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鄉村振興,鄉愁鄉情皆在其中。美景如畫的西紙坊,窯陶文化濃郁的古村落,依黃河而建的西紙坊·黃河古村,猶如一顆古色天香的明珠,有着獨特濃郁的文化故事,也寄托着黃河沿岸兒女們心中那一抹抹鄉愁。2018年國慶将至,第二屆民俗文化節暨漢服彙将在這裡上演,大衆網推出【西紙坊的鄉愁故事】系列報道,讓我們一起目睹這裡的風采。
黃河綠道風情
大衆網濱州9月28日訊(記者 許卉)山東省濱州市,黃河三角洲腹地,有一處浪漫詩意之地,名為西紙坊·黃河古村。這裡擁有着獨特的高台民宿、柴燒古窯以及田園濕地風光,堪稱黃河岸邊的一顆璀璨明珠。國慶将至,大衆網記者走進這裡,一睹黃河文化底蘊,探尋“西紙坊”名字背後的故事。
高台民宿
前世——借姓為名 以桑造紙
“西紙坊曾名張家、紙坊、蠍子彎,洪武二年張文進自山西洪洞縣大槐樹村下轉棗強又遷此,以姓立村。村西南多桑樹,民以桑皮造紙,稱紙坊。”西紙坊村口碑銘上的簡傳用文字訴說着西紙坊村的前身今世。
幾番打聽,我們找到西紙坊原村民時成波,在他的口中我們了解到西紙坊名字的由來。
他告訴我們,西紙坊曾叫張家村,因洪武二年有張氏兩兄弟自山西洪洞縣遷來,其中一人張文進落腳到黃河北岸的此地,便以自己的姓為村名,将村名定為張家村。西紙坊村也曾因形狀若蠍子尾巴,被稱為蠍子村。從前,西紙坊村種植桑樹,村民們多養蠶造紙,所以也被稱為“紙房”。
民宿
“由于早時村子裡也有一個地方叫紙坊,我們這西紙坊又位于濱州市的最西南角上,為了将村民區别開來,所以就定了西紙坊這個村名。”據時成波介紹,自1987年就改名為"西紙坊",這個村名就一直延用至現在。
簡約的民宿風格
今生——修複舊址 喚醒鄉情
西紙坊因為擁有這樣一個詩意的名字,讓人記住。而在前幾年,這裡卻還是一個黃河灘區的窮村。“村子裡多數院落久無人居住長滿了荒草,到處都是殘垣斷壁,在村子裡轉悠一圈見到的幾乎都是70歲左右的老人。”西紙坊村原村民們向我們介紹着村裡前幾年的情況。
景區内的古窯
為留住鄉村記憶,喚醒塵封的鄉情,濱州經濟技術開發區與深圳市鐵漢生态環境股份有限公司在西紙坊建立黃河古村?西紙坊景區。景區在改造設計時,充分尊重了老房子的建築形态,保留了自然地形及土坯質感的痕迹,更保存了中國先民數千年來的生存之道。
景區内的古窯
景區内集水系、濕地、田園為基礎,集魯北風情精品民宿、親子樂園、傳統手工作坊、現代藝術美術館、古法柴燒古窯、百畝林海花田、黃河綠道風情于一體。置身于此,能感受魯北獨特的黃河人文風情。
行走在西紙坊·黃河古村,最先吸引記者眼球的是景區内的古窯。饅頭窯、太平窯、景區内升窯、景德鎮窯、龍窯在景區内林立,每座古窯都有着屬于自己的曆史文化标簽,在供觀賞的同時還有拉胚、陶紋、燒制等制陶體驗,遊客能親身學習中華陶瓷文化的精髓。
景區内樹木林立
在西紙坊景區,不得不說其獨具特色的高台民宿。“因黃河水在雨季泛濫時水位上漲,很容易淹沒民居和農田,故黃河邊上的村莊土屋都建在比較高的磚瓦台上,便可避免被黃河水沖垮的危險。”站在高台土坯房上,時成波向我們介紹有着鮮明的高台民居特色的院落。
饅頭窯
“黃泥外牆、土坯牆體、木質門窗,在外形上最大限度還原傳統土坯民房,推門進屋确是另一番天地。”濱州漢鄉緣旅遊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振海向記者介紹着西紙坊景區内修建的民宿風格。
前來景區拍照的遊人
觸摸碎瓷片砌成的牆壁,感受中國古窯和瓷器文化的魅力;觀皮影戲,欣賞生動形象的人物臉譜和服飾造型;走在林蔭路上,一睹黃河高台民宿景觀……這裡,“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這裡等待着你的到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