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物喪志是什麼含義?“玩物喪志”語出《尚書·旅獒》,常用來指醉心于玩賞某些事物或迷戀于一些有害的事情,就會喪失積極進取的志氣,好似“玩物”和“喪志”有着必然的因果聯系事實上,每種事物和現象都是對立統一的,發展是按所謂螺旋式而不是按直線式進行的,“玩物”可能“喪志”,也可以“養志”古往今來,正反兩方面的例子不勝枚舉,足見“玩物”帶來的結局有好壞之分,而不是絕對的壞事連連,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玩物喪志是什麼含義?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玩物喪志”語出《尚書·旅獒》,常用來指醉心于玩賞某些事物或迷戀于一些有害的事情,就會喪失積極進取的志氣,好似“玩物”和“喪志”有着必然的因果聯系。事實上,每種事物和現象都是對立統一的,發展是按所謂螺旋式而不是按直線式進行的,“玩物”可能“喪志”,也可以“養志”。古往今來,正反兩方面的例子不勝枚舉,足見“玩物”帶來的結局有好壞之分,而不是絕對的壞事連連。
這樣講,不是要颠覆“玩物喪志”的本意。仔細研讀“玩物喪志”的由來,不難發現,在當時的曆史條件下,這句話另有深意。封建社會中,權力最大、責任最重的是帝王,其一舉一動都會引發朝野的震動。古語雲,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楚王好細腰,宮女多餓死”的故事把這句話诠釋得真真切切。對帝王而言,即使是正當的興趣愛好亦應有所節制,不可無度。屬于亡國之君者,大都縱情于聲色,或者沉醉于藝術和工藝,終至不理國事,禍國殃民。
譬如,南唐李後主擅長填詞調律,宋徽宗擅長書法繪畫,論藝術成就都是千古不朽,卻淪為亡國昏君,發人深省。還有些亡國之君,耽于工藝技術,雖有傑出成就,卻荒廢國事。比較典型的,還有元順帝與明嘉宗。《元史·順帝紀》中記載,元順帝會自制宮漏(古時計時報時的機器),又會制造龍船,“其精巧絕出,人謂前代所鮮有”。《庚申外史》中記載,元順帝還善于建房造園,從設計、施工到裝修,乃至最基本的木工技藝都很娴熟、高超,令人拍案叫絕。史載,明熹宗時,外有金兵侵擾,内有明末起義,正是國難當頭,内憂外患的時期。明熹宗卻不務正業,不聽先賢教誨去“祖法堯舜,憲章文武”,而是對木匠活有着濃厚的興趣,整天與斧子、鋸子、刨子打交道,隻知道制作木器,蓋小宮殿,将國家大事抛在腦後不顧,成了名副其實的“木匠皇帝”。
這幾個帝王若不是皇帝,而是尋常百姓,可以充分享受自己的愛好,從事文藝或工藝工作,一般來講既不會誤身,更不會禍國,反而能揚名立萬,成就一番事業,造福社會。魔術大師劉謙,七歲時的一次偶遇,讓他愛上了魔術,并且一發不可收拾,整天癡迷于魔術。由于愛玩魔術,不斷鑽研魔術知識及技巧,創立了魔術的新天地。微軟公司總裁,比爾·蓋茨,小時候特别喜歡玩電腦,在玩中愛上了電腦編程,潛心研究,白手起家,最終成了世界首富。泡泡網首席執行總裁李想,中學六年把所有的業餘時間都給了計算機和互聯網,玩出了大名堂。由此足見,在不同的人身上,“玩物”具有兩面性,關鍵是什麼人、怎麼玩,玩出了什麼。如果能玩出事業,玩出成就,則善莫大焉。
無論如何,“玩物”要把握好度,否則便會“過猶不及”。正如《大學》中所謂:“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人的時間、精力畢竟有限,短于此,則長于彼,“玩物”得當,可以調節精氣神,于生活、工作、學習大有裨益,于職業、事業大有幫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