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歲的老張在深夜起來上廁所的時候,突然昏倒在洗手間内。動靜比較大吵醒了老伴和子女。一看他的狀态有些不對勁,老伴又是掐人中又是哭喊,直到兒子撥打了120,送往醫院。送往醫院的途中,人一直是昏迷不醒的狀态,被診斷為腦溢血,最終不幸離世。
老張原本就存在高血壓、高血脂的問題,但看上去整個人還算是健壯,他也就沒把這當回事。誰知道,在夜裡上廁所的時候,就發作了腦溢血。根據2014版的中國腦出血診治指南統計顯示,我國腦出血的發病率達到了每10萬人中就有12-15例,發病風險比較高。
哪些人該警惕腦出血?
一般來說,腦出血大多是腦血管破裂後出血,會引發一系列的中風症狀。比較常見的誘因大多是腦血管受到疾病因素的影響,導緻出血。
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動脈粥樣硬化等疾病可能誘發腦出血。而且當人體存在血管畸形、動脈瘤、凝血功能障礙、接受抗凝或抗血小闆治療藥物的時候,也可能誘發腦出血。
老張也是因為自己原本就有高血壓、高血脂的問題,增加了腦出血的風險。而“導火索”或許就是排便時太用力,導緻血管壓力增大,從而誘發了腦出血。劇烈運動、氣候變化、抽煙酗酒、睡覺打鼾、勞累過度、情緒激動等都可能是誘發腦出血特殊的“導火索”。
突發腦出血後,會有哪些表現?如果你有,也該盡早就醫
1) 頻繁的頭暈,頭痛,休息後仍然無法緩解;
2) 頭暈發作時,平衡感變差,覺得周圍的事物都在轉,表現出站立不穩等問題;
3) 臉部、手指、手臂、下肢等多個部位,毫無征兆的出現麻木症狀;
4) 語言障礙,記憶缺失等表現;
5) 無法掌控面部的表情,不自覺的抽搐,口齒不清晰;
6) 行動能力變差,無法維持正常的思維能力。
以上提到的這些症狀出現後,比較保守的建議是及時就醫。作為腦出血的典型症狀,這些身體征兆都可能是給人們的暗示,越早就醫越能在腦出血“爆發”之前,采取有效的措施。
萬一碰到腦溢血,該如何急救?
在解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看看老張一家人的做法。
老伴在發現老張昏倒在地上後,顯示拍拍臉,發現沒反應之後,就開始掐人中,一直喊他的名字,并且不斷的晃動他,希望他能夠清醒過來。但可以明确告訴大家的是,突發腦出血後,這些做法是沒有意義的。
而老張的兒子在簡單的檢查父親的狀況後,選擇第一時間撥打120電話才是真正的正确急救措施。
急救第一步:撥打120急救
有些家屬覺得自己開車也比較快,但事實上,撥打120能夠更快速的排除交通上的障礙。并且專業的醫護人員在搬運患者的時候,操作也會更加準确,避免在反複的搖晃、挪動患者過程中,加重腦出血的病情。
在撥打完120之後,患者家屬可以根據實際的情況進行相應的解決辦法。主要可以分為下面幾點。
患者大量嘔吐,意識喪失、抽搐,如何應對?
這種情況下,家屬應該将患者放平,臉部向一側傾斜,嘔吐出的穢物不會直接嗆在喉嚨處,影響患者正常的呼吸。患者意識喪失後,并且出現了比較大的鼾聲,建議用手帕或者紗布等包住患者的舌頭,微微向外拉一拉。以免發生“舌後墜”的情況,影響呼吸。
急救第二步:頭部降溫,避免出現腦出血後發燒
突發腦溢血後,急救時可以用冰塊、雪糕等包在幹毛巾裡面,給患者的頭部降溫。這也是為了避免出血的情況越來越嚴重。有的人非常着急,左右的晃動患者,這反而會讓血管出血量增加,導緻顱内出血量增加,更容易加重腦水腫。
急救禁忌:禁止胡亂用藥
有的時候,患者家屬會給患者吃一些藥丸,覺得能夠穩定病情,或者保護心髒等。比如安宮牛黃丸等。可這些藥物不僅不能讓病情好轉,還可能加重出血。
送醫搶救一定要把握“黃金時間窗”
有很多家屬會想要送往大醫院救治,但在目前的醫療水平下,不管是在大醫院還是小醫院對腦出血的急救手段都是差不多的。為了去大醫院而錯過了治療的“黃金時間窗”(一般是出血後6小時内),得不償失。
能夠盡早的送往醫院,在6個小時内接受有效的搶救和治療,都能讓患者的緻死率、緻殘率降低很多。錯過了這一時期,不僅會影響治療效果,還可能随時威脅生命。
現在是秋冬季節,心腦血管疾病高發,對高血壓等疾病患者來說,很可能因為一些外界的“導火索”而誘發腦出血。人們除了提高警惕,多留意身體的異常表現外,也應該事先了解腦出血的急救措施,或許也能救人一命。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