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讀到一篇文章《挪樹》。
作者寫到:院中垃圾桶旁的一株臘梅受垃圾車的擦蹭瘦得僅剩幾條可憐巴巴的枝幹,經老花匠一挪,獲得新生,作者感歎“人挪活!樹挪也活!”。
樹挪能活
移植技術和養護技術的發展,提高了生态綠化的效益,也大大改善了城市景觀。在高樓林立、車水馬龍的城市,轉眼之間,新修的馬路綠化帶中“長”出了比房子還高的棵棵大樹,樹幹打着草繩,還被支架扶撐着,人們想起樹挪死的諺語俗話說“人挪活,樹挪死”,這麼高的樹被移植,能成活嗎?
然而這些樹在人們疑慮中,紮下新根,抽出新芽,活了!這時我們會為人類改造自然的的能力驚歎,還會發出人可勝天的壯語。的确,每一種發明發現、技術更新,都會使人在自然的征程中又邁出一步。空調的發明,讓人在一室内就能感受四季的溫度變化;溫室技術的改進,讓人在嚴寒的冬季也可吃到新鮮的蔬菜;新交通工具的發明和物流的發展,讓人不再羨慕“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大樹移植這種“挪樹”的園林綠化技術,現在改寫了“樹挪死”的諺語。人類的智慧推動着社會的車輪不斷向前滾動,也不停地為我們造福。
可很多時候,我們的生活擺脫不了思維定勢,在成規陋習前,我們不能挪動自己,依然是成規陋習的奴隸。
思維習慣囚禁自己
中國的煙民多達3億,依靠這麼龐大的煙民隊伍,中國煙草比美國蘋果公司還賺錢,年收入超過1700億美元。然而據2014年的統計,有100多萬人死于吸煙有關的疾病,到2050年,将有300萬人喪命于吸煙有關的疾病。人人都知道“吸煙有害健康”,很多煙民總托辭自己戒不掉煙,隻有患了疾病才被迫戒煙,而許許多多的青少年又成為新煙民。很多青少年吸煙是出于好奇與模仿的心理,出于交際中的面子問題。不管大人或青少年,如果從陋習與面子裡,往外挪一挪,就會更健康。
很多與健康相關的科學知識我們都懂,但就是不按科學知識生活,依然按不科學傳統習慣飲食起居。如果以科學為依據,改變我們的生活習慣,向科學挪一挪,我們将又前進一步。
我們在工作、學習中常常固執己見,甯願在原地打轉轉,甯可往死胡同裡鑽,也不肯變換思路,換一換環境,轉變思維。學習離不開記誦,有的人一聽到背誦就頭疼,背誦時總想看一遍材料就想過目不忘,如掃描儀一般,一掃就永遠刻到硬盤上。可他看了一兩遍卻怎麼也記不住,他就懷疑自己的記憶力,就情緒波動,就失去信心。背誦要“量變才能質變”,而且要按科學的方法。如背古詩,隻有弄清詩的意思,理解了詩要表現的意境,再借助聯想和想象不斷重複,才會有效果。别人告訴他正确的方法,他不聽,他總覺得自己的方法手順,從不想自己背不下來是為什麼,從不看看人家是怎麼做的,更不用說嘗試新方法和新思路了,結果越背越死。
改變思維,改變命運
一條路走不通就得換條路,是動物都會的本能,可人在老習慣與舊思維裡,就拔不出來。有人說“改掉一個壞習慣比養成一個好習慣難。”,可人本動物,是有能動性的,人自我束縛,失了能動性,就失了靈性,就不會發展。人可挪樹,人更要挪動自己,改變環境,改變觀念,改變思維。,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