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性問題往往背景複雜,涉及知識廣泛,是中考數學中的一類常見的綜合性問題.這類問題不僅僅考查學生應用知識的能力,還對學生在不同情境中提取信息、作圖、分析、設計方案的能力有較高的要求。對于點的存在性問題經常在函數型和幾何型壓軸題中出現,探讨是否存在點,使其滿足某種特殊關系或圖形狀态的問題.常以函數為背景,結合動點、動線,考查分類、畫圖、建等式計算。
A.問題探究:
1. 已知線段AB=2,借助三角闆畫△ABP ,使∠APB=90°,并思考下列問題:
(1)你能畫出滿足條件的三角形嗎?
(2)這樣的三角形能畫多少個?
(3)滿足條件的P點有什麼特點?
(4)你能畫出所有滿足條件的P點嗎?
簡析:因為直徑所對的圓周角等于90°,因此這樣的點P不僅能找到,而且可以畫出無數個,它們都集中在以AB為直徑的圓上(A、B兩點除外)。其實看起來較為複雜的問題,一個"圓"就可以圓滿解決。動态演繹如下:
2.已知線段AB=2,借助三角闆畫△ABP , 使 ∠APB=60°, 并思考下列問題:
(1)你能畫出滿足條件的三角形嗎?
(2) 這樣的三角形能畫多少個?
(3) 滿足條件的P點有什麼特點?
類比後,我們利用"圓"也可以解決這個的問題。因為同弧所對的圓周角相等,所以滿足條件的點P集中在"以AB為弦,其所對的圓周角等于60°的兩段弧上"。動态演繹如下:
B.建立模型:
通過以上兩個例子,我們可以得到這樣的知識點: 定邊、"定角"圓上找。
具體來說: 當邊長一定,其所對角度也一定時,該角頂點在兩段弧上。動态演繹如下:
C.典型問題舉例
類型1 确定存在點可能情形,求解涉及特殊角的有關量
例1.如圖,矩形ABCD中,AB=6,AD=4√3,點E是BC的中點,點F在AB上,FB=2,P是矩形上一動點.若點P從點F出發,沿F→A→D→C的路線運動,當∠FPE=30°時,FP的長為_____
【分析】如圖,連接DF,AE,DE,取DF的中點O,連接OA、OE.以O為圓心畫⊙O交CD于P₃.隻要證明∠EP₁F=∠FP₂F=∠FP₃E=30°,即可推出FP₁=4,FP₂=8,FP₃=4√3解決問題.
【解答】如圖,連接DF,AE,DE,取DF的中點O,連接OA、OE.以O為圓心畫⊙O交CD于P₃.
∵四邊形ABCD是矩形,∴∠BAD=∠B=90°,
∵BF=2,BE=2√3,AF=4,AD=4√3,
∴tan∠FEB=tan∠ADF=√3/3,∴∠ADF=∠FEB=30°,
易知EF=OF=OD=4,∴△OEF是等邊三角形,
∴∠EP₁F=∠FP₂F=∠FP₃E=30°,∴FP₁=4,FP₂=8,FP₂=4√3,
故答案為4或8或4√3.
【點評】本題考查矩形的性質、銳角三角函數、圓的有關知識、等邊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質等知識,解題的關鍵是學會添加常用輔助線,構造特殊三角形解決問題,屬于中考填空題中的壓軸題.
例2.問題探究
(1)如圖①,在矩形ABCD中,AB=3,BC=4,如果BC邊上存在點P,使△APD為等腰三角形,那麼請畫出滿足條件的一個等腰三角形△APD,并求出此時BP的長;
(2)如圖②,在△ABC中,∠ABC=60°,BC=12,AD是BC邊上的高,E、F分别為邊AB、AC的中點,當AD=6時,BC邊上存在一點Q,使∠EQF=90°,求此時BQ的長;
問題解決
(3)有一山莊,它的平面圖為如圖③的五邊形ABCDE,山莊保衛人員想在線段CD上選一點M安裝監控裝置,用來監視邊AB,現隻要使∠AMB大約為60°,就可以讓監控裝置的效果達到最佳,已知∠A=∠E=∠D=90°,AB=270m,AE=400m,ED=285m,CD=340m,問在線段CD上是否存在點M,使∠AMB=60°?若存在,請求出符合條件的DM的長,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分析】(1)由于△PAD是等腰三角形,底邊不定,需三種情況讨論,運用三角形全等、矩形的性質、勾股定理等知識即可解決問題.
(2)以EF為直徑作⊙O,易證⊙O與BC相切,從而得到符合條件的點Q唯一,然後通過添加輔助線,借助于正方形、特殊角的三角函數值等知識即可求出BQ長.
(3)要滿足∠AMB=60°,可構造以AB為邊的等邊三角形的外接圓,該圓與線段CD的交點就是滿足條件的點,然後借助于等邊三角形的性質、特殊角的三角函數值等知識,就可算出符合條件的DM長.
【解答】(1)①作AD的垂直平分線交BC于點P,如圖①,則PA=PD.
∴△PAD是等腰三角形.
∵四邊形ABCD是矩形,∴AB=DC,∠B=∠C=90°.
∵PA=PD,AB=DC,
∴Rt△ABP≌Rt△DCP(HL).∴BP=CP.
∵BC=4,∴BP=CP=2.
②以點D為圓心,AD為半徑畫弧,交BC于點P′,如圖①,
則DA=DP′.∴△P′AD是等腰三角形.
∵四邊形ABCD是矩形,∴AD=BC,AB=DC,∠C=90°.
∵AB=3,BC=4,∴DC=3,DP′=4.
∴由勾股定理可求得CP′=√7.∴BP′=4﹣√7.
③點A為圓心,AD為半徑畫弧,交BC于點P″,如圖①,則AD=AP″.
∴△P″AD是等腰三角形.同理可得:BP″=√7.
綜上所述:在等腰三角形△ADP中,若PA=PD,則BP=2;
若DP=DA,則BP=4﹣√7;若AP=AD,則BP=√7.
(2)∵E、F分别為邊AB、AC的中點,∴EF∥BC,EF=1/2BC.
∵BC=12,∴EF=6.
以EF為直徑作⊙O,過點O作OQ⊥BC,垂足為Q,連接EQ、FQ,如圖②.∵AD⊥BC,AD=6,∴EF與BC之間的距離為3.
∴OQ=3∴OQ=OE=3.∴⊙O與BC相切,切點為Q.
∵EF為⊙O的直徑,∴∠EQF=90°.
過點E作EG⊥BC,垂足為G,如圖②.
∵EG⊥BC,OQ⊥BC,∴EG∥OQ.
∵EO∥GQ,EG∥OQ,∠EGQ=90°,OE=OQ,∴四邊形OEGQ是正方形.
∴GQ=EO=3,EG=OQ=3.
∵∠B=60°,∠EGB=90°,EG=3,
∴BG=√3.∴BQ=GQ BG=3 √3.∴當∠EQF=90°時,BQ的長為3 √3.
(3)在線段CD上存在點M,使∠AMB=60°.
理由如下:
以AB為邊,在AB的右側作等邊三角形ABG,作GP⊥AB,垂足為P,作AK⊥BG,垂足為K.設GP與AK交于點O,以點O為圓心,OA為半徑作⊙O,
過點O作OH⊥CD,垂足為H,如圖③.則⊙O是△ABG的外接圓,
∵△ABG是等邊三角形,GP⊥AB,∴AP=PB=1/2AB.
∵AB=270,∴AP=135.
∵ED=285,∴OH=285﹣135=150.
∵△ABG是等邊三角形,AK⊥BG,∴∠BAK=∠GAK=30°.
∴OP=AP•tan30°=135×√3/3=45√3.∴OA=2OP=90√3.
∴OH<OA.∴⊙O與CD相交,設交點為M,連接MA、MB,如圖③.
∴∠AMB=∠AGB=60°,OM=OA=90√3.
∵OH⊥CD,OH=150,OM=90√3,
∴由勾股定理可求得HM=30√2.
∵AE=400,OP=45√3,∴DH=400﹣45√3.
若點M在點H的左邊,則DM=DH HM=400﹣45√3 30√2.
∵400﹣45√3 30√2>340,∴DM>CD.∴點M不在線段CD上,應舍去.
若點M在點H的右邊,則DM=DH﹣HM=400﹣45√3﹣30√2.
∵400﹣45√3﹣30√2<340,∴DM<CD.∴點M在線段CD上.
綜上所述:在線段CD上存在唯一的點M,使∠AMB=60°,
此時DM的長為(400﹣45√3﹣30√2)米.
【點評】本題考查了垂直平分線的性質、矩形的性質、等邊三角形的性質、正方形的判定與性質、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圓周角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線定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與性質、勾股定理、特殊角的三角函數值等知識,考查了操作、探究等能力,綜合性非常強.而構造等邊三角形及其外接圓是解決本題的關鍵.
類型2 确定存在點可能情形,求解涉及特殊角的最值量
例3.【操作體驗】
如圖①,已知線段AB和直線l,用直尺和圓規在l上作出所有的點P,使得∠APB=30°,如圖②,小明的作圖方法如下:
第一步:分别以點A,B為圓心,AB長為半徑作弧,兩弧在AB上方交于點O;
第二步:連接OA,OB;
第三步:以O為圓心,OA長為半徑作⊙O,交l于P1,P2;
所以圖中P1,P2即為所求的點.
(1)在圖②中,連接P₁A,P₁B,說明∠AP₁B=30°;
【方法遷移】
(2)如圖③,用直尺和圓規在矩形ABCD内作出所有的點P,使得∠BPC=45°,(不寫做法,保留作圖痕迹).
【深入探究】
(3)已知矩形ABCD,BC=2.AB=m,P為AD邊上的點,若滿足∠BPC=45°的點P恰有兩個,則m的取值範圍為______ .
(4)已知矩形ABCD,AB=3,BC=2,P為矩形ABCD内一點,且∠BPC=135°,若點P繞點A逆時針旋轉90°到點Q,則PQ的最小值為_______ .
【分析】(1)先根據等邊三角形得:∠AOB=60°,則根據圓周角定理可得:∠AP1B=30°;
(2)先作等腰直角三角形BEC、BFC,再作△EBC的外接圓,可得圓心角∠BOC=90°,則弧BC所對的圓周角都是45°;
(3)先确定⊙O,根據同弧所對的圓周角相等可得AD在四邊形GEFH内部時符合條件;
(4)先确定⊙O,根據圓周角定理正确畫出∠BPC=135°,利用勾股定理求OF的長,知道A、P、O在同一直線上時,AP最小,則PQ的值最小,求AE的長,即是AP的長,可得PQ的最小值.
【解答】(1)∵OA=OB=AB,∴△OAB是等邊三角形,∴∠AOB=60°,
由圖②得:∠AP1B=1/2∠AOB=30°;
(2)如圖③,①以B、C為圓心,以BC為半徑作圓,交AB、DC于E、F,
②作BC的中垂線,連接EC,交于O,
③以O為圓心,OE為半徑作圓,
則上所有的點(不包括E、F兩點)即為所求;
(3)如圖④,同理作⊙O,
∵BE=BC=2,∴CE=2√2,∴⊙O的半徑為√2,即OE=OG=√2,
∵OG⊥EF,∴EH=1,∴OH=1,∴GH=√2﹣1,∴BE≤AD<MN,
∴2≤m<2 √2﹣1,即2≤m<√2 1,
故答案為:2≤m<√2 1;
(4)如圖⑤,構建⊙O,使∠COB=90°,在優弧BC上取一點H,則∠CHB=45°∴∠CPB=135°,由旋轉得:△APQ是等腰直角三角形,∴PQ=√2AP,
∴PQ取最小值時,就是AP取最小值,
當P與E重合時,即A、P、O在同一直線上時,AP最小,則PQ的值最小,
在Rt△AFO中,AF=1,OF=3 1=4,
∴由勾股定理可求得AO=√17,∴AE=√17﹣√2=AP,
∴PQ=√2AP=√2(√17﹣√2)=√34﹣2.故答案為:√34﹣2.
【點評】本題是圓的綜合題,也是閱讀材料問題,運用類比的思想依次解決問題,本題熟練掌握圓周角定理是關鍵,是一道不錯的幾何壓軸題.
例4.問題提出
(1)如圖①,在矩形ABCD中,AB=2AD,E為CD的中點,則∠AEB_____∠ACB(填">""<""=");
問題探究
(2)如圖②,在正方形ABCD中,P為CD邊上的一個動點,當點P位于何處時,∠APB最大?并說明理由;
問題解決
(3)如圖③,在一幢大樓AD上裝有一塊矩形廣告牌,其側面上、下邊沿相距6米(即AB=6米),下邊沿到地面的距離BD=11.6米.如果小剛的睛睛距離地面的高度EF為1.6米,他從遠處正對廣告牌走近時,在P處看廣告效果最好(視角最大),請你在圖③中找到點P的位置,并計算此時小剛與大樓AD之間的距離.
【分析】(1)過點E作EF⊥AB于點F,由矩形的性質和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得到:△AE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易證∠AEB=90°,而∠ACB<90°,由此可以比較∠AEB與∠ACB的大小.
(2)當點P位于CD的中點時,利用外角性質解答即可;
(3)過點E作CE∥DF交AD于點C,作線段AB的垂直平分線,垂足為點Q,并在垂直平分線上取點O,使OA=CQ,根據線段之間的關系解答即可.
【解答】(1)∠AEB>∠ACB,理由如下:
如圖1,過點E作EF⊥AB于點F,
∵在矩形ABCD中,AB=2AD,E為CD中點,∴四邊形ADEF是正方形,
∴∠AEF=45°,同理,∠BEF=45°,∴∠AEB=90°.
而在直角△ABC中,∠ABC=90°,∴∠ACB<90°,∴∠AEB>∠ACB.
故答案為:>;
(2)當點P位于CD的中點時,∠APB最大,理由如下:
假設P為CD的中點,如圖2,作△APB的外接圓⊙O,則此時CD切⊙O于點P,
在CD上取任意異于P點的點E,連接AE,與⊙O交于點F,連接BE,BF,
∵∠AFB是△EFB的外角,∴∠AFB>∠AEB,
∵∠AFB=∠APB,∴∠APB>∠AEB,故點P位于CD的中點時,∠APB最大:
(3)如圖3,過點E作CE∥DF交AD于點C,作線段AB的垂直平分線,垂足為點Q,并在垂直平分線上取點O,使OA=CQ,
以點O為圓心,OA長為半徑作圓,則⊙O切CE于點G,連接OG,并延長交DF于點P,此時點P即為小剛所站的位置.
【點評】此題考查四邊形綜合題,關鍵是根據正方形的性質和三角形外角的性質解答.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