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訊(記者 劉佳奇)運動品牌Nike近日推出多款新品,其中包括以環保材料制成的Space Hippie系列。Nike設計團隊表示,Space Hippie系列由“生産廢料”打造而成,從材料的選擇到生産再到包裝,每處細節都會考慮産品對環境的影響,将碳排放量降至很低。
圖/Nike官網截圖
用回收材料制作鞋類和服裝,Nike去年轉化10億個塑料瓶
Space Hippie系列共有4款鞋,每款鞋的鞋面運用了至少85%以上的rPoly面料。這種材質由回收塑料瓶和廢棄T恤與工廠剩餘紗線等廢料制成,制作技術由Nike Flyknit技術衍生而來,面料輕盈、有彈力,可以像襪子一樣貼合在腳上。
橡膠鞋底則運用了15%的Nike Grind材料,該材料以Nike現有産品和原始材料,經過調色、加工等程序循環再生而成。據悉,Nike約71%的鞋類和服裝産品都用到了Nike Grind材料。
如今,廢棄物已經成為Nike運動鞋的重要原材料。Nike發布的《Nike影響力報告》顯示,99.9%的Nike鞋類産品在制造過程中産生的廢料,均實現了再利用。
另外,2019年Nike将超過10億個塑料瓶轉化為了可再生材料,制作鞋類和服裝。自2010年以來,Nike已累計轉化了從垃圾填埋場等地回收來的超過75億個塑料瓶。Nike運動鞋比較常見的Flyknit面料,其原料紗線中的聚酯纖維便來自于回收的廢棄塑料瓶。一些球衣也會用到回收聚酯纖維,Nike為NBA制作的2017-2018賽季球衣,每件使用了20個塑料瓶。
圖/Nike官網截圖
之所以如此重視環境保護,除了承擔企業的公益責任之外,Nike這些舉措更大的意義在于向消費者展示一個健康積極的品牌形象。近年來,時尚行業繁榮發展的同時,也成為了污染最嚴重的行業之一,僅次于石油業。從原料獲取、染色、制作,到物流運輸、舊衣處理,時尚行業運轉的過程中産生了大量的廢水、碳排放和資源浪費。這讓很多時尚品牌站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不得不紛紛推出相應的環保舉措,于是可持續時尚成了時尚行業最重要的趨勢之一。
推出完全可回收的運動鞋,adidas想終止“廢棄物”概念
運動鞋品牌在環保材料的創新方面有很大優勢,尤其是塑料的回收再利用。除Nike之外,adidas在2018年曾宣布,計劃到2024年完全使用再生塑料代替全新塑料。之所以該計劃需要幾年時間過渡,是因為再生塑料的成本要比全新塑料高出10%-20%,不過随着技術逐漸成熟,成本的影響會越來越小。2018年,adidas銷售的單品中有50%使用了再生塑料,其中的聚酯纖維成分因重量輕、速幹等特點被用于生産運動T恤和運動鞋等。
在adidas産品中,比較常見的環保面料是Parley Ocean Plastic,其原料是從海灘、偏遠島嶼和沿海社區回收的塑料廢物,adidas标有Parley的系列均使用了該材料。2016年,adidas就推出了首款使用該面料制成的鞋,後來還用這一面料為皇家馬德裡和拜仁慕尼黑球隊制作隊服。此外,以可持續為主題adidas by Stella McCartney産品線,也大量運用了該面料。
圖/adidas官網截圖
2019年,adidas還推出了一款完全可回收的運動鞋——Futurecraft Loop。adidas稱該款運動鞋“重制而生”,消費者隻需将它交還給adidas進行分解和再造,即可獲得一雙新的運動鞋。通常情況下,運動鞋内包含了複雜的混合材料和黏合劑,導緻了它不能完全被循環再利用。adidas表示,Futurecraft Loop的每個部件都是由可再利用的TPU材料制成,并通過一種無膠水技術,将原材料紡成紗線、進行編織、固定成型并熔接在鞋上,使得該款鞋可以完全被分解利用。
完全可回收的産品似乎成了adidas的長期環保目标,adidas負責全球品牌的執行董事會成員Eric Liedtke表示:“未來,我們的使命将是終止‘廢棄物’這個概念,改善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我們懷抱着這樣一個夢想,希望你可以不斷重複地穿着同一雙鞋。”
事實上,不隻是Nike和adidas兩個品牌,其他運動品牌在可持續方面的表現也很積極。 Puma近日與支持貧困社群的回收組織First Mile共同推出了可持續系列單品,大量運用了廢棄塑料瓶作為原料;Converse曾推出Renew Denim系列,以回收牛仔褲作為鞋面材料;Reebok推出了用植物制作的運動鞋,采用桉樹、藻類泡沫橡膠等作為原材料;還有Allbirds、Rothy's等新興的鞋履品牌,也以可持續時尚為品牌理念進行産品的設計和創新。
圖/Allbirds官網截圖
據全球時尚搜索平台Lyst發布的報告,2020年年初,消費者有關可持續時尚的搜索量同比增長75%,有關可持續和回收運動鞋的搜索量也在不斷增長,一些環保紗線的搜索量同比增長了一倍。Lyst預計,2020年可持續時尚概念将繼續升溫。
與此同時,運動品牌會面臨更多來自環保方面的壓力,現在品牌的解決方案很大程度是從可回收材料上入手,而染色用水、材料加工、物流運輸、産品包裝等環節仍然會導緻不可忽視的環境問題,未來的可持續之路依舊任重而道遠。
新京報記者 劉佳奇
編輯 李铮 校對 王心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