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廣州市各大商圈

廣州市各大商圈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30 21:22:03

流花服裝、瑤台美妝、站西鞋材、獅嶺皮革……千年商都廣州,逾551家專業市場門類齊全、星羅棋布。市場内一間間看似不起眼的檔口背後,往往能串起一條“跨國産業鍊”。

數據顯示,廣州目前專業市場成交總額已突破萬億元大關,占全國份額約1/7,僅億元以上年成交額的市場就有108家。其中,紡織服裝、美妝、中藥材、塑料、木材、水産品等行業已形成了“廣州價格”“廣州标準”,影響全國乃至全球。

今年4月發布的《關于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意見》提出,我國将從基礎制度建設、市場設施建設等方面打造全國統一的大市場。

“高質量現代流通體系在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中具有基礎性、先導性、戰略性作用,而專業批發市場是構建現代流通體系和促進國民經濟循環的關鍵一環、重要渠道,能有效推動國内外兩個市場體系有效對接、深度接軌。”廣州市社會科學院國際商貿研究所副研究員、廣州“一帶一路”研究中心執行副主任賴長強分析道。

在打造全國統一大市場背景下,一頭連接生産消費、一頭融合線上線下的廣州專業市場,顯露出“新氣象”:數字化、标準化、展貿化、規模化的轉型,成為越來越多市場探索升級路徑的選擇。吐故納新中,廣州專業市場逐步實現從商品集散地到供應鍊樞紐的演變。

破與立

傳統市場“七十二變”

距離廣州火車站不遠的礦泉商圈,曾是無數懷揣“發财到廣東”夢想的年輕人南下掘金的第一站。這裡聚集着一大批專業批發市場,從服裝、鞋包到美容美發産品一應俱全。熙熙攘攘的街道兩側,進貨、發貨的車輛川流不息。

坐落于此的廣州美博城,已經走過近20年的發展曆程。背靠白雲區龐大的化妝品生産基地,廣州美博城自開業以來便成為同類市場中的佼佼者,成交額一路領先。美博城以9萬平方米的體量,容納了逾1500家美妝商戶,年交易額超過100億元,成長為國内乃至亞洲規模最大的美容美發化妝用品、康養用品的展示交易服務平台。

廣州市各大商圈(從商品集散地到供應鍊樞紐)1

輝煌的“成績單”之下,是廣州美博城面對疫情沖擊、市場擠壓等多重壓力下的迎難而上、勇毅突圍。

“美博城必須要有一個全新的面貌展示出來。”廣東安華美博經濟發展有限公司常務副總裁、董事王吓欣坦言,傳統專業市場近年來面臨的“轉型之困”在美博城同樣發生,改變的第一步首先是“顔值”的提升。

廣州美博城總經理熊忠訓介紹,2021年起,美博城斥巨資從市場形象、服務功能、發展理念等方面實施了全面升級改造,市場設置起展示中心、交易中心、電子商務中心、培訓中心、商業服務中心等功能區域,融展覽展示、會議、倉儲物流、餐飲服務、商業服務于一體。

經過大刀闊斧的改造,美博城以現代、時尚的新面貌再度亮相。步入美博城的大門,映入眼簾的是具有曲線柔美的外觀設計,色彩缤紛的花朵造型裝置點綴在走廊上,裝潢風格與高檔購物中心無異。

廣州市各大商圈(從商品集散地到供應鍊樞紐)2

“過去客人來都是匆匆忙忙,進了貨就走。現在環境高端了很多,他們也會坐下來喝杯咖啡,逛一逛。”商戶亮殼兒美甲廠的店員小華注意到,市場經過改造後,還吸引了很多網紅、散客來打卡,人氣旺了不少。

人氣帶來了“商氣”。國妝(廣州)科技有限公司去年進駐廣州美博城後,憑借科技感十足的門店風格“吸睛無數”,也“無心插柳”成就了公司的新業務。負責人駱宏偉說,他們本意隻是在美博城建立一個品牌展示體驗中心,意外的是很快便通過這裡的客戶開拓了代工貼牌業務,短短一年間,代工貼牌業務就占到生産基地産能的60%。

廣州市各大商圈(從商品集散地到供應鍊樞紐)3

改變的不僅是美博城。在番禺,嶺南鞋城轉型成為嶺南電商園,打造出社交平台上的爆款“OMG網紅直播街”;在海珠,先後賣鞋、賣車的商貿城“變身”成為廣州首個創投小鎮,為創業者提供專業服務和孵化平台。

賴長強認為,探索市場發展“新路徑”,須提升專業市場多元功能,聚力打造“一中心四平台”,即推動專業市場向現代展貿交易中心、商貿流通業态創新平台、國際電商交易平台、商貿品牌孵化集聚平台、商貿流通綜合服務平台等方向提檔升級。

守與變

擁抱數字化浪潮

專業市場的轉型升級,數字化是繞不開的話題。無論是搭建線上平台、引入直播業務,還是借助信息技術對供應鍊進行升級,其核心都是通過整合信息流、資金流、商流和物流為商品貿易賦能。

“對于數字化轉型,我們也進行了很長時間的思考。”熊忠訓說,“前期我們希望打造一個純電子商務平台,到現在随着各成熟電商平台的興起,美博城的數字化思路也發生了變化。”

瞄準未來賽道,美博城所打造的将不僅是“線上商城”這麼簡單。立足當下着眼于未來,美博城聚焦于搭建服務平台,做好線上的傳播,再将客戶從線上引到線下。

熊忠訓介紹,美博城将推出“三闆斧”幫助商戶進行數字化轉型,一是打造線上展廳,突出專業性,與零售電商形成差異化競争;二是打造美博城“好物臻選”線上平台,搜羅上架美博城爆款好貨,拉動C端銷售;三是打造“國際館”,引入物美價廉的小衆國際品牌,打通疫情以來海外産品入口難的堵點。

“我們接觸過不少來自海外的商家,他們都非常希望能夠進入中國市場。那麼美博城便可以通過線上渠道,基于自身的品牌影響力,把好的商品從國外引進來、推動優質國貨‘走出去’。”在王吓欣看來,這是美博城的職責所在。

守住産業優勢,改變發展思路。利用信息技術提升市場效能,數字化工具的應用已經逐漸被廣州專業市場所接納,并投入廣泛使用。

作為中國十大服裝專業市場之一的廣州白馬服裝市場,“人人開播”也已經成為常态。今年618期間,白馬服裝市場在線上推出社群秒殺、直播間拼貨等形式多樣的消費體驗活動,吸引不少批發商紛紛下單,“24小時不打烊”也成就了老廣逛批發市場的新模式。

在賴長強看來,探索專業市場運營“新模式”,要抓住電商“新零售”的契機布局開展“新批發”合作,推動專業市場“實體 電商”經營模式,探索打造“前展、中交、後倉”的全産業鍊批發市場電子商務B2B平台,推動直播電商“賦能”專業批發市場,培養一批“網紅老闆娘”,啟動專業市場直播電商全平台、全産業鍊的戰略合作。

内與外

“廣貨賣天下”的新路徑

雙馬尾式的發辮,豐盛飄垂的細卷發,蓬松自然的齊肩發辮……名商天地龍頭市場(下稱“龍頭市場”)6樓的直播間裡,各種樣式的假發被擺放在貨架上一一展示。“每天晚上七點,我們的主播會在tik tok上針對英國觀衆開兩個小時直播。”廣州碧綠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李科介紹。

廣州市各大商圈(從商品集散地到供應鍊樞紐)4

與美博城一街之隔的龍頭市場,在專業市場升級改造的過程中,敏感嗅到了市場的風向,形成真人假發全新特色産業集群,并推動跨境電商與特色優勢産業深度融合,實現逆勢揚帆出海。碧綠絲便是其中一員。

2019年進駐龍頭市場之後,在一系列的政策優惠及龍頭的引導下,李科先後在非洲設立了五家分公司。雖然疫情籠罩全球,但由于打通了跨境電商通道,李科的生意不降反升,三年以來翻了一番。

事實上,龍頭市場最早定位是箱包皮料五金集散地,但這樣的定位帶來的同質化競争十分激烈。“想突圍而出,就要靠抓小放大,培育特色産業。”龍頭總經理徐甯說。

假發産業算得上是龍頭市場的“意外收獲”。與傳統批發市場硬件結構較單一不一樣,龍頭市場除了近千家商鋪外,還擁有甲級寫字樓和負5層超大停車場,全場電梯多達43台,相當于一個大型綜合體。由于寫字樓租金相對低廉,吸引了大量主打線上電商的創業青年進駐,從而逐漸形成了全新的真人假發特色産業集群。

“疫情期間,傳統貿易受阻,很多外貿訂單轉向亞馬遜、阿裡巴巴國際站、ebay等跨境電商平台,龍頭的假發商戶去年半年的單量,抵得上過去一整年的生意額。”徐甯表示,為鼓勵場内商戶開拓跨境電商業務,市場的轉型升級領導小組還引入銀行、快遞等合作夥伴,在結彙、貸款、物流上為商戶打通資源。

“現在歐美訂單從溝通到發貨付款隻需要4至6個小時,客戶36至48小時就能收到貨。如去年的聖誕節,就有幾家假發商戶在12月23日還收到針對平安夜的訂單,這就是對‘廣州速度’的信心。”徐甯說。

今年以來,龍頭市場還對6樓進行升級改造,打造真人假發體驗中心,引入了多家假發行業龍頭廠家,與聚集在寫字樓的跨境電商假發貿易企業形成生産、銷售、加工的完整産業鍊閉環。

眼下,在歐美、非洲等地受到熱捧的假發商品市場,也在國内悄悄“萌芽”。

廣州市各大商圈(從商品集散地到供應鍊樞紐)5

龍頭市場一樓剛剛揭幕的“換個造型”體驗店,最近成為了場内的新晉“流量擔當”,每天前來試戴假發的消費者絡繹不絕。店長鄢永豐說,國内假發市場剛剛起步,消費者購買之前往往需要試戴看效果,店内還常常進行小紅書、抖音等社交媒體視頻種草及直播,“除了賣貨,更重要的是消費指導。”

内與外的融合中,廣州專業市場搭建起商品鍊接“雙循環”的橋梁。

“在統一大市場背景下,統一的内容就包括線上市場和線下市場。”中國商業經濟學會副會長、廣東省商業經濟學會會長、廣州市政府決策咨詢專家王先慶表示,針對線上,廣州專業市場要完善電商、跨境電商等專業配置,同時進一步發揮連接國内國際兩個市場中的樞紐作用,不僅将國内商品,甚至将海外好物,通過廣州專業市場分銷到全國甚至全球。

樣本

專業市場裡“誕生”的高新技術企業

在名商天地龍頭市場六樓的辦公區域,廣州碧綠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稱“碧綠絲”)與市場内其他做假發生意的公司無異:員工的辦公桌一側,往往還擺放着部分待發貨的假發商品。而在辦公區域的另一側,一塊“高新技術企業”的牌匾,讓這家企業顯得與衆不同。

早年間,和廣州千千萬萬個專業市場裡的小商鋪一樣,碧綠絲創始人李科“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守着自己的店鋪,“以前掙錢太容易了,10年前别人租一個倉庫,生意就能做到全世界去。”然而,随着市場的透明化、規範化,行業内競争逐漸加劇,李科的“個體戶思維”開始轉變,他意識到“時代變了”。

市場日益激烈的競争和國内假發行業的現狀,讓李科開始思考轉變企業的發展路徑以及創業模式。

“我國有着最大的假發供應市場,但多年來一直是國外品牌的代工廠,産品技術款式和包裝都過于老舊,缺乏創新,行業整體利潤很低。”李科說,“想改變目前假發行業的現狀,自主科技創新就是最好的‘藥引’。”

要做,就要把産品做到更精細、更具有市場競争力。抛棄傳統銷售形式和觀念後,碧綠絲将發展中心轉換到通過科技創新提升管理水平、加大企業科技創新能力和科研能力上,重視知識産權的保護和成果轉化。

在企業核心技術的自主知識産權數量和質量、研發人員數量、科技成果轉化能力等各方面都達到要求後,于2019年12月順利通過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目前,碧綠絲通過了知識産權管理認證,獲得了兩項發明專利以及5項實用新型專利。

轉型、升級、改變,這是李科為企業近幾年發展思路總結的關鍵詞。

“市場倒逼着我們轉型。對于中小企業來說,政府部門的引導确實幫助我們少走了很多彎路。”李科說,“廣州作為一線城市,往往在政策上有先行先試優勢,龍頭又與政府相關部門密切溝通,有什麼認證、補貼都第一時間向商戶傳達,倒逼我們不斷改革完善去滿足優惠政策列出的條款,無形之下令這裡的企業一步步升級、發展、壯大。”

從一間專業批發市場裡的普通個體戶,到廣東省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碧綠絲的“蝶變”出乎意料,又是情理之中。把準每一次發展機遇銳意創新,在爬坡過坎中不斷修煉内功,這是碧綠絲的故事,也是無數在廣州專業市場成長起來的中小企業的故事。

眼下,碧綠絲正在申報“專精特新企業”,若申請成功,将是全國假發行業第一張專精特新牌照。“相信一切都是水到渠成的。”李科說。

【南方日報記者】 黃舒旻

【見習記者】 洪钰敏

【通訊員】 穗商務宣

【作者】 黃舒旻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 客戶端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