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孩子學琴不練琴

孩子學琴不練琴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15 10:18:57

孩子學琴不練琴(解決學生不練琴的問題)1

學生不愛練琴是困擾廣大教師和家長的普遍問題,下面是鋼琴教育家王喜亮教授的教學日志,從中我們或許可以受到啟發:

教學案例1

張熙(化名,男孩,8歲)跟我上第1次課時,興趣不高,有點懶散的感覺。我了解到,他已經有了1年多的學琴經曆。

第2次上課時,發現他根本不練琴,識譜也不行。我給他布置了《兒鋼》作業,他不願意把教材帶回家,很明顯,帶回家,就多了一項任務。那麼他的鋼琴學習,就是在應付家長,應付老師。前任老師跟我說,給張熙上課的方式,就是用一半時間陪練,利用上課的時間,把作業差不多練熟。

第3次課時,作業依舊沒有完成,我布置了新作業《在水一方》。

第4次課時,《在水一方》根本沒有練,我又布置了《蟲兒飛》。

這時,我就該動腦子了。我說,現在有兩個小女孩也在彈《在水一方》,你應該比她們強,還是比她們差?張熙信誓旦旦地說:“我應該比她們強”。這是一個巧妙的提問。對于一個8歲的男孩,已經有了初步的“男子漢”意識,這樣的問話,他必須回答比她們強,面子上才過得去。

然後,我拿出了另外兩個女孩彈奏的《在水一方》視頻,張熙看到後面露難色,兩個女孩竟然彈得非常熟練……

5月14日第5次課時,令我驚喜,不僅《在水一方》基本練熟了,上次的作業《蟲兒飛》也練熟了。沒有幾個小時的練習,是達不到這個結果的。我趕緊表揚,并發信息給家長彙報,張熙高興萬分。

原來童年生活的樂趣不僅是玩耍,還有學習上的進步被老師表揚,那種高興勁可不是玩耍能夠代替的(2014-5北京)。

孩子學琴不練琴(解決學生不練琴的問題)2

教學案例2

盧菲(化名)已經變得喜歡上鋼琴課了,但是練琴問題一直沒有解決。因為最開始盧菲對學鋼琴是及其厭煩的,所以學生回家不練琴,也不能讓家長強迫,以免厭學。

在這段時間的學習過程中,我一直強調家長,不要催練琴,言我自有辦法。學生在家沒有養成練琴的習慣,想練就練一會,全憑興趣。

見火候差不多了,我在理論課上問大家:

“從明天開始,早上每練琴一次,獎勵1分,你們要不要?”

大家齊聲回答:“要”!

“誰要把手舉起來”。

這時,所有的學生都把手舉起來了。

這是個集體效應,在這種情況下,誰也不好意思說不練,誰也不好意思不舉手,旁邊的家長趕緊用手機照相。

第二天統計結果是,大部分學生早上都練琴了。

随後又統計了幾天,不僅盧菲逐漸開始練琴了,其他幾個學生也逐漸養成了每天早上定時練琴的習慣(2011-7)。

孩子學琴不練琴(解決學生不練琴的問題)3

教學案例3

張欣(化名,男孩,當時9歲多)學琴一直不穩定,興趣不高,進步慢,我一直在思考對策。

2012年8月的一天,張欣上課,我布置了《萊蒙》1-3條為作業。我背譜完整示範一遍,學生佩服。當我讓學生試彈一遍時,學生要求自己回去練。我想,張欣回去自己練,肯定錯音一大把。

這時,恰好另一個學生朱凱(化名,6歲男孩)臨時來上課,這個學生萊蒙已經進展到第9條了。

我對張欣說:“去年你考過6級的時候,朱凱還在學小湯,記得嗎……”?

張欣當然記得,張欣與朱凱與我同住一個院,朱凱比張欣小3歲多,個子低十幾公分。張欣經常嘲笑朱凱彈得簡單,并經常在朱凱面前炫耀自己。

我緊接着把兩個孩子拉到一塊,比個頭,張欣仍然高出一大截,“現在他已經超過你了呀……”!我當着家長的面,當着兩個學生面,用一種幽默的、嘲諷的口氣說道。

朱凱做了個鬼臉,非常得意,張欣也對着朱凱呲牙咧嘴,憤憤地說:“小p孩竟然敢超過我”!

這時的張欣已近10歲,已經懂事了,面對一個自己一向不屑一顧的娃娃,雙方家長又都看着,面子上自然過不去。

張欣是從别的培訓中心轉來的,糾正問題費了些時日,所以進步慢;朱凱是我從零開始教的,進步很快。去年,我搬了地方,兩人上課時間錯開了,雖然同住一個院,但是互相并不知道對方的學琴情況。

果不出所料,張欣這一周練琴狠下了不少工夫。

在一周後的回課中,萊蒙第3條竟然真的一點不錯彈好了。

我乘機鼓勁:“加油,超過那個小P孩”!

張欣自信地說:“沒問題,肯定超過他”!

此後的學習中,進步很順利。

這正是:強迫練琴不如調動積極性,調動積極性不如激将法(2012-8)。

孩子學琴不練琴(解決學生不練琴的問題)4

教學案例4

王靜近期上課積極性不高,幾乎不練琴,我一直在尋找解決方法。

12日下午的理論小組課共5個學生,加上家長,小小的一個屋子也坐滿了,大家興緻勃勃地在學習六度音程。

王靜回答問題非常踴躍,很少錯誤,大家羨慕。我對大家說,今天的任務是,先學習六度音程,然後視唱,聽音,最後每人表演一個節目。其實表演節目就是針對王靜的,我知道她不會彈好,想通過這種方法給她點啟發。

聽音練習完畢後,表演開始,兩個年齡最小的女孩争相舉手,先後完美地表演了。兩個小男孩也在大家的簇擁下,在家長眼光的壓力下,不得不上台應付一下。可以帶譜,可以斷,也可以彈錯,也可以隻彈一半,得到的都是掌聲。

王靜年齡最大,個頭也最高,這時就看她怎麼表現了——她不停地在教材裡找,想找一個可以彈的,卻一直找不到,表演開始不久就開始找了。實際上現在需要的不是找到可以彈的,而是敢于上台,沒人在乎你彈得好壞。

當所有小朋友表演完畢,就剩王靜了,十來個觀衆都在等着。王靜又找了幾分鐘,實在找不到。這時,我對大家說:“王靜今天沒有準備好,我們鼓掌歡迎她下次表演好不好”?大家鼓掌。就像我那篇文章裡說的,這個不練琴的王靜怎麼也得回去準備一下,以應付下一次的表演。

對于王靜來說,我可以設想一下她在怎麼想:“我年齡最大,回答問題最好,表演也不能落後!我得找一個可以彈的,找啊找……找啊找……,可是實在找不到啊,急得我滿頭大汗,那麼多人看着我呢,嗚……嗚嗚……,練琴是有些痛苦,衆目睽睽不會彈琴的感覺可真不是滋味!嗚嗚……

到了下次課,王靜真的表演了,彈了一首簡單的曲子。這是一個突破,學生突破的是自信,從不敢上台到終于大膽地上台,我突破了一個教學方法,很久就設想的方法,終于得到了驗證。

以此為契機,我制訂教學計劃,調整獎勵措施,安排上課與練琴,王靜的學習又步入了正規(2012.5)

孩子學琴不練琴(解決學生不練琴的問題)5

在一個高能量老師面前,駕馭一個孩子是多麼容易!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