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多風少雨,十次戶外野釣,倒有五次刮風,尤其是在野外的河流、渠道、水庫垂釣,走水,就是怎麼也繞不過去的一個坎。
走水是釣魚圈的一個特有名詞,意指刮風、水流湍急,導緻浮漂、釣組被沖刷移動,浮漂起伏嚴重,無法判斷有效魚口訊号。
走水嚴重的時候,可以采用崩尖子釣法、走漂釣法、跑鉛釣法、雙鉛釣法這四種釣法,如果這四種釣法都無法正常釣魚,那隻能收杆回家了。
第一種、跑鉛釣法,适合浮漂打斜,水面起伏,釣組還可以鎖住
跑鉛釣法是在重鉛沉底釣法的基礎上,打開鎖死鉛墜的太空豆,将兩粒太空豆的間距放到10~15厘米左右,
如果水流沖刷導緻浮漂起伏、打斜,任浮漂起伏,隻抓黑漂這一種漂訊即可,這種釣法非常适合在水流湍急、大風的情況使用。
隻要水流不是太過于湍急,将浮漂沖刷的露不了頭,就都可以使用,當然,這種釣法的缺點很明顯,除非是死口,否則,浮漂是沒有訊号的。
第二種、雙鉛釣法,風浪太大,跑鉛錨不住時,可以使用
如果風浪實在太大,跑鉛釣組的浮漂,被水流沖刷的露不出來,就可以采用雙鉛釣法了,雙鉛釣法,顧名思義,雙鉛墜配置。
在原有重鉛沉底的基礎上,距離鉛墜,再加一個鉛墜,作用隻有一個,在水中增加浮漂的配重,讓打斜的浮漂,因為鉛墜的原因,可以豎起來。
不用垂直于水面,隻要能觀察到浮漂在水面之上,就可以正常使用了,當然,這種雙鉛配置釣走水,最大的缺點也是釣組極鈍,而且很容易挂底。
第三種、走漂釣法,隻要浮漂能浮起來,多大風浪也不怕
走漂釣法也被稱為懶人釣法,用重鉛找底,測水深的時候,将整根浮漂都露出水面,一旦有、水流沖刷,浮漂躺水面上。
相對于細小的漂尾而言,整根浮漂看起來還是比較醒目的,在抛竿時,向上遊抛即可,一直到水流把風線沖刷的繃直,然後提竿,繼續抛竿,如此反複即可。
這種釣法,比無漂的崩尖子釣法要好一些,用以守釣,效果一般,有老鳥喜歡用這種釣法,專門挂霧化好的面餌。
能快速吸引逆遊的魚群,風越大,魚口越好,甚至能連杆提魚,缺點有兩個,第一是觀漂比較累,第二是需要頻繁提竿、抛竿,體力消耗非常大。
第四種、崩尖子釣法,适用于水流湍急、風浪極大時使用
崩尖子釣法有兩種方法,第一種是不帶漂的,直接将釣餌抛到水裡,任由水流沖刷,也無須确定鈎餌在什麼位置,水線、風線緊繃就行。
有魚給口,隻要是實口,就會拽動風線,進而拉動竿稍,就和筏釣中魚的情況差不多,竿稍一打彎,提竿就有口。
第二種則是帶漂,将浮漂推到鉛墜附近30~40厘米左右的位置,利用浮漂的浮力,将鈎餌帶離水底,讓其在水皮以下30~50厘米的水層漂浮。
因為浮漂也在水面橫躺着,所以有魚給口,就會拉動浮漂,同時觀察竿稍,如果浮漂有動作,竿稍也打彎了,提竿必定中魚。
最後,走水釣魚,對釣魚人來說,其實并不是什麼太過于困難的事,隻要願意花費點心思,除了以上四種釣法,還有其他的一些非主流釣法,都是可以在嚴重走水時使用的,隻要思想不拘泥,釣魚也可以千變萬化,而且都會有漁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