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仙家元氣、元神、元精。
先生曰:“隻是一件,流行為氣,凝聚為精,妙用為神。
——傳習錄
元氣、元神、元精,是仙家才有的東西,那戾氣、無神、散精就一定是常人的東西。
所以“流行為氣”就是“自我”,負責處理日常不同環境下的不同事務;“凝聚為精”就是“超我”負責隐忍、蓄力以待時;“妙用為神”就是“本我”,所謂“唯大丈夫能本色”盡力創造一個可以讓自己盡情揮灑個性的舞台,也就是“從心所欲而不逾矩”。
常人做的不好就會流動“戾氣”,散盡“精氣”,展現的就是“兩眼無神”了。
所以,“自我”、“本我”和“超我”也是同一個東西,就像流水的不同形态,樣子雖然不同,但都是水。
花勿隐香兀自開 水流無形人徘徊
春來柳綠自了道 莫将花水作本來
“三我”所展示的若是僅停留在其表面上,意義是不大的。你頂多說這是本我的恣肆,那然後呢?不過就是對這個結果的描述而已。
就像花開了?開了就開了,隻看到紅花黃花白花,那花為什麼開?因為春天到了,春天到了還能怎樣?放風筝呗。
如此,你能從一種本我的恣肆中預判另一種或者一些嗎?
推得出你就知道怎麼病的了,而不是被症狀牽着鼻子走。
也就是一種程序,它一定是按照預定走的,“三我”不過是并列的三個“if else”語句,如果需要還會有更多并列的“if else”。
于是,找到程序是怎麼被植入的就是治本的方法,而不是僅僅看表現:我難受、我抑郁、我嫉妒、我要發洩……
程序的重點是“做了什麼”,而不是“運行出怎樣一個結果”。
人們基本上是被運行出的結果所累不能自拔而迷在裡面的。比如偏執、強迫、陷入回憶、時刻折磨自己的創傷……
這些症狀就是程序運行的結果。
當你破解了程序,就等于是程序的設計者了,或者說已經置身遊戲之外。
所謂遊戲人生,做什麼都一樣,隻是那态度不同便有了不同的結果。
态度就是信念,也就是王陽明說的那“隻是一件”。
心理問題不過是被壓抑的信念、歪曲的信念、誇大的信念、忽略的信念……
那又如何,遊戲而已!
若無閑事挂心頭,便是一年好時節。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