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首發:光明曆史科普
衆多古代影視劇比如《仙劍奇俠傳》經常提到一個國家就是南诏國,大家會覺得曆史上對這個國家很陌生,它是杜撰出來的?還是真實存在的?答案是真實存在的!
南诏國相當于中原唐朝時期(現今雲南省),約738年至937年之間,在雲南洱海地區出現了6個比較大的部落聯盟,史稱六诏。這六記分别是蒙嶲诏——約在今天的巍山縣北部至漾濞縣;鄧赕诏——約在今天的鄧川縣;浪穹诏——約在今天的洱源縣;施浪诏——約在今洱源青索鄉一帶;越析诏——約在今天的賓川一帶;蒙舍诏——在今天的巍山縣一帶。蒙舍诏地處六诏的最南面,所以又被稱為南诏。六诏不相臣服,各自為政,其中蒙舍诏勢力最為強大。
原來寂寞無所聞見的中國西南部廣大地區,因南诏王國的出現,變得有聲有色,并開始參加了中華的曆史活動。
南诏是中國曆史上在西南邊陲地區占有重要地位的少數民族建立的國家政權,自738年皮邏閣統一六诏起至902年鄭買嗣篡權滅南诏止,首尾凡165年。其疆域包括今日雲南全境和貴州、四川、西藏的一部分,以及越南、緬甸的部分地區。南诏蒙氏政權自細奴邏到舜化貞,經曆了13代诏王的統治。
他們是:第一代王細奴邏,第二代王邏盛,第三代王盛邏皮,第四代王皮邏閣,第五代王閣羅風,第六代王異牟尋,第七代王尋閣勸,第八代王勸龍晟,第九代王勸利晟,第十代王晟豐佑,第十一代王佑世隆,第十二代王隆舜,第十三代王舜化貞。
如今,這十三代話王早已消失在曆史激蕩的風雲之中。背靠蒼山、面向洱海的南調古城太和城的紅牆黃瓦、高大巍峨的南诏王宮隻剩下很少的遺迹,在曆史的黃昏中隻留下點點昏暗的身影;太和城前毫立着南诏德化碑,經過曆史的凄風苦雨的浸泡,文字早已斑駁;劍川石寶山,石鐘敲響,巨大的石窟,第二窟“閣羅鳳出巡圖”的石像,留下了石頭寫就的曆史,保存着南诏一代君王的身影……這些都曾與南記王國緊緊相連。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