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點這裡
◆文/美國 Karen Fierst 譯/本刊記者 張淑珍
在與《汽車維修與保養》雜志社的編輯朋友交流時得知,中國汽車維修行業的同仁們非常希望了解美國汽車維修行業的發展趨勢與其未來面臨的機遇及挑戰等。于是,針對這些問題,我進行了系統的研究與分析,将以一系列文章的形式呈現給讀者。本期開始,我們先談一談美國汽車維修行業的發展趨勢。
中、美汽車維修行業現狀
美國汽車維修行業有着10 0多年的發展曆史,因此在很多方面與中國汽車維修行業有明顯的區别。在美國,汽車保有量為2.5億輛左右,在用車平均車齡大約是12年(1970 -2016年美國平均車齡變化如圖1所示)。在過去幾年,新車增長量大約在1 600萬~1 700萬輛之間,報廢和不能上路的車輛數目與此基本持平。基于這種情況,美國大多數維修廠維修的主要車型是比較老舊的輕型乘用車。美國的事故車維修、機電維修及車輛保養多數都是在獨立維修廠進行的。然而,不是每個獨立維修廠都能維修到近年生産的、比較新的車型,其通常維修的都是已經行駛幾年、并且超過了保修期的車輛。
中國輕型乘用車的平均車齡僅為4.5年,因此現代汽車維修建立在較新車型技術基礎之上,而且市場變化與發展非常快。在中國,超過保修期、車齡較長車輛到高品質獨立維修廠維修的趨勢日益明顯,盡管發展的速度還有些緩慢。中、美兩國汽車維修行業存在着不同的狀況和條件,在市場機遇、挑戰以及發展趨勢方面肯定也有明顯的不同。盡管如此,兩國汽車維修行業仍需要共同面對一個巨大挑戰,那就是汽車維修技師的培訓。
在之前的專欄文章中,我曾寫過汽車維修技師培訓方面的内容,但是随着時間的推移,技術環境已發生了很大變化,在今後的文章裡會重新就這方面的問題進行深入探讨。在讨論美國汽車維修行業發展趨勢、機遇和挑戰的這幾期文章中,我也将強調培訓這一問題。面對現代汽車技術,汽車維修技術培訓是中美兩國目前面臨的最重要挑戰之一。因此,我在本文中強調的美國汽車維修行業的第一個發展趨勢是:快速發展的汽車技術。
美國汽車技術發展趨勢
在與美國維修業界同仁交流時,大家一緻的看法是,汽車技術發展是美國汽車維修行業未來發展中面臨的最大挑戰。在寫本篇文章時,我查閱了很多有關汽車維修方面的電子出版物。每天打開這類鍊接,我都會看到有很多文章在談論汽車技術方面的話題。而對于我來說,想找到汽車技術方面的重點信息卻很難,因為每天發布的技術信息不計其數。當我試圖用實質性的評論,總結汽車技術發展對汽車維修行業産生的影響時,卻發現留在我腦海中的隻有複雜的技術名稱,沒有更具體的信息。
在過去幾年中,美國事故車維修行業常提到一個詞語—“技術浪潮”,這是I-CAR員工常常使用的詞彙。第一次聽到“技術浪潮”一詞是在2009年我參加事故車行業季度會議(CIC)時,I-CAR當時的行業運營主管、現任美國汽車管理研究會主席—傑夫·皮維先生在演講中提到的。當時由于出台了一系列新的汽車行業聯邦法規,涉及到燃油經濟性的考量、更嚴格的排放規定等,汽車維修行業面臨新的挑戰。當時傑夫·皮維先生提到“技術浪潮”,指的是聯邦法規新變化是給汽車維修行業帶來“地震”的一個因素。
20世紀90年代中期,汽車維修技師面臨的“技術震蕩”來自美國環保署為加強控制有害氣體排放,要求汽車加裝第二代車載診斷系統OBD II。要求汽車加裝第一代車載診斷系統的法規是20世紀70年代生效的。與第一代相比,第二代車載診斷系統更加高效且複雜,它能監控汽車底盤、車身及其他系統裝置,包括電控發動機、排放控制系統、催化轉換傳感器,以保證車輛在行駛中各參數與出廠設計的參數一緻。汽車保養、維修的發展,第二代車載診斷系統都需要對維修技師進行大量培訓工作。然而,與我所說的即将到來的“技術浪潮”相比,這場“技術震蕩”是一個中等規模的震顫,引起了一陣小波瀾。
(未完待續)
相關文章
【海外視線】互聯網 對美國汽車維修行業的影響(上)
【海外視線】互聯網 對美國汽車維修行業的影響(下)
【海外視線】再談美國汽車維修技術信息公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