的文化類自媒體公衆号,每天和你趣聊文曆史、中醫養生等傳統文化知識,偶爾也會噴點“重口味”内容,歡迎關注!

chuantongwh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