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市場監管總局發布了電熱毯産品質量國家監督抽查結果。本次抽查在流通領域開展抽樣,抽查了14個省市的96家企業生産的96批次電熱毯産品,發現7批次不合格,抽查不合格率為7.3%。
發現7批次不合格産品 不合格率7.3%
前不久在江蘇淮安,一位居民家中突然起火。消防員趕到現場後發現起火點位于卧室,床上的褥子正在猛烈燃燒。消防員使用高壓水槍撲救了十多分鐘,火情才被徹底撲滅。據趕回家中的女主人回憶,她上班前為了烘烤被子,打開了家中的電熱毯,出門時因為忘記關閉電源,引發了火情。
所幸因發現及時,這起火災未造成人員傷亡。在湖南益陽,也有一戶居民家中發生了火災。可以看到起火後沒多久,濃煙充斥了整個樓道,一名老人被困家中。
經過破拆,消防員成功救出被困老人。經現場勘察後消防員發現,這起火災同樣也是由于電熱毯短路起火所緻。
為了進一步提升電熱毯的整體質量水平,日前市場監管總局組織了第九次電熱毯國家監督抽查。這次抽查在流通領域開展抽樣,抽查了14個省市96家企業生産的96批次電熱毯産品,發現7批次不合格,抽查不合格率為7.3%。其中1批次不合格産品涉嫌假冒,已交由企業所在地市場監管部門處理。
市場監管總局質量監督司産品抽查處處長 苗雨晨:本次抽查重點對10個電氣安全項目進行了檢驗,發現5批次産品非正常工作項目不合格、4批次産品标志和說明不合格、3批次産品電源連接和外部軟線不合格、1批次産品結構不合格。不合格的原因主要是部分企業對電熱毯産品标準理解不充分,産品設計不合理,或者使用了價格低廉、質量較差的元器件進行生産。
在7批次不合格電熱毯中有5批次因安全性項目不過關導緻不合格,存在起火、漏電等諸多質量隐患,威脅消費者生命和财産安全。這次電熱毯産品質量國家監督抽查全部在流通領域采樣,涵蓋了從十幾元到五百元不等的電熱毯産品,而被檢出不合格的7批次産品,售價全都在50元以下。
除此之外記者發現,這次電熱毯産品質量國家監督抽查涉及農村流通領域産品32批次,其中發現4批次不合格,産品不合格發現率12.5%;城市流通渠道采樣的64批次電熱毯中,有3批次不合格,産品不合格發現率4.7%。農村地區的電熱毯不合格率是城市地區的近三倍。
偷工減料 不合格電熱毯極易引發火災
據檢測工程師介紹,電熱毯這種取暖産品在使用時與人體僅隔有一層床單,甚至是直接接觸,其安全性至關重要。記者注意到這次監督抽查有不少不合格産品都存在偷工減料、以次充好,從而引發火災的現象。
這次電熱毯産品質量國家監督抽查依據家用電器一般要求和電熱毯特殊要求等國家标準,依次對電熱毯的輸入功率和電流、非正常工作、結構、電源連接和外部軟線等共10個安全項目進行檢測,判斷産品是否會産生電擊、過熱等風險。
非正常工作是檢出不合格電熱毯最多的項目,共有5批次在這個項目上被檢出不合格:标稱石家莊市旺春電器有限公司(産品涉嫌假冒)、西安唐城電熱毯電器集團有限公司、渭南市華州區少華家用電器廠、石家莊光宇電器有限公司和北京市東堡盛達電熱毯廠生産的産品。
消費者在日常使用電熱毯時容易出現長時間忘拔電源或将電熱毯折疊等錯誤用法,使得電熱毯可能處于非正常工作狀态。電熱毯國标要求在非正常工作狀态下産品質量也應過關,不應存在過熱起火等安全隐患。
在實驗室,記者看到,這個電熱毯在實驗開始一小時後,檢測儀器探測到的最高溫度達186℃,記者在現場聞到了一股焦煳味兒;當試驗進行3小時後記者看到檢測儀器顯示的最高溫度上升到了200℃以上,焦煳味也更加明顯。而當試驗結束後檢測人員打開電熱毯時,記者看到毯體上有白煙冒出。因溫度過高,試驗過後的電熱毯表面出現了大面積的褪色。
北京市質檢院電子電氣産品檢測中心工程師 趙雪生:導緻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電熱毯沒有溫度限制措施,或溫度限制裝置選型與産品不匹配,極易發生火災或者燙傷,或者觸電事故。
在檢測過程中,标稱渭南市華州區少華家用電器廠、标稱石家莊市旺春電器有限公司(産品涉嫌假冒)、西安唐城電熱毯電器集團有限公司三家企業的電熱毯被檢出電源連接和外部軟線不合格。
可以看到不合格的電源線比合格電源線整體線徑要細很多,其電源線的根數僅為合格産品的三分之一左右,而單根電源線也更細。
市場監管總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将繼續加大電熱毯産品的監督抽查力度,嚴肅處理質量違法行為。
市場監管總局質量監督司産品抽查處處長 苗雨晨:2012年以來,我們共開展了9次電熱毯産品質量國家監督抽查,共抽查了801批次産品,有114批次産品不合格,總體不合格發現率為14.2%。下一步,我們将全面加強電熱毯産品質量安全監管,加大監督抽查力度,嚴肅處理質量違法行為,督促企業落實質量安全主體責任。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