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真假田黃石的區分

真假田黃石的區分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23 02:55:11

所謂田黃,即壽山石中的特殊品種,因産于福建壽山村坑頭溪兩岸水田及河流底部的沙礫層中而得名。其質地細膩、溫潤,手摸有滑感,并常有石皮、紅格、羅蔔紋等标志。田黃作為我國特有的“軟寶石”之一,在全世界範圍内隻有我國福建壽山一塊不到1平方公裡的田中出産,因此産量極其有限。需要注意的是,并非任何田黃都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田黃的質地優劣懸殊,價值高低差異極大,不能一概而論。多數用于收藏與投資的田黃也僅是其中少部分特征明顯、各方面俱佳而無可挑剔的上品。因此,如何品鑒上品田黃石材或田黃印章就成為田黃初學者必須掌握的要領。

  田黃的鑒定标準

  上好的田黃首先顔色要正,所以田黃的“黃”就要求黃得如同金子般燦爛。上品的田黃還要通透、純淨、細膩,紋理要美。同時作為硬石的代表石材,田黃出土時均為橢圓形,所以上品的田黃應該飽滿、渾圓、比例協調。當前的收藏界在辨别田黃上有三大标準,即“有蘿蔔絲紋、紅筋、石皮”。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田黃石的品種、樣貌多樣,如果僅用這幾個标準來衡量,難免會以偏概全。因此在鑒定田黃時,除了要觀察以下一些常見特征,還要綜合考慮質地、色澤等其他因素。

1 .石形

  田黃的母石為山料,呈棱角狀,經過重力與水流的搬運及磨蝕作用,其棱角逐漸圓化,形成形态多樣、大小不一的卵石(獨石),呈次棱角狀或次圓狀。如果發現棱角尖銳或渾圓光滑的“田黃”就值得懷疑,可能為掘性石或山料磨制而成,但如果在加工過程中破壞了其原形就難以識别了。田黃一般為幾十克至幾百克,超過千克的非常罕見,幾公斤的田黃應值得警惕。

2.石皮

  田黃長期埋藏在水田中,經風化作用,其外表通常會形成不同特征的皮層。根據皮層的厚薄,可分為厚皮(>1mm)、薄皮(<1mm)和稀皮(細霧狀);皮層有單層皮與多層皮。田黃的皮色主要有黃色、黑色與白色。黑色皮俗稱“烏鴉皮”;皮為白色而石色為黃色,稱為“銀包金”;皮為黃色而石色為白色,稱為“金包銀”。田黃的不同皮色可能與不同顔色的土質有關,即黃色的土壤形成黃色皮,黑色的土壤形成黑色皮。由于田黃普遍發育石皮,有“無皮不成田”之說,故石皮成為鑒定田黃的重要特征之一。

真假田黃石的區分(教你鑒别田黃石)1

3.蘿蔔絲紋

  采用透射光觀察田黃的内部,其普遍發育似“蘿蔔絲紋”紋理,是非常重要的鑒定特征。田黃内部的“蘿蔔絲紋”多種多樣,發育程度不同,按粗細可分為條帶狀、條紋狀與細絲狀;按形态可分為直線形、網狀形與不規則形;按顔色可分為白色、黃色與棕色;按透明度可分為半透明與微透明。田黃基本上都具有“蘿蔔絲紋”,“無紋不成田”的說法成立,但不能絕對化。

4.紅格(或紅筋)

  田黃的“格”或“筋”實際上是一種裂隙,這些裂隙在地表條件下,特别是水田裡,普遍受到Fe2O3溶液的滲入與沉澱,被染成黃紅色,故稱為紅格或紅筋。但也有少數沒有顔色,為白色裂隙,則稱為無色格。田黃有紅格(或紅筋)的現象較普遍,也有“無格不成田”之說。

主編aaa4951890

關注微信為您的藏品進行權威(鑒定)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