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學的時候,曆史課講“倉颉造字”,傳說漢字乃黃帝的史官倉颉所創,字成之日,“天雨粟,鬼夜哭”——這自然是出于古人的想象;不過令人好奇的是,為什麼對漢字的誕生,古人會賦予“天上下起了粟米,鬼在黑夜裡哭泣”的描述呢?
通常的理解,認為這是在形容、贊歎倉颉造字的豐功偉績,“驚天地,泣鬼神”;同時也暗示文字的出現,是人類文明史上“驚天動地”的大事!
唐代書畫家張彥遠在《曆代名畫記》中也說,文字出現之後,“造化不能藏其密,故天雨粟;靈怪不能遁其形,故鬼夜哭。”
用我們今天的話來講,“天雨粟”寓意因為有了文字,中華民族變得更加聰明,思想更開闊、完善,生産力、創造力大大增強;“鬼夜哭”則寓意漢字真正揭開了天地奧秘,使中華民族智慧增強,鬼神從此難以再主宰人類的命運,因此隻能在黑夜裡哭泣。
總之,文字的誕生,标志着中國人從蒙昧時代邁入文明時代,中華民族前進的步伐大大加快了。
這大概可以算是“标準答案”吧!
此外,民間還有一種說法,認為二十四節氣中的“谷雨”,與倉颉造字的典故有關。據說倉颉造字成功之日,舉國歡騰,感動上蒼,于是将谷子像雨一樣嘩嘩地降下來(“天雨粟”),吓得鬼怪在夜裡哭(“鬼夜哭”)。
所以我國民間自古就有“谷雨祭倉颉”的傳統,至今,陝西的一些地方還保留着此風俗。
事實上,這些說法都經過了後人的改造、美化和加工,與原意已經相去甚遠。下面讓我們回到源頭——
這個典故出自西漢淮南王劉安主持編寫的《淮南子》卷八《本經訓》:“昔者,倉颉作書而天雨粟,鬼夜哭。”
我們都知道,《淮南子》是在繼承先秦道家思想的基礎上,綜合了諸子百家學說中的精華部分,融彙而成的一部集大成式的著作。《淮南子》在這裡引倉颉造字的典故,實際上是為了闡述道家反對“智巧詐僞”的觀點;按照權威注解,它真正表述的意思是:
從前倉颉通過觀察鳥迹而造作文字,詐僞由此萌生。詐僞萌生則去本趨末,百姓抛棄耕作而追求錐刀之利(比喻微小的利益)。上天知道将要發生饑荒,所以降下雨粟;而鬼怪害怕被書文所劾(揭發罪狀,審理判決),所以徹夜啼哭。
在引用倉颉造字的典故之後,《本經訓》又引“伯益作井”的典故(傳說伯益曾輔佐大禹治水,并發明了鑿井技術),說井發明以後,人們鑿地而求水,龍擔心水源枯竭,所以登雲而去,栖神于昆侖山。
《本經訓》接着說:“這正是智能越多,德行越薄。因此周朝制造的鼎上鑄着巧匠倕的圖像,讓他銜着自己的手指,以說明過分的智巧是不可取的。”
這,才是倉颉造字而“天雨粟,鬼夜哭”最初要表達的意思!
關于“鬼夜哭”,我們再多說兩句:我國古代民間和道教中,常用符箓來召神劾鬼,消災卻禍;而符箓之源出于古人對《河圖》、《洛書》等的文字崇拜,原始宗教中便有文字能召神劾鬼的觀念。
所以,後世人們通過畫符來驅鬼,正是因為相信它具有令“鬼夜哭”的法力!
(歡迎關注我們的“古今神秘文化”!)
/完.
~如果您覺得還不錯,
别忘了點贊、轉發和關注哦!
~您的舉手之勞,
是對我們最大的支持與鼓勵!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