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導遊小姐姐告訴遊客,小鎮建築屋脊上的雕塑叫鸱吻,是龍的第九個兒子的時候,大部分遊客都奇怪,為什麼鸱吻沒有變成龍?
其實,隻要你稍微注意一下就會發現,龍的九個兒子,沒有一條是真龍。那麼,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大兒子囚牛是龍和牛的孩子,是衆多龍子中,性情最溫順的一個。而且,他喜好音樂,還因為音樂和一位叫瑪雅的姑娘有一段情緣。
相傳,每到黃昏時分,瑪雅都會抱着月琴到泸沽湖畔輕輕彈奏,生活在湖底的囚牛被美妙的音樂吸引,經常幻化成人形聆聽瑪雅的琴聲。一來二去,囚牛與瑪雅産生了感情。
世界沒有不透風的牆,囚牛戀上凡人的事情被玉帝知道了,按照天規,要将囚牛處死。龍王向玉帝求情,希望能饒恕囚牛一命。
沒想到,囚牛情願受罰,隻是求自己的屍身能一部分安在瑪雅的月琴上,與瑪雅日夜相伴,聆聽她的琴聲,從此琴頭變成了囚牛的模樣,這個裝飾也一直沿用至今。
二兒子睚眦(yá zì)是龍和豹的孩子。《升庵外集》中記載:樣子像長了龍角的豺狼,怒目而視,雙角向後緊貼背部。龍生九子老二,嗜殺喜鬥,刻镂于刀環、劍柄等兵器或儀仗上起威懾之用。
據說,龍王特别不喜歡這個兒子,“欲棄之,幸而母親哀求,得以苟全性命”。離家之後的睚眦為了反駁父親的以貌取人,也為了證明自己,幫助姬昌一統天下。
而天下歸周之日,睚眦不辭而别。周武王為了紀念睚眦,命令工匠将其像雕刻在刀上,用來感謝龍子睚眦的恩情。
三兒子嘲風是龍與猞猁的孩子。李東陽《懷麓堂集》中寫道:“嘲風,平生好險,今殿角走獸是其遺像……”
沒錯,咱們在故宮太和殿上看到的檐角獸其中有一隻就是嘲風,另外9隻是鳳、獅子、天馬、海馬、狻猊、押魚、獬豸、鬥牛、行什。
這些神獸的安置,讓整個宮殿的造型達到莊重與生動的和諧,而且使高聳的殿堂添加了神秘氣氛,起到了祛邪、避災的作用。
四兒子蒲牢是龍和蛤蟆的孩子,特别膽小,一點小事,它就吓得大聲吼叫。
三國時期薛淙在《西京賦·注》中說:“海中有大魚曰鲸,海邊又有獸名蒲牢,蒲牢素畏鲸,鲸魚擊蒲牢,辄大鳴。凡鐘欲令聲大者,故作蒲牢于上,所以撞之為鲸魚。”
要說龍王也沒想到,居然會生出這麼膽小的仔,隻能讓蒲牢去廟裡守着鐘。蒲牢還真聽話的去了,可龍王卻命人把敲鐘的木杵刻成鲸的形狀。蒲牢一見是鲸,吓得大吼啊。
這個糟老龍王,還真是壞得很啊!
五兒子狻猊(suān ní)是龍和獅子的孩子,平生喜靜不喜動,又喜歡煙火,香爐上的腳部裝飾就是它的像。
當時,龍王叫狻猊當香爐的守護神,但老五眼看老四被老爸坑過,于是提出“我雖然喜歡煙火,但天天聞也難受。”老龍王思量了一下之後,告訴老五,順便當個檐角獸,偶爾呼吸下新鮮空氣。
六兒子霸下是龍和烏龜的孩子,樣子似龜,喜歡負重,也繼承了母親慢悠悠的性子。
不過,如果你以為它十分乖巧,那就大錯特錯了。霸下的偶像大概是哪吒,經常背着三山五嶽興風作浪,這下可苦了黎明百姓了,動不動就要被折騰一次。
還好,後來它被夏禹收服,立下不少汗馬功勞。治水成功後,夏禹讓其背起自己的功績。
要說,夏禹這招可真夠厲害的,功績石碑時時刻刻提醒着霸下,小子,這可是你辛辛苦苦的功績,你可别毀于一旦了。
七兒子狴犴(bì àn)是龍與虎的孩子。《龍經》有雲:“狴犴好訟,亦曰憲章。”傳說,狴犴是個明辨是非的人物,再加上它形象威風凜凜,因此常被裝飾在獄門、官衙大堂兩側。
試想一下,衙門長官坐堂,旁邊還有狴犴那虎視眈眈的模樣,公堂的肅穆正氣,絕對提升了不止一半,那犯人還不得全部招供。
八兒子負屃(fù xì)是龍和龍的孩子,十分斯文,長得也是最像龍的神獸。那照理說,負屃應該也算是一條龍了吧?
非也!龍母親還未完全進化,算不得真正意義上的龍。而且,好多人把負屃和霸下搞混了,石碑上雕刻的龍是負屃,在地上馱着石碑的才是霸下。
而在龍遊紅木小鎮屋脊上的雕塑螭吻,則是龍與魚的第九個孩子,喜歡吞火。據《太平禦覽》載:“唐會要目,漢相梁殿災後,越巫言,‘海中有魚虬,尾似鸱,激浪即降雨’,遂作其像于尾,以厭火祥。”
因此常在屋脊上看到它,是祈求降雨和避火消防的飾物。
總的來說,龍生九子,沒有一條真龍的原因,在于它們母親來自各個物種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