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劉邦封地巴蜀之地現在是哪裡

劉邦封地巴蜀之地現在是哪裡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3 10:52:17

熟悉漢高祖劉邦的人都知道,劉邦的籍貫在《史記》的記載中是“沛豐邑中陽裡”,劉邦成年以後也主要是在沛縣活動,而且劉邦最初起事也是占據沛縣而稱“沛公”,最終逐鹿天下成就帝業。

劉邦對沛縣的感情十分深厚, 沛縣對劉邦的人生而言也是非常重要。也正因為此,關于沛縣的問題一直都為曆代學者所重視。其中尤其重要乃至發生争論的問題就是,沛縣在秦代到底是否為其所在四川郡的郡治。

此系列之前一篇文章已經詳細梳理了曆代學者關于此問題的意見,本文則嘗試說明沛縣不大可能為郡治的理由。

一、沛縣在郡内區位地理條件不如相縣

下圖是譚其骧主編《中國曆史地圖集》中泗水郡(如前一篇文章中所述,對“泗水郡”“四川郡”不作嚴格區分)的地圖。

劉邦封地巴蜀之地現在是哪裡(大風未央4劉邦的故鄉沛縣)1

泗水郡區域

從圖上可以明顯看出,相比于相縣,沛縣在泗水郡内的地理位置過于偏北,很難輻射到郡内南方的縣。

古代的交通并不發達,若郡治距離太遠,則縣中有事務需要向郡府彙報時就不是很方便,同樣郡府要指導管理縣的工作也是如此。

而相縣則更加接近于泗水郡的中心位置,到郡内各方向最遠距離大緻相當,郡治在相縣明顯比在沛縣治理成本要低。

二、沛縣陸路交通條件很一般

根據《水經注》記載,沛縣得名是由于其所在區域本來屬于一個大沼澤,名為沛澤。

這個大澤到了秦朝時期顯然仍然存在。《史記》就記載劉邦的母親劉媪曾經在大澤的岸邊休息(“嘗息大澤之陂”) 時遇到蛟龍。而且劉邦後來為縣裡送徒去骊山的時候,也曾經經過豐邑西側的大沼澤(“到豐西澤中”)。

根據科學研究結論,如今沛縣附近的南四湖在2500年前(春秋時期)即已形成,此後在秦漢時期都處于不斷擴展的過程(見論文《南四湖的形成及水環境演變》)。

劉邦起兵之後,曾經率軍到薛郡的薛縣作戰,獲勝之後返回豐沛,走的是亢父-方與一線,“還軍亢父,至方與”,明顯繞道。而且彭城之戰前項羽從齊地返回彭城,也是從薛郡的郡治魯縣走胡陵,經過蕭縣,再到達彭城,也是明顯繞道。這都說明可能就是因為當時沛縣附近存在大澤,且與現在的南四湖形狀相似。

劉邦封地巴蜀之地現在是哪裡(大風未央4劉邦的故鄉沛縣)2

沛縣附近區域

沛縣旁邊就是大澤,陸路交通非常不便,若郡治在此,既不利于郡府與屬縣在日常事務上的溝通聯系,也不利于非常時期軍隊和物資的調度運輸。

此外,由于大澤在四川郡北部邊界區域,将其與北方的薛郡分開,若郡治設置在沛縣,則朝廷不容易控制在沛縣的郡府,導緻四川郡更加容易形成割據勢力,這也是秦朝所不能容許的。

因此從陸路交通條件來看,四川郡的郡治不大可能設置在沛縣。或許與此相似,國内四大淡水湖之一的洞庭湖(分隔湖南、湖北,古稱雲夢澤)畔的城市嶽陽就是曆代都很少成為湖南區域的首府。

三、沛縣設置時間可能比較晚

沛縣所屬的淮泗地區本來屬于宋國,後來宋國在戰國後期興盛一時,可惜走上了窮兵黩武的道路,最後被齊、楚、魏三國聯合攻滅。三國瓜分了宋國的地盤,其中沛縣附近區域則歸于楚國。

公元前273年華陽之戰後,秦國挾大勝韓、魏之勢,準備裹挾韓、魏一起攻楚。楚國使臣黃歇為了阻止此次行動,便上書秦昭王說,若秦攻楚,則魏國也會随之出兵攻楚,并攻取楚國的淮泗地區,到時候楚國淮泗地區的屬縣(原屬于宋國)都将會被魏國奪走。讓魏國發展壯大,反而對秦國不利。

秦、楚之兵構而不離,魏氏将出而攻留、方與、铚、湖陵、砀、蕭、相,故宋必盡。

這句話中提到了楚國在淮泗區域設置的縣份,沛縣區域附近的縣包括留、方與、铚、湖陵、砀、蕭、相都提到了,卻沒有提到沛縣。很明顯,此時可能還并沒有設置沛縣。一個可能的原因就是沛澤此時還比較廣闊,沛縣屬地不少都屬于水面。

由此可見,沛縣設置較晚,至少在戰國中後期(公元前273年)仍然沒有設立。

劉邦封地巴蜀之地現在是哪裡(大風未央4劉邦的故鄉沛縣)3

四、沛縣直到秦朝時期都并不發達

沛縣具體的設置時間尚有待考證,但有一點是比較明确的,那就是沛縣一直都不算發達。

《史記》記載,劉邦在做亭長之後,為了修飾儀表,特地給自己準備了一個獨特的竹皮冠(後來名為“劉氏冠”),好讓自己顯得更加威武。為了獲得這個竹皮冠,劉邦還專門派手下到鄰近的薛地去找工匠定制。

《史記》的行文習慣往往喜歡直接提到縣而不提郡,由此可見此處的薛是縣而非郡。注解《史記》的應劭也如此說。而薛縣卻并非薛郡的郡治,薛郡郡治魯縣。

一個竹皮冠還要派手下到鄰近的薛縣去定做,說明沛縣缺少相應的手工作坊,并不算發達。

劉邦封地巴蜀之地現在是哪裡(大風未央4劉邦的故鄉沛縣)4

劉氏冠示例

此外,劉邦在沛縣起事之後收全縣之兵,結果隻能得到三千人。真正發達的縣是像東陽縣這樣的,一個縣就能聚集起兩萬人馬,甚至準備立縣令史陳嬰為王,“異軍蒼頭特起”,不欲從屬當時任何諸侯。而東陽縣在秦朝時還并非所屬東海郡的郡治,隻是一個普通縣而已。

由此可見,沛縣直到秦朝時期都并不算發達,論發達程度和人戶數量,也還夠不上郡治的标準。

五、沛縣城中沒有郡級官員

秦朝時期一郡之中有郡守、郡尉、郡監三位長官,此外還有郡丞等高級僚佐。劉邦起兵攻入沛縣縣城,隻有縣令和其對抗,劉邦要解決的也隻有縣令,郡守、尉、監、丞都不在沛縣縣城。

此外,劉邦九月在沛縣起事,之後收沛縣之兵,到十月郡監才率兵圍攻劉邦的大本營豐邑。劉邦戰勝郡監之後,便去了薛縣對抗進軍至此的四川郡守。這說明郡守、郡監都沒有在劉邦起事的過程中被劉邦解決掉,而且都是過了一段時間才反應過來。

四川郡的長官在沛縣起事的初期毫無反應,由此可見,郡治應該不在沛縣,至少不在沛縣縣城之中。

六、沛縣境内沒有郡級官府

當然或許有人會說,沛縣縣城中沒有郡級官員并不能說明郡治不在沛縣,因為郡治可能和沛縣縣城不在同一城,也就是說,分别在沛縣境内不同的兩座城内。縣城和郡城是不同的兩座城池,都在沛縣境内。這種說法近來頗為流行,實際上可能性也并不大。

首先,古代郡縣不同城的情況很少見,因為一方面官署所在城池需要有相應的配套設置,包括裡坊等百姓居所,如果郡縣不同城則容易造成重複建設和浪費;另一方面城池在古代一般都是軍事重鎮,需要有重兵防守,若郡縣不同城則造成兵力分散,不利于城池守衛。

其次,《史記》記載縣吏蕭何、曹參“居縣為豪吏”,如果沛縣是四川郡郡治,不大可能出現此種情況。因為郡府的官吏不僅地位比縣吏要高,而且人數也不少。如果郡治在沛縣,蕭何、曹參根本就出不了頭,更不用說成為豪吏。

劉邦封地巴蜀之地現在是哪裡(大風未央4劉邦的故鄉沛縣)5

蕭何與曹參

再次,蕭何被郡監看重,并不能說明沛縣是郡治。當時蕭何作為沛縣主管官吏人事考績的主吏掾,幾乎必然會與負責監察一郡官吏的監郡禦史存在工作往來,因為監郡禦史負責監察的範圍不僅包括郡級官吏,也包括所有屬縣官吏。在此過程中郡監發現蕭何是人才因而予以提拔重用,并将其上調到郡府臨時任職,這與沛縣是否為郡治其實并不存在任何直接關系。

反過來說,注意到沛縣豪吏蕭何的卓越才能的是負責監察的郡監而不是掌管一郡大權的郡守,或許這恰恰正說明了沛縣并非郡治首縣。

還有,劉邦攻下沛縣縣城之後,在沛縣收兵沒有遇到任何阻礙,這說明郡守、郡尉、郡監官府應該都不在沛縣境内,否則郡治城内必然有重兵集結,不可能讓劉邦如此順利收兵。

此外,夏侯嬰的傳記中記載夏侯嬰曾經與蕭何一起去勸降駐紮在胡陵的郡監,有一種說法認為郡監治胡陵。雖然并不确定,但從之前劉邦占據沛縣後進攻胡陵、方與沒有攻下可以看出,胡陵或許并不簡單。

最後,沛縣有一對堂兄弟周苛、周昌曾經在四川郡供職,擔任卒史,這是郡守屬下的正規郡吏。他們應該是一直在郡守官府之中。然而劉邦在沛縣起事後收兵三千人之時并沒有收到這兩兄弟,直到後來在薛縣擊敗郡守并在戚縣擊殺郡守,然後又在胡陵收降郡監,才将這兩人收在屬下。

及高祖起沛,擊破泗水守監,于是苛、昌以卒史從沛公。

郡守有事外出還可以理解,兩位卒史大概不會都随着外出。這兩人都不在沛縣,就說明郡守府應該不在沛縣境内。

以上事實可以說明在整個沛縣境内都不存在郡級官員和官府。

七、若沛縣為郡治則劉邦占據沛縣之後不會僅号稱“沛公”

劉邦起事占據沛縣之後,衆人想要立其為沛縣縣令(“欲以為沛令”),稱為“沛公”。衆所周知,這是楚國特有的稱呼,稱縣令為縣公。

如果沛縣是郡治,那麼劉邦在攻下沛縣之後絕對不會隻擔任沛縣縣令、稱沛公,幾乎可以肯定會自任郡守,稱号也會以郡為稱呼以壯聲勢,而非僅僅以縣為稱。

陳勝占據陳郡郡治陳縣之後直接稱王,項梁在擊殺會稽郡守殷通、占據會稽郡治吳縣之後直接拿郡守的印绶佩在自己身上,自稱會稽郡守,并派兵略取屬縣。“當此時,楚兵數千人為聚者,不可勝數。”劉邦起事之後要想在衆多義軍之中暫露頭角甚至占據重要位置,肯定會選取盡可能威武的稱号。

劉邦封地巴蜀之地現在是哪裡(大風未央4劉邦的故鄉沛縣)6

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劉邦占據沛縣之後僅僅自稱為沛公,也并不存在怕出頭、怕被秦軍集中攻擊、緩稱王的因素。當時義軍蜂起,“諸郡縣皆多殺其長吏以應陳涉”,東陽縣一個縣、兩萬人就準備稱王,根本就不怕秦軍。劉邦甚至率軍前往薛縣,攻殺了郡守,之後更是與東陽甯君一起主動迎擊秦軍野戰主力章邯軍團的别部。

由此可見,劉邦占據沛縣以後之所以稱沛公而非以郡名為稱,很有可能就是因為沛縣并非郡治,所以劉邦隻能自任沛縣縣令而不能自任四川郡守。

八、劉邦占據沛縣之後未收屬縣之兵

劉邦在占據沛縣之後,收全縣之兵,隻得到了三千人。若沛縣為郡治,則劉邦必然會派兵攻略屬縣,順便收兵壯大自己的隊伍,就正如項梁在占據會稽郡治吳縣之後所為一樣。

然而劉邦手下初期始終就是三千人左右,即使部下左司馬攻殺了郡守、自己又收降了郡監,還是沒有擴大隊伍,直到後來攻占屬于鄰近砀郡的砀縣,收砀郡之兵六千人,才将自己的隊伍擴充到九千人。

劉邦之所以不能像項梁那樣收屬縣之兵,除了不少地方已經被義軍占領無兵可收之外,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應該就是沛縣并非郡治,所以劉邦占據沛縣之後并不能以郡府的名義收屬縣之兵。

九、陳勝稱王之後沒有派諸将攻占沛縣

陳勝在大澤鄉起事,大澤鄉本身就在四川郡境内。之後陳勝向西進軍,攻占陳縣後稱王建國。而陳縣所屬的陳郡就在四川郡的隔壁。

陳勝七月起事,稱王之後向各個重要方向都派出了徇地的将領,到八月,武臣已至邯鄲自立,葛嬰經四川郡至九江,周文已接近函谷關,宋留已至南陽。

按理說陳勝不可能忽視就在隔壁的四川郡,尤其是其郡治。然而陳勝就是唯獨沒有派屬下攻略沛縣。

劉邦封地巴蜀之地現在是哪裡(大風未央4劉邦的故鄉沛縣)7

秦末戰争形勢圖

此外,當時四川郡内遍地都是響應陳勝的義軍,甚至四川郡再往東邊的東海郡都有義軍起事,圍攻郡治郯縣,陳勝還派手下武平君去東海監軍。

武平君要從陳縣到東海郡需要穿越四川郡,如果鄰近的四川郡沒有歸到陳勝的張楚國名下甚至連郡治都還沒有被攻下,很難想象陳勝會先重視更遠的東海郡,若果真如此武平君也很難安全通過四川郡。

以上事實隻有一種解釋,那就是沛縣可能不是四川郡的郡治。

十、秦軍主力攻下相縣之後轉向砀郡而未去進攻沛縣

陳勝手下大将周文率軍攻破函谷關之後,秦廷派少府章邯組織刑徒軍将其擊敗。之後章邯連戰連勝,勢如破竹,一舉攻破陳縣,陳勝在逃亡的途中被車夫殺死。

劉邦封地巴蜀之地現在是哪裡(大風未央4劉邦的故鄉沛縣)8

此後章邯率主力北上進攻自立的魏國,并派别部向東進攻相縣。然而很奇怪的是,此部秦軍在攻下相縣之後卻并未繼續北上進攻沛縣,而是轉去進攻鄰近的砀郡屬縣砀縣。

如果沛縣真是郡治,考慮到秦軍重視軍功、按照軍功授爵任官的傳統,那麼秦軍此時在占據優勢的情況下幾乎不可能放棄收複郡治的大功不要,必然會全力進攻沛縣,而不會調轉軍鋒去鄰近的砀郡。

十一、四川郡守兵敗于薛說明沛縣并非郡治

如果說章邯及其别部是秦軍野戰主力軍團,還有其餘重要任務比如北上消滅魏王咎等,顧不上攻擊四川郡的沛縣,那麼四川郡守(名為壯)作為四川郡的封疆大吏,責任自然是守衛轄内疆土,尤其是防守郡治。

如果沛縣真是郡治,那麼身為郡守在丢失郡治之後必然首要考慮收複沛縣。在陳勝起事的當年九月,章邯已經率領秦軍擊敗攻進函谷關的周文,之後開始全面反擊,并于當年十一月擊殺周文。

在此期間各地秦軍整體上處于戰略反攻的态勢,而四川郡守卻隻是在十月派郡監進攻豐沛方向,自己并沒有親自率兵奪回被劉邦占據、僅有三千人防守的沛縣,反而出現在鄰近的薛郡薛縣并在十一月兵敗于此,這就說明沛縣不大可能是郡治,否則四川郡守必然會對其更加重視。

劉邦封地巴蜀之地現在是哪裡(大風未央4劉邦的故鄉沛縣)9

四川郡守、郡監進攻路線

十二、結論

綜合分析以上十一點可知,沛縣确實不大可能為秦代四川郡的郡治。

那麼秦代四川郡的郡治到底在哪裡呢?本系列接下來一篇文章将會繼續詳解相縣比沛縣更有可能為郡治的理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