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為孩子創造優越感

為孩子創造優越感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30 05:10:23

小編有一個朋友蘭蘭,蘭蘭家裡的條件非常好,因為家庭物質條件的優越,蘭蘭給她的孩子果果所有的一切都是最好的,希望果果可以在一個好的物質條件裡生活與學習,家裡的長輩也都是一味的滿足孩子的全部需求。

但是最近蘭蘭發現果果的優越感很強,總是喜歡拿自己與其他人做攀比,蘭蘭每次接孩子放學時,果果看到同學家開的車很差時就一定會趁機表現自己一番,說自己家的車很大很舒服,不像别人家的車小而且坐的不舒服。

而且蘭蘭又一次發現,一旦果果遇到了比自己家的條件更好的同學,他就會顯得非常自卑,不敢正視其他的同學,之後就會在車上和蘭蘭說:“咱們家為什麼不能買一個好點的車,你看小智家的車多好啊!”

為孩子創造優越感(優越感就像是雙刃劍)1

蘭蘭對他教育道:“我們不應該和其他人攀比啊。”果果沖蘭蘭吼道:“不是說要給我最優質的生活嗎?這點兒都不能滿足我!”果果這種幾乎病态的性格讓蘭蘭不知所措并對孩子非常擔心,但她卻不知道應該怎麼和果果說。

生活中有很多像蘭蘭一樣的家長,想要給孩子好的物質生活條件,但孩子卻因為這種家長給予的好的條件而産生“優越感”,造就了孩子病态的性格,學會了與他人攀比,養成了自負與自卑的心理疾病。

家長給孩子最好的物質條件并沒有錯,但孩子産生的“優越感”就像是一把雙刃劍,他能幫助孩子前進,也可以把孩子推向深淵。

“優越感”是什麼,孩子又如何産生的?

1. 什麼是優越感

優越感指顯示蔑視或自負的性質或狀态,是一種自我意識。大多數人都會不同程度地擁有某種優越感,比方說職業優越感,長相上的優越感,家庭條件上的優越感等,自以為在生理方面、心理方面以及其他方面長于别人、強于别人的心理狀态。

具有優越感的人,常常容易以不适當的方式表現出這種心理狀态,說白了就是用自己的優勢來找對方軟肋來攻擊他人。

為孩子創造優越感(優越感就像是雙刃劍)2

2. 孩子如何産生的優越感

孩子優越感的形成有很多方面,一種就是自身性格,家長在孩子小的時候忽視了對孩子的性格方面的培養,使孩子養成了陋習,使優越感體現在了與他人攀比,嫉妒的方面;

還有就是受父母的影響,家長不懂得給予孩子好的條件也是有一定的方式而言的,隻是一味地給孩子最好的物質條件,造就了孩子的優越感,使孩子産生了自負的心理;

再就是同學之間的相互比較,最明顯的就是物質上的攀比。當孩子看見了其他同學有了他沒有的東西就會和家長索取,要讓自己比其他人優越,更甚者不僅要有還要比其他人的更好,才能體現出自己的優越感,滿足自己的虛榮心。

當家長給了孩子想要的東西,這并不能讓孩子得到他們的滿足,反而會滋長孩子的自負感,會變本加厲索要更多來與他人攀比。

優越感過強,這對孩子會産生什麼負面影響?

1. 非常渴望别人得贊賞,幾乎病态

在家長給予孩子越來越好的物質條件時,孩子的優越感也越來越強,這會使孩子非常渴望得到其他人的贊賞,自負心理越來越強。

如果孩子沒有得到别人的稱贊與贊賞,那麼孩子就會變得非常暴躁,更嚴重的就會與其他人發生強烈的争執。孩子優越感過強,可能會導緻孩子不敢面對他人的漠視,會過分追求盡善盡美。

但實際上人生本就不是一帆風順的,如果過分追求别人的贊賞,可能會因為現實與理想的落差而一蹶不振,甚至有患上抑郁症的風險。

這種過分的執拗,幾乎是病态,這不僅讓孩子性格出現問題,而且也會使孩子與其他人難以正常相處。

2. 導緻嫉妒心很強

過度的優越感,會導緻孩子的嫉妒心變強。當孩子見到其他人有而自己沒有的東西時,便會産生嫉妒,并一定要使自己有才能維持住孩子内心過分的優越感。這就使孩子對家長的需求越來越大,内心的自負感也越來越強,同時會激起孩子的嫉妒心越來越強烈。孩子會逐漸喪失對自己的自信心,覺得什麼都不如人家。開始怨恨家長給不了他想要的生活。

為孩子創造優越感(優越感就像是雙刃劍)3

3. 無法承受被超越的挫敗感

挫敗感就是受到挫折以後的一種失落感。孩子的個人要求因為被其他人超越得不到滿足,那麼人際溝通受到阻滞,緻使成就感、優越感蕩然無存,挫折感便油然而生。

因此會出現消極的情緒,心灰意冷,萬念俱灰、悲觀、憂郁,甚至還會出現攻擊性行為。優越感越來越強,随之而來的就會變得越來越無法承受被其他人超越的挫敗感,最後就會造成心理疾病。

4. 很不受朋友歡迎,甚至被厭惡

優越感過強就會使孩子經常性的來表現自己,表現出自己對其他人的鄙夷,傷及他人的自尊心來表現自己的優越。這種行為不會受朋友的歡迎,甚至會被朋友厭惡,當孩子為了突顯出自己的優越感而過分表現,無疑在朋友面前突顯出了自己性格的殘缺。

一個過于自負的孩子怎麼會受其他朋友的歡迎呢?所以這種過強的優越感終究會是孩子身邊的朋友變得越來越少,甚至是被他人厭惡。

優越感雖有負面,但也是一種動力,家長要幫孩子學會控制!

1. 做事别總強調結果

優越感是把雙刃劍,這需要我們家長幫助孩子學會控制。有一些孩子可能的确比大部分同齡人優秀,這類孩子表現得非常優秀,從而經常受到老師、同學的表揚。

在這個過程中,孩子便會産生優越感,便會越來越喜歡和其他人比較,希望隻有自己才是最好最優秀的那一個。

這種希望自己一次比一次優秀的想法是可以有的,但我們不應該和其他人做比較,而應該和上一次的自己做比較,應該多注重的是自己每一次提升的過程,回想自己為了更加優秀而做出的努力,而不是隻在意最後被老師表揚或者是被其他同學稱贊的結果。

如果過分的強調結果就會使自己在成長中迷失,最後自己的努力也會被自己的優越感而抹去。

為孩子創造優越感(優越感就像是雙刃劍)4

2. 把優越轉化為自我提升的動力

有些孩子會在學習,音樂,運動等方面有着天賦,會自我産生優越感,這種類型的孩子不要急着打消他的優越感,而是需要想辦法讓孩子明白自己的缺點或者不足在哪裡。

明白如果不能一直努力進步,彌補自己的不足,而隻看到自己優秀的一面,裹足不前,這種優越感就隻會是暫時的,自己終将會被别人所超越。

習慣了優秀的孩子,是不會甘心落後的。所以孩子為了保持住自己的優越感,就會為此一直持之以恒地努力,最終優越感就會演變成他努力的動力。

3. 不要炫耀,學會謙虛

孩子還太小,沒有見過太多的人。并不懂得“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道理,也并不知道自己的水準在社會中是什麼樣的水平。

隻要是自己有而其他人沒有的,就會急于炫耀自己,沉浸在自己虛榮心的滿足中,不懂得謙虛。

作為家長,我們應該幫助孩子樹立正确的自我評價體系,要知道,正确的自我評價是幫助我們做出正确的奮鬥方向的前提。

我們要告訴孩子,他們所謂的優越感,并不是用來炫耀的武器,一個人不可能全方位的優秀,你有你認為優越的地方,其他人也會有比你優秀的地方,隻顧着炫耀自己而不懂得謙虛,那麼孩子以後深處社會則會四處碰壁,産生挫敗感。

家長可以和孩子談心,了解孩子的興趣所在,了解孩子究竟擅長什麼,又究竟不擅長什麼,要始終保持一個學習的心态,再引導孩子揚長補短,學會謙虛,而不是炫耀自己的小成就。

家長在教育孩子方面一定要讓孩子懂得謙遜,不可過于自負、過于攀比。孩子可以有優越感,但優越感就像一把雙刃劍。

家長要把孩子的優越感轉化為自信,把優越感轉化為自我提升的動力,擺正自己的心态,讓孩子認識到“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讓孩子正視失敗,不要懼怕挫折,讓孩子不要過于炫耀,學會謙虛,讓優越感不是将孩子推向深淵,而是幫助孩子前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标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将及時更正、删除,謝謝。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ipad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