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過三國演義的都知道,劉備借荊州-有借無還這句歇後語,但最早的有借無還并不是他。
這件事要追溯到三國的八百年前,周襄王二年(公元前650年),秦穆公幫助因晉國内亂而導緻流亡在外的公子夷吾即位,曆史上稱之為晉惠公。他在即為之前曾答應秦國,如果能夠回國即位,就将河西五城送給秦國以作報答,但晉惠公即位後就反悔了。秦國因兩國婚姻關系(秦晉之好)并沒有因此進攻晉國。
之後,晉國連着幾年都遇到災荒,沒有收成,百姓眼看就要餓死,想來想去,晉國向秦國買糧食,秦國也同意了這件事。
于是秦國利用渭水将糧食通過大量的船隻自西向東五百裡水路運輸糧食,之後陸路運輸,橫渡黃河以後再改山西汾河漕運北上,直達晉都绛城。運糧的白帆從秦都到晉都,八百裡路途首尾相連,絡繹不絕,史稱“泛舟之役”。
不知道是不是巧合,也許是老天要考驗兩國的關系或者是考驗晉惠公的誠信,就在第二年,晉國大豐收了,而秦國卻發生了災荒。秦國考慮到之前借糧食給晉國于是向晉國買糧食,結果晉惠公聽信大臣意見拒絕了這件事。秦穆公大怒,帶着兵馬進攻晉國,沒成想晉國因為晉惠公所作所為不得人心,士氣不振,晉國被打敗,晉惠公也被俘虜。
最後秦穆公接受大臣意見,以晉國割讓河西五城及晉太子公子圉入質于秦為條件放晉惠公回國複位。
雖然兩個政權之間的較量不能用誠信待人來強制要求,但我們做人還是要以誠信為本,正所謂“有借有還,再借不難。”
有借無還的劉備因此而失去了好兄弟,繼而發動夷陵之戰而失敗最後病逝于白帝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