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易雲因為存在“有害信息”,被下架30天,已經下載的用戶不受影響。回想網易雲以前遭遇過的版權危機,縱觀所有的音樂APP,若是沒有為産權付費,似乎都是要走向絕路。
不知道還有沒有人記得那個藍色和銀白相見的播放器,天天動聽。作為塞班時代的寵兒,它可是一代優秀的手機音樂播放器,現在不少播放器都是傳承的天天動聽的優良創意。可換皮膚,界面簡潔美觀,可視化效果絢麗,曲庫也豐富,天天動聽是塞班時代的音樂王者。
但随着音樂版權被越來越多人重視,天天動聽逐漸失去了它的競争力,那時候取得版權不止是明碼标價買,那時候流行競價。一家小公司,在買版權的競争中,怎麼争得過騰訊QQ音樂,阿裡蝦米音樂和網易雲音樂,小公司一舉牌,大佬們就拼命加價了。
于是,天天動聽買不下版權,隻能回家删歌,一删才發現,大部分資源都沒了,一個音樂播放器沒歌,如同獵豹沒腿,跑不起來就會被自然淘汰,天天動聽,就隻能歸入阿裡,成為阿裡星球,像孤獨太空中一顆遙遠的恒星,發着光卻幾乎不能被人們看見。
天天動聽的隕落有它的必然,也有造化弄人。音樂版權可貴,但執着于版權真的對于音樂發展是好的嗎?當用戶對音樂失去廣泛支持的時候,音樂就如賣不出去的白菜,最終爛在地裡。我們有情懷去購買想聽的歌曲,是因為我們經曆了免費時代音樂傳唱大江南北帶給我們的感動,因為熟悉了,才想要去喜歡,去支持,新的一代音樂人的音樂都要付費,很少人去聽,歌曲也就很難被傳唱。周傑倫不是一個群衆基礎建立得好的典型例子?當歌曲因為版權問題不能傳遍大江南北,而是被某些利益集團阻隔在所謂會員當中。到底是時代的進步還是音樂的終結?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