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藍色字關注“中央廣電總台中國之聲”
總台央廣中國之聲特别報道《奮鬥者,正青春》,今天講述90後女孩程桔帶領一個“空心村”變成美麗鄉村的故事。
程桔,1990年出生,24歲時毅然辭去在大城市的工作,回鄉當起了村黨支部書記。8年來,她帶領湖北省鹹甯市大市村脫貧緻富,把一個貧困村變成了旅遊名村,把一個“空心村”建成了美麗鄉村,并因此獲全國脫貧攻堅獎奮進獎、全國“三八”紅旗手、中國青年五四獎章。
村幹部“三顧茅廬”
24歲女孩辭職回鄉
大市村三面環山,曾是崇陽縣遠近聞名的貧困村,環境髒亂差、道路閉塞狹窄、年輕人流失嚴重,是個名副其實的“空心村”。
當時村“兩委”班子成員年齡都很大,急需一個有思路、能力強的年輕人帶領大家改變貧窮落後的狀況。村幹部們商議後,想到了在廣州一家大型互聯網公司做設計工作的程桔。趁着程桔回鄉探親,村幹部三次去她家做工作,猶豫再三後,2014年10月,24歲的程桔辭掉廣州的工作,回到家鄉參加村“兩委”換屆選舉并成功當選。
程桔對家鄉的狀況看在眼裡,疼在心裡。“剛回到村裡的時候,進村的是一條4米寬的水泥路,有些地方還是土路。整個環境比較髒亂差,垃圾堆在垃圾池裡兩三年沒有拖。村裡那時候沒村委會,就在渡槽的房管所裡借地方辦公。”
△程桔(左)與村民一起清潔村莊(受訪者供圖)
打通村裡道路 發展富民産業
要徹底拔掉家鄉的窮根,必須有個整體規劃。程桔把在寫字樓裡撰寫項目方案的經驗,靈活地運用到接地氣的鄉村工作上。虛心請教村裡的老幹部後,她為村裡設定了“基礎設施—産業—旅遊”的整體發展規劃。
△程桔與村民一起下地收花生(受訪者供圖)
“要想富,先修路”。一整套規劃中,程桔将改善村裡交通狀況作為脫貧工作的切入口。然而她沒有想到,修路并沒有那麼簡單。很多村民不太願意把土地讓出來。“在上灣那條道路進行硬化的時候,有一戶黨員,這條道路正好從他的菜地裡過。當時我多次到他家裡,做了很久的思想工作,然後得到了他的諒解,主動讓出菜地,别人看到了也都願意把土地讓出來。”
在政策的支持和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村裡的道路與主幹道銜接上了,足夠汽車來回穿梭,窄窄的河道也拓寬了。
路通了是第一步,村裡發展什麼産業好呢?通過請教專家,程桔決定依托村裡的自然條件,建設猕猴桃種植基地、引進小龍蝦養殖基地以及發展油茶等特色農業。
村民汪理軍此前屬于貧困戶,為了給他引一條緻富門路,程桔反複上門勸說。“聽說我們可以幫他申請油茶苗的時候,他有點猶豫,怕之後資金跟不上。我們說幫他申請小額扶貧信貸,才慢慢打消他的顧慮。第二年油茶苗的成活率達到80%以上,順利通過了驗收,汪理軍特别開心。他承包組裡的荒山種了100畝,而且還帶動了周邊的5戶貧困戶。”
△程桔走訪當時的貧困戶龐啟佑,了解生活情況(受訪者供圖)
從小女孩成長為“小丫書記”
從修路到發展特色農業,從制定規劃路線到挨家挨戶走訪,看着程桔忙上忙下的身影和村裡實實在在的變化,村民們發現,這個姑娘不嬌氣,能扛事兒,開始親切地稱她為“小丫書記”。
在“小丫書記”的帶領下,大市村的集體經濟實現“零”的突破,并于2016年成為鹹甯市首批成功出列的貧困村之一。截至目前,村裡共發展8個産業基地、5個小微企業和1個小康車間,吸引越來越多的村民就近工作,部分在外務工的年輕人也陸續回到村裡。
△程桔(中)在扶貧車間(受訪者供圖)
大市村曾因出土國寶級文物——商代饕餮紋青銅鼓而聞名。現在,村裡的渡槽、古樹、古民居被重新打理後,成了鄉村旅遊“網紅打卡地”。産業興旺、旅遊起步,曾經的“空心村”完全變了樣。2018年,程桔當選為全國人大代表,她的幹勁兒更足了。
小到處理村民之間的矛盾,大到為村裡招商引資、為全國兩會建議,紮根鄉村8年的程桔有條不紊,但背後也總有壓力。“我一直覺得很對不起自己的父母,因為他們承擔了我在這8年成長中所有的負面情緒。”
△程桔向老石匠龐西明了解石雕銅鼓情況(受訪者供圖)
如今,早已脫貧的大市村正在鄉村振興的路上闊步前進。作為領頭人,程桔笑着說,雖然自己的皮膚比在廣州時黑了幾個色号,但心裡的成就感、滿足感多了好幾倍。
【青春獨白】
青春最美的顔色是熾熱的心火。鄉村工作千頭萬緒,但我堅信隻要腳踏實地,一件實事一件實事地幹,就一定能水到渠成。我将把鄉村工作當成一項長期工作,緻力于鄉村産業發展、農民增收,吸引更多年輕人回鄉創業就業,讓大家的腰包都鼓起來,生活更加幸福快樂。
▌本文來源:中央廣電總台中國之聲(ID:zgzs001)
監制丨王磊
審稿丨樊新征
記者丨朱敏 彭照 朱微兮
新媒體編輯丨陳宇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