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以為古人在日常說話時也滿口“之乎者也”,擔心穿越回去不會說文言文,沒法和古人交流。這種擔心是多餘的,因為古人日常交流用的也是白話文。所謂文言文,是古人寫文章時用的書面語言。
春秋以前,文言文與口語白話文的區别并不大,文言文實際上就是将商周時期的口語簡化後變形而成的。到了春秋戰國時期,文言文基本定型,以後的兩千年基本沒有變過。但口語白話文卻一直在變,變化的原因主要是受移民的影響,比如遊牧民族入主中原所導緻的語言變化。唐朝之後,白話文和文言文分離得更加明顯,人們平時說話和寫文章已經完全不一樣了。
那古人為何寫文章的時候不用白話文呢?這樣豈不是更方便讀懂嗎?白話文盡管容易讀懂,但真的不容易寫,因為用字太多。
同等信息含量的内容,如果用白話文,會比文言文多出一倍的文字量。在紙張沒有發明前,古人在青銅器上鑄字、竹簡上刻字、絲帛上寫字,這些書寫材料都十分昂貴,而且書寫過程也很費勁。所以,古人為了省錢省力,寫文章的時候必須惜字如金,文言文這種精簡化的用語就體現了它的優勢。
打個比方,您正在讀的這部書總共十餘萬字,如果用竹簡寫成,需要近三十斤竹簡。如果百萬字的長篇小說用竹簡寫成,大部分人是買不起的。所以,古人用文言文的最初目的是為了省字控制成本。
東漢改進了造紙術,唐宋普及了印刷術。書寫材料便宜了,過程也不那麼費勁了,為啥還用文言文呢?這主要是因為文化傳承的慣性,文言文格式穩定,言簡意赅,有表達優勢。另外,古代的知識分子用文言文還能提高自己的格調——這樣能把自己和普通的“吃瓜群衆”區分開來,通過體現文化的高低差異來獲得優越感。
兩千多年來,使用文言文一直是讀書人的身份象征,直到新文化運動倡導白話文後,文言文的優越感才消失。
宋朝之後,随着民衆閱讀的普及,白話文在書籍文章中的使用數量大大增多。宋代興起了一種新的文學形式“話本”,實際上就是說書藝人表演時使用的底本。這種話本融合了口語和書面語,産生了一種淺近文言體,即白話小說。
此後的暢銷類小說基本都用白話文了,這樣讀起來比較貼近真實生活,而且大家都能讀得懂,四大名著就是此類小說的代表。今天的初中生讀四大名著就容易,但讀純文言體的《史記》就費勁多了。
宋朝之後的白話文和今天差别不大了,基本上都能看懂。史書上記載過一段宋代官府審問一個婦女的對話,這婦女砍傷了自己的丈夫,官府的原話是這樣說的:“是你斫傷本夫?實道來,不打你。”和今人說話相比,隻是個别字的用法聽起來有些别扭,但不影響理解整句話的意思。
明朝時朱元璋寫聖旨也多用白話文,因為他的文化水平不高,用白話文方便點。朱元璋有一道聖旨下達抗倭令,要求抵禦海盜,原話是這樣說的:“奉天承運,皇帝诏曰:告訴百姓們,準備好刀子,這幫家夥來了,殺了再說。欽此。”如此簡單粗暴的白話文,今天的小孩子也能聽懂,毫無違和感。
到了清朝,白話文和今天基本無異。性情中人的雍正皇帝,給大臣寫朱批的時候就時常冒出兩句白話文,用這樣的方式拉近與大臣的情感。
比如:朕就是這樣漢子,就是這樣秉性,就是這樣皇帝。他甚至還給大臣寫過“你好麼?”這樣今人常用的口語。盡管古人講話也用白話文,但并不代表你穿越回去就能聽懂。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