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活雞時,“嫩雞”和“老雞”怎樣辨别?教你4招,别再被人坑了
導語:在農村地區,幾乎每個家庭都會自家散養一些土雞,白天就放任這些雞出去溜達覓食,快要黃昏日落時,雞群又會準時回家。記得以前奶奶家就養了一群蘆花雞,一養就是差不多一年多時間,都成了老母雞和老公雞了。快到節假日或過年前,就會殺兩三隻老雞,一部分做成白切雞,另一部分用來煮人參雞湯。
如果大家吃過老雞,都會覺得肉質很硬,咀嚼起來很費勁,感覺牙齒都要咬崩了,因為老雞肉含有較多的彈性結締組織。相對老雞而言,嫩雞的肉質細嫩鮮美,稍稍煮一下就十分酥軟了,更适合于牙齒不好的老人,以及還為長齊牙齒的小孩。而在味道上,老雞的脂肪含量高于嫩雞,肉味确實更香一些。
現在菜市場上的大部分活雞,其實大多是養殖三個月就出欄的肉雞,所以肉質鮮嫩。最近就有一些粉絲在後台私信我,說買活雞時,不知道怎樣區分“嫩雞”和“老雞”,有時想買個老雞回去熬湯,卻被雞攤的老闆坑了;有時想買一隻嫩雞回家做黃焖雞,卻發現買到了一隻老母雞。
為了讓大家不再被别人坑,于是我特地請教了家鄉的一個長輩,他承包一座山頭養雞多年了,對于挑選“嫩雞”和“老雞”最有發言權的了。今天我就給大家分享這些經驗,希望能夠幫到各位。
一、看雞冠的大小
如果雞冠呈現鮮紅色,外觀比較小,紋路細膩,就是斷定是嫩雞了。老雞由于生長發育成熟,養的時間長,雞冠大而厚,顔色是深紅色,紋路縱橫交錯。
二、看雞腳的鱗片
通過觀察雞腳上的鱗片,若是鱗片光潔亮麗,腳底嫩滑的就是嫩雞,如果看見表面粗糙,再看一看腳底,發現腳底十分粗糙,有厚厚的繭,表明這是老雞了。
三、看雞嘴的軟硬
摸一摸雞嘴,如果感覺雞嘴較為堅硬,有一點鈍,無疑就是老雞了。若是雞嘴非常尖,輕輕地捏,有一點軟軟的感覺,則是嫩雞了。
四、摸一摸雞的肚子
當我們買雞時,用手輕輕地捏一捏雞的肚,如果手感松軟,應該就是老雞了,因為老雞飼養時間長,常年累積聚集了一定的脂肪,摸起來就很軟,否則就是嫩雞了。
無論買嫩雞,還是買老雞,選擇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如果你想煲湯或炖湯,選老雞就對了,其滋補性更好。如果是用來爆炒、燒烤、焖煮,例如做黃焖雞、鹽焗雞、大盤雞等菜式,建議大家選擇嫩雞,其烹饪時間不長,容易煮熟。
以上4點就是識别“嫩雞”和“老雞”的方法了,掌握了這些技巧,以後再去買雞時,就輕松多了,再也不怕混淆了。
你還知道哪些分辨嫩雞和老雞的方法呢?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一起分享自己的感想和想法。今天大熊的分享就到這裡了,覺得文章有趣的話,請分享轉發給身邊的家人和朋友。我是大熊餅幹不加糖,每天分享給大家最實用的生活資訊,喜歡我就點個關注吧,謝謝!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