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讀者和我說她最近遇到了一件很苦惱的事,她和男友因為性格等方面的原因分手了,但是在這之後,男友沒有删除自己的聯系方式,反而還時不時地關心自己,天冷了提醒自己加衣。
讀者覺得很感動,她以為男友有複合的心思,但是在這期間,男友對關于“複合”二字的相關語句卻是隻字不提,而讀者作為一個女孩子的矜持,也不好意思将這些話說出口。
所以,她目前所苦惱的,就是不清楚對方到底想的是什麼,這種可以得到卻又得不到的感覺很煎熬。
看到這裡,我毫不猶豫地對對讀者說,把那份想要複合的心思盡快收起來,因為就目前這種情況來說,隻是讀者一個人的單相思,于對方而言,可能隻是貪戀對你的占有欲,卻又吝啬于給你的名分,畢竟誰都會享受那種被人追捧的虛榮感,女性如此,男性亦如此。
對待感情最好的方式便是拿得起放得下,而不是因為某些舊情而自私地讓對方牽腸挂肚,因此,感情裡,真正的好男人,分手後都很“絕情”。
當我們在玩一個網絡遊戲的時候,在沒有滿級的情況下,我們會想盡一切辦法來達到這個目的,這時我們的注意力是最集中的;而當我們所有的裝備都已經滿級以後,卻發現眼前的遊戲也沒那麼有吸引力了。
這一現象就是心理學中的“蔡格尼克效應”,它本質上是一種記憶效應,指的是人們對于那些尚未完成的事情會有很高的興趣。
這時候,我們的潛意識也會不斷地提醒我們眼前的東西尚未完全屬于自己,而對完成這一事件的驅動力也會随之産生。
在愛情中,那些已經分手卻依舊和前任藕斷絲連的男人,其實正是運用了這一效應。
對于那些女生來說,她們對于已經結束的緣分并不甘心,偏偏對方又一次次地創造機會,讓她們産生一種可能會複合的假象,但是關于什麼時候會複合,卻又是一個遙遙無期。
明明有機會,卻又愛而不得,所以,那些女生會因為“蔡格尼克效應”始終都會對男方保持一種較高的關注度。
放在生活中,想得又得不到是一個極具驅動力的念頭,但是在兩性關系中,“想留不能留才最寂寞”對女生來說,無疑是一件很殘忍的事情。
《安家》中的徐姑姑和張乘乘緣分走到盡頭的時候,分開了徐姑姑從來都沒有主動聯系過對方一次,哪怕之前自己很愛她。
當初,張乘乘移情别戀的證據被徐姑姑當場抓獲,在那之後,他就收起了原本的情意,毅然決然地把對方從自己的生命裡驅逐出去,因為這個錯誤已經涉及到了他的原則上,是多少深情都無法彌補的。
所以,即便張乘乘一次又一次地上門表達自己的悔意,但徐姑姑依舊不為所動,因為他知道,有些錯誤可以原諒,而有些錯誤,哪怕是用一生做補償,也無法讓自己釋懷。
與其給了對方希望,讓彼此在隔閡中相處,倒不如從一開始就給人絕望。
韓劇《戀愛的溫度》裡有一句這樣的台詞:“兩個人分手後複合的概率是82%,但複合後能一直走到最後的隻有3%,那97%再分手的理由其實都跟第一次一樣。”
破鏡重圓的故事并不适合發生在現實生活中,即便是和好了,也無法恢複如初。
吳淡如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一個成熟的人,在别人問起過去的情人時,應該有雅量保持适度的緘默,或者說‘他是個好人,隻是我們不合适’,越雲淡風輕越好。”
對于愛情的雙方來說,那個人曾經真真切切地出現在自己的生命裡,所以,那是真實發生過的事情,如果強迫自己去忘記,反而會印象深刻。
真愛這樣的東西其實更像是不可再生資源,用過一次,餘生便很難再産生第二次悸動,可是人生就是一個不斷往前走的過程,若總是不停地回頭看,那麼,他(她)也會看不到來自未來的璀璨光輝。
失去的人已經失去,這份記憶是一場有去無回的旅行,不管結果是好是壞,它都是人生中的一道風景。
與其糾結對方會不會和自己複合,倒不如拿得起放得下,用最潇灑的姿态去讓自己迎接下一段感情,畢竟人生處處有驚喜。
The End -
作者 | 心理咨詢師付東升
戀愛婚姻心理主筆團 | 用心理學分析愛情、婚姻、人生
戀愛婚姻心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