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的旅程
王雅贇獨唱音樂會
2021年10月5日19:30上演
入場門:1号門
*本場音樂會謝絕1.2米以下兒童入場,
已購門票概不退換。
曲目
1.鋼琴獨奏:《二月-狂歡節》
選自柴可夫斯基《四季》組曲Op37b
2.Non, je ne regrette rien《不悔》
詞:米歇爾·弗凱爾 Michel Vaucaire 曲:查爾斯·杜蒙 Charles Dumont
3. Mon Dieu《上帝》
詞:米歇爾·弗凱爾 Michel Vaucaire 曲:查爾斯·杜蒙 Charles Dumont
4.Hymne à l’amour《愛的頌歌》
詞:艾迪特·皮雅芙Édith Piaf 曲:瑪格麗特·蒙諾 Marguerite Monnot
5.鋼琴獨奏:《六月-船歌》
選自柴可夫斯基《四季》組曲Op37b
6.Wishing you were somehow here again《希望你再次出現》
選自音樂劇《劇院魅影》作曲:安德魯·勞埃德·韋伯 Andrew Lloyd Webber 劇本:查爾斯·哈爾特 Charles Hart
7.Close every door《關上每扇門》
選自音樂劇《約瑟夫和他的神奇彩衣》作曲:安德魯·勞埃德·韋伯 Andrew Lloyd Webber
8.La Vie en Rose《玫瑰人生》
詞:艾迪特·皮雅芙Édith Piaf曲:路易奇 Louiguy
——中場休息——
9.鋼琴獨奏:《十月-秋之歌》
選自柴可夫斯基《四季》組曲Op37b
10.《漁光曲》
選自電影《漁光曲》詞:安娥曲:任光
11.《鴻雁》
烏拉特民歌
12.《故鄉的雲》
詞:小軒曲:譚健常
13.《跑馬溜溜的山上》
康定民歌
14.鋼琴獨奏:《十二月-聖誕節》
選自柴可夫斯基《四季》組曲 Op37b
15.La diva de l’empire《帝國女王》
詞:多米尼克·波諾德/驽馬·布雷思Dominique Bonnaud/ Numa Blès
曲:埃裡克·薩蒂Érik Satie
16. Don’t cry for me Argentina《阿根廷别為我哭泣》
選自音樂劇《貝隆夫人》作曲:安德魯·勞埃德·韋伯 Andrew Lloyd Webber 劇本:蒂姆·賴斯 Tim Rice
17. Memory《回憶》
選自音樂劇《貓》
作曲:安德魯·勞埃德·韋伯 Andrew Lloyd Webber
劇本:托馬斯·斯特恩斯·艾略特T. S. Eliot/崔佛·農恩Trevor Nunn/理查·史提哥Richard Stilgoe
*演出曲目及順序以現場演出為準。
藝術家簡介
女高音:王雅贇
向上滑動閱覽
旅法聲樂藝術家(輕型抒情花腔女高音)作為法國藝術歌曲新一代傳承的領軍人物,被法國聲樂界譽為:“在法國藝術歌曲的诠釋上,具有得天獨厚的天賦!”歐洲媒體《環球時代》稱,她是一位充滿活力,令人驚豔的藝術家……
王雅贇5歲開始學習音樂,15歲進入上海師範大學音樂學院,畢業後師從中國著名聲樂教育家徐朗教授繼續聲樂訓練。後赴法國巴黎,師從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卡洛琳娜·仲馬(Caroline Dumas,曾獲法國政府頒發的學術界棕榈葉騎士勳章Chevalier des Palmes Académiques)專攻法國藝術歌曲,輔修歌劇藝術。王雅贇曾在歐洲20多個城市舉辦音樂會,曲目不僅包括藝術歌曲、歌劇詠歎調,還涵蓋音樂劇選段和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的上海經典歌曲以及法國香頌等,跨越古今,橫貫東西。擔任多家法國高等學府客座教授的王雅贇,近年來頻繁受邀國内藝術機構和高校開展學術講座,合作單位包括上海大劇院、上海音樂廳、浙江大學等。她緻力于藝術和跨文化傳播,多年舉辦藝術沙龍并進行編著藝術歌曲相關書籍,同時也積極投身公益慈善事業,2011年發起“愛與藝術同行”公益慈善項目,旨讓藝術走進大衆生活,其中的“西部兒童基礎藝術教育計劃”關注山區孩子的基礎藝術教育,引起媒體和社會廣泛關注。
鋼琴:李玮捷
向上滑動閱覽
鋼琴家,上海音樂學院鋼琴副教授,碩士生導師,Grotian(高天)簽約鋼琴家。師從鋼琴家、作曲家趙曉生教授,Prof. Manfred Fock, Prof.Lylia Ziberstein, Prof.Burkhard Kehling等學習鋼琴演奏、聲樂藝術指導,畢業于德國呂貝克國立音樂學院(鋼琴獨奏表演),并在漢堡國立音樂與戲劇大學學習藝術指導、指揮。曾在在意大利獲得“XXI. ROVERE D‘ORO”國際鋼琴比賽第2名;第17屆“羅馬2006”國際鋼琴比賽獲得“優勝獎”;意大利皮查獲得“VALTIDONE ”國際鋼琴比賽第一名;德國的“MARITIM”聲樂比賽中,獲得聲樂藝術指導獎的第一名;2015年,獲得上海音樂學院青年教師教學比賽的第一名。2017年,獲得第十四屆美國古典聲樂家聲樂比賽的最佳鋼琴伴奏獎;2020年,獲得上海音樂學院優秀教師稱号。
作為鋼琴家,李玮捷經常在歐洲各國舉辦獨奏音樂會,近年在上海大劇院、上海音樂廳、廣州星海音樂廳、北京音樂廳、深圳大劇院、太原大劇院、無錫大劇院、常州大劇院 、昆山大劇院等等不同城市舉辦《你是鋼琴家》、《玮捷老師的奇思妙想》、《貓和老鼠的貝多芬》、《你的名字》、《菊次郎的夏天》等音樂會巡演近百場。
發行唱片有:鋼琴獨奏CD《獻給朋友們》、藝術歌曲CD《清流》、《愛人送我向日葵》、《問》等。
出版教材有:《HI Piano》兒童鋼琴啟蒙教程、“十三五”規劃全國高等教育學科《聲樂卷》一至八冊所有鋼琴伴奏錄音
從2009年開始跨界在音樂劇方向擔任音樂總監和指揮。其作品有《電話》、《SHE LOVES ME》、《神秘花園》、《最後的瞬間》、《鮮花烈火》、《曾在島上》、《樓蘭》、《吉屋出租》、《春之覺醒》、《白夜行》、《春上海1949》、《火焰》、《貝多芬》等。擔任導演作品環境歌劇《再别康橋》、《此路,不通》《搜神·四聯劇》等。
曲目介紹
鋼琴獨奏:《二月—狂歡節》選自柴可夫斯基《四季》組曲Op37b
柴可夫斯基(Peter Ilyich Tchaikovsky,1840-1893),俄羅斯作曲家。他的音樂創作将浪漫主義與民族樂派的音樂風格結合在一起,在他的音樂作品中體現出獨特的魅力。柴可夫斯基的鋼琴套曲《四季》于1875年創作,全曲由十二首标題作品組成,以四季為主題,“性格描繪十二幅”為副題,與十二個月的季節特點緊密相聯,和聲豐富,織體多樣化。
俄羅斯二月的狂歡節又稱送冬節,是群衆性的狂歡活動,各地都舉行着豐富多彩的娛樂活動和規模宏大的化妝遊行,柴可夫斯基以此為背景創作了《二月—狂歡節》。該曲為複三部曲式,具有極強的感染力,跳躍的節奏與歡快的旋律體現了狂歡節的熱鬧場景與歡騰氣氛,跳進與級進相結合的方式描繪出人們在狂歡節上載歌載舞、無憂無慮的景象,烘托出俄羅斯人民能歌擅舞的特點與淳樸直爽的性格,極具生活氣息與民族特色。
《不悔》Non, je ne regrette rien
由查爾斯·杜蒙(Charles Dumont)作曲,米歇爾·弗凱爾(Michel Vaucaire)作詞的《不悔》,被譽為“法國最偉大的二十首香頌”之一,最初取名為《我找不到》(Non,je ne trouverai rien)。這首歌既是電影《玫瑰人生》的片尾曲,也是《戲夢人生》《盜夢空間》《馬達加斯加3》的插曲。《不悔》的原唱女歌手艾迪特·皮雅芙 (Édith Piaf)是法國最著名、也是最受愛戴的女歌手之一,皮雅芙的一生命途多舛,令人惋惜。她認為此曲是寫照她人生的一首歌,她用其生命的最大力量歌唱,代表着她内心最深處的聲音。經典流暢的旋律與深入人心的歌詞緊密結合,将多愁善感、幽默和嚴酷的現實主義融合為一體,抒發了世間如何待我們,我們都可以一笑而過,無怨無悔,從零開始的美好願景。
《上帝》Mon Dieu
由米歇爾·弗凱爾作詞,查爾斯·杜蒙作曲的《上帝》原唱為艾迪特·皮雅芙,收錄于《20 chansons d'or》專輯中。在電影《玫瑰人生》中皮雅芙與馬賽爾墜入愛河,在馬賽爾的拳擊比賽中皮雅芙為其祈禱時,貫穿着本曲。詞意易于人們理解,即祈禱上帝讓皮雅芙心愛的馬賽爾多陪在自己身邊,歌曲的動機為朗朗上口的“mon dieu mon dieu mon dieu“,連續三遍的抒發層層遞進,将情感表達得更加迫切與真誠。
《愛的頌歌》Hymne à l’amour
《愛的頌歌》是法國著名女歌手艾迪特·皮雅芙與瑪格麗特·蒙諾(Marguerite Monnot)合作為有情人寫下的法國香頌,也是她一生中與《玫瑰人生》(La vie en Rose)、《不悔》齊名的不朽經典,被譽為“法國最偉大的二十首香頌”之一。收錄于專輯《Edith Piaf - All The Best》中。這首歌充滿了深情與愛意,最初寫給皮雅芙的男友馬賽爾(Marcel Cerdan,可惜于1949年因飛機失事不幸離世),後錄制于1950年5月2日,皮雅芙飽含深情的歌唱充滿了對愛人的懷念與眷戀。
鋼琴獨奏:《六月—船歌》
選自柴可夫斯基《四季》組曲Op37b
《六月—船歌》運用船歌體裁而得名,全曲用動人的旋律描繪一幅水波蕩漾、波光粼粼的景象。柴可夫斯基按照民族風格對船歌這一體裁進行新的處理,并沒有采用傳統的6/8拍,而是采用穩定的4/4拍,平穩的節奏型模仿船身的均勻擺動和搖擺船槳的動作。旋律聲部與内聲部線條突出了音樂的層次感,悠長的旋律帶有淡淡憂郁,刻畫出俄羅斯人民寬厚深沉的性格特點,樂曲在慢慢漸弱的音響中走向尾聲,給予人以小船漸漸遠去,微小的浪波輕輕拍打着堤岸的聽覺感受。
《希望你再次出現》Wishing you were somehow here again 選自音樂劇《劇院魅影》
《希望你再次出現》是安德魯·勞埃德·韋伯(Andrew Lloyd Webber )的音樂劇《劇院魅影》(劇本:查爾斯·哈爾特Charles Hart)的一首插曲,并由其進行創作。音樂劇中驚慌失措的女主人公克裡斯提娜來到其父親的墓碑前,對着父親的塑像訴說着自己的恐懼與慌張,唱出《希望你再次出現》來請求得到父親的幫助,對父親真摯地訴說着“希望你再次出現,祈盼再次聽到你的聲音。”作曲家韋伯擅長于用旋律來引領情節的發展,這首音樂作品亦是如此,将音樂結束在屬音上以及固定音型的運用都準确地交代了故事情節,诠釋了人物的心理狀态。
《關上每扇門》Close every door 選自音樂劇《約瑟夫和他的神奇彩衣》
《關上每扇門》出自于安德魯·勞埃德·韋伯的音樂劇《約瑟夫和他的神奇彩衣》,該音樂劇是韋伯創作的第一部音樂劇作品,取材于《舊約聖經-創世紀》中猶太民族祖先約瑟的故事。歌曲開始時悲傷的情感流露奠定了凄涼的基調,但曲中緩慢的節奏中又滲透着積極的信念,生動形象地刻畫了約瑟夫被兄弟陷害後的心情,令人惋惜、感動。
《玫瑰人生》La Vie en Rose
《玫瑰人生》是由法國女歌手艾迪特·皮雅芙演唱并作詞,路易奇(Louiguy)譜曲的一首經典法語歌曲,被譽為“法國最偉大的二十首香頌”之一。該曲以單曲的形式發行于1947年。La Vie en Rose字面意思為“粉色的人生”或“透過粉色濾鏡的人生”,皮雅芙最初将本曲名稱定為《粉色的事情》(Les Choses en Rose),後由瑪麗安·馬歇爾将其修改為《玫瑰人生》。這首脍炙人口的經典歌曲自問世以經久不衰,是皮雅芙心聲的寫照,浪漫真摯的詞曲與其人生過程結合在了一起,彼此呼應對照,體現出男女相愛時炙熱的感情,及當幸福來臨時内心難以置信的喜悅心情。
鋼琴獨奏:《十月——秋之歌》選自柴可夫斯基《四季》組曲Op37b
《十月—秋之歌》對應的是托爾斯泰的詩句:“晚秋之園凋零凄涼,枯黃落葉随風飄蕩。”本曲采用三部曲式,分為呈示段、中段與再現段。和聲上,柴可夫斯基結合俄羅斯的民族特點對各種和聲進行新的嘗試,使和聲音樂效果具有色彩性,樂曲的表現力富有戲劇性。全曲給聽衆的感受充滿了凄涼,沒有強烈的情緒對比,刻畫出深秋的景象,流暢的旋律猶如一根連續發展的線條,抒情而委婉地流露出作曲家的内心活動。
《漁光曲》選自電影《漁光曲》
《漁光曲》是一首由安娥作詞,任光譜曲的經典聲樂作品,創作于1934年。作曲家任光曾親自到長江入海口吳淞口進行實地考察,根據親身體驗用特定的節奏型來代表海浪的波瀾,使《漁光曲》具有船歌的音樂風格。全曲由三段構成,并由同一樂句作為間奏起到銜接作用連接全曲。第一樂段的呈現較為平緩自然,讓人仿佛置身于漁船上,感受着迎面的大海風;第二樂段呈現出漁民在潮升浪湧的環境中撒網捕魚的景象;第三樂段描寫了漁民筋疲力盡的狀态,表達了漁民艱苦的生活和悲慘的命運。舒緩悲傷的旋律與質樸真實的歌詞貫穿全曲,奠定了壓抑凄涼的調性色彩,描繪了中國三十年代漁村破産的悲慘景象。《漁光曲》流傳至今,與人們共鳴,是一首極富生命力的抒情聲樂作品。
《鴻雁》
《鴻雁》是一首内蒙古烏拉特長調民歌,由呂燕衛作詞,張宏光編曲。《鴻雁》又名《鴻噶魯》,蒙語的“鴻”是“白色”的意思,“鴻噶魯”即“白天鵝”。該曲原是一首傳統的烏拉特敬酒歌曲,後由于詞義的演變,将“白天鵝”譯為“鴻雁”,由敬酒歌曲變成一首代表思鄉之情的經典歌曲。全曲旋律具有蒙古長調的特點,高亢悠長,空靈悠揚,具有濃郁的草原風情。歌詞朗朗上口,與曲調緊密結合,訴說着對北方故鄉的思念。“鴻雁天空上,對對排成行……”描繪出遼闊的天空中南去的鴻雁排成一字的場景,仿佛馬頭琴哀婉綿長的聲音已靜靜地傳來,将鄉愁體現的淋漓盡緻,與人産生共鳴。
《故鄉的雲》
《故鄉的雲》是由小軒作詞,譚健常作曲的一首經典歌曲,收錄于專輯《三百六十五裡路》中。此曲通過對故鄉的“雲”“風”等自然景物的贊頌表達了遊子的思鄉之情和中華兒女的濃濃親情。歌曲朗朗上口層層遞進,充滿着愛的呼喚,擔心浪迹天涯的遊子身處異國他鄉遇到的種種困難與不适,抒發了親人希望他們早日歸來,用愛來保護他們的美好願景,耳熟能詳的旋律與純樸的歌詞結合,經久不衰傳唱至今。《故鄉的雲》,道出了千萬四處漂泊的離家遊子的心聲,同時也刻畫出作者濃烈的思鄉情。
《跑馬溜溜的山上》
《跑馬溜溜的山上》别名《康定情歌》,由“溜溜調”發展而來,是由李依若創作于上世紀40年代的一首具有代表性的四川康定民歌,由江定仙、吳文季編曲。喻宜萱于1947年在南京演唱後,不僅在國内深受人們喜愛,還流傳至海外,成為一首家喻戶曉的歌曲。康定被譽為“情歌之城”,“跑馬山”也因歌而成名。《跑馬溜溜的山上》具有鮮明的民族風格,流暢的旋律與通俗易懂的歌詞折射出漢藏文化交融下的愛情故事,節奏型的運用較為簡潔,寬闊明朗的主題再現出人們對幸福的追求和對美好未來的向往,每一句歌詞與每一段旋律都體現了人們真摯淳樸的情感。
鋼琴獨奏:《十二月—聖誕節》選自柴可夫斯基《四季》組曲 Op37b
柴可夫斯基運用了複三部曲式結構進行《十二月—聖誕節》的創作,結構完美而嚴謹。本曲通過圓舞曲的形式來渲染聖誕節的氣氛,将三部性結構原則表現的淋漓盡緻,結構内部的和聲多以開放性為主,運用了線性和聲進行架構,刻畫出聖誕節的夜晚傲雪淩霜,一群姑娘暢談着命運的情景。
《帝國女王》La diva de l’empire
由多米尼克·波諾德/驽馬·布雷(Dominique Bonnaud/ Numa Blès)作詞,埃裡克·薩蒂(Érik Satie)作曲的香頌《帝國女王》是薩蒂的代表作。《帝國女王》演出後大獲成功,薩蒂對Darty的演唱進行了高度贊揚,并把這首歌作為法國巡演的保留曲目傳遍了全國。《帝國女王》屬于步态舞(cakewail)的配樂,是歐洲作曲家試圖融合美國爵士樂的早期創作嘗試,這種音樂一開始并不受人們歡迎,直到1902年出現舞蹈版本後逐漸風靡全球,薩蒂受到吸引對此類型音樂進行試寫,并運用了以切分節奏型為特點的黑人散拍(regtime)音樂旋律。
《阿根廷,别為我哭泣》Don’t cry for me Argentina 選自音樂劇《貝隆夫人》
由安德魯·勞埃德·韋伯作曲的《阿根廷,别為我哭泣》出自于音樂劇《貝隆夫人》(劇本:蒂姆·賴斯Tim Rice)。劇情描述了阿根廷前第一夫人艾薇塔(Eva Peron)從一個受盡社會歧視與冷眼的女性到阿根廷主政者的一生。1977年,此曲獲得了伊佛爾諾維羅獎“詞曲最佳歌曲”獎項。《阿根廷,别為我哭泣》是韋伯的中期作品,曲風囊括了南美爵士、藍調、華爾茲等多種元素,使南美音樂的熱情與流行音樂的抒情完美結合,抒發出濃烈的民族情感和波瀾壯闊的史詩氣質。
《回憶》Memory 選自音樂劇《貓》
《回憶》是音樂劇《貓》(劇本:托馬斯·斯特恩斯·艾略特T. S. Eliot/特雷弗·努恩Trevor Nunn/理查·史提哥Richard Stilgoe)中的一首插曲,由安德魯·勞埃德·韋伯譜曲,歌詞由特雷弗·努恩改編。1982年,此曲獲得伊弗爾諾維羅獎“詞曲最佳歌曲”獎。這首歌是音樂劇中最為出彩、經典的唱段,歌曲采用了一種緩慢的節奏與哀傷的小調旋律,為當時憂郁的情景做出襯托,相互映襯,表達出“魅力貓”對如今的悔恨與對關懷的渴望,當《回憶》再現時,給予人一種和睦、溫馨和幸福的愉悅感受,旋律經過兩次轉調後,力度層層推進,極富震撼力,與人産生共鳴。這首歌不僅唱出了老貓的心聲,也道出了許多青春流逝但又對生活充滿熱情與信心的人們的心聲。
*節目單撰寫:上海音樂學院音樂學系 戎婧一
為我們建言獻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