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納蘭性德經典語錄

納蘭性德經典語錄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7 22:00:34

納蘭的詞凄婉哀豔,細細品讀之下,不免被他詞作中的哀婉之清所打動,一時竟也無法自拔。納蘭詞以獨特的魅力,吸引着無數詩詞愛好者去廢寝忘食的研讀它。不妨随宋詞君一起解讀納蘭的一首傷春之作《浪淘沙•雙燕又飛還》

納蘭性德經典語錄(納蘭性德的傷春之作浪淘沙)1

《浪淘沙》

雙燕又飛還,好景闌珊。東風那惜小眉彎,芳草綠波吹不盡,隻隔遙山。

花雨憶前番,粉淚偷彈。倚樓誰與話春閑,數到今朝三月二,夢見猶難。

這首詞具體創作年份未知。古時三月三是上巳節,三月二是上巳節前一日。此乃遊春之日,人們在這一天歡呼慶祝,然而納蘭卻獨自一個人過節,看到此情此景不禁又回憶起自己的亡妻,心中悲痛難耐,于是便寫下了這首詞作。

納蘭性德經典語錄(納蘭性德的傷春之作浪淘沙)2

暮春時節,燕子重又飛還,春意闌珊,無情的東風哪裡會顧惜時光如水、佳人愁眉緊鎖,芳草綠波之間的别情逸緻被盡數吹去,相思的人兒關山遠隔。佳人望見落紅如雨,心事泛起,曾經的歡情唯有此刻暗自流下眼淚。獨自倚樓遠望,誰能跟我互訴衷腸呢?佳節已到,歡笑都是别人的,唯有我獨自一人,夢中相聚的日子卻不知道還要等到什麼時候。

這首詞是納蘭借"閨怨"的形式抒發自己的離愁别緒。

納蘭性德經典語錄(納蘭性德的傷春之作浪淘沙)3

上阕詞寫景,景色描寫中寄予詞人感情。"雙燕又飛還",雙燕飛還,是暮春時節景象。此處詞人用"又"字,說明彈指一揮間,已經過去了許多年了,有時光匆匆易逝之感在其中。而此刻是一年春好處,而一年好景,也已經闌珊将盡,又是一年傷春時。再美好的春光,如果詞人心中有不完美的事情,春光再美好也于事無補吧。

接下來兩句,"東風那惜小眉彎,芳草綠波吹不盡",東風吹得春來,又将春吹去,可是東風不解語,它哪裡會顧惜時光如流水,年華老去,伊人之愁眉緊蹙?芳草綠波,東風亦不能把離愁盡數吹去。末句"隻隔遙山",交代了詞人生愁的原因,與情人關山遠隔,天涯數重山,相見已無緣。

納蘭性德經典語錄(納蘭性德的傷春之作浪淘沙)4

詞的下阕寫人。"花雨憶前番,粉淚偷彈。"花雨,即落花如雨。"花雨"的意象,美豔卻傷感,詞人寫春日之離愁,大都喜歡用之。後來又衍生為"梨花雨"、"桃花雨"、"杏花雨"

等"花雨"意象。粉淚,即女子之眼淚。以其飾粉,故雲。如歐陽修在《踏莎行》中寫道"寸寸柔腸,盈盈粉淚。"女主人公看見落紅如雨,便勾起心事,回憶過去的歡情,唯有暗垂粉淚。

"倚樓誰與",承接上阕詞中"偷彈"二字,續寫無人能解的寂寞心情。古代以三月三日為上巳節,上巳節是遊春之日,人們到水邊洗濯、飲酒、歡聚等,為驅邪避禍,消除不詳。杜甫在《麗人行》中就有說到:"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

納蘭性德經典語錄(納蘭性德的傷春之作浪淘沙)5

這三句,詞人寫的是女主人公的内心活動:伊人倚樓遠望,誰能與自己互訴衷腸,以消除心中的孤寂呢?現實中卻是一天天得等待期盼,明天就是衆人歡聚的上巳節了,可自己依然看不到情人的身影。高樓望斷,在花雨紛飛中思憶前世今生,因苦于不得相守,便信相遇即是緣盡。

結尾句,"夢見猶難"。女主人公終因相思之苦無法述說而心生責怨,夢見尚且很難,更何況是想見心上人一面呢,豈不是難上加難!詞于結處,表達了詞人深深的歎息。

納蘭性德經典語錄(納蘭性德的傷春之作浪淘沙)6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似道出了納蘭噙在齒間的歎息,"最是人間留不住,朱顔辭鏡花辭樹"。無論什麼情景,都敵不過這留春不住的決絕吧。納蘭這首詞,全詞沒有用一個"愁"字,卻句句都是寫愁,由此可顯示出詞作者遣詞造句的獨到之處。張秉戌教授也說過:"此篇之特色處是作者借"閨怨"的形式抒發自己的離愁罷了。"這大抵就是納蘭這首詞受衆人喜愛的原因吧。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